江青后代今何在?最落魄时当过刷碗工,娶了薄老外孙女

文史江山 2024-01-20 23:08:17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不久之前,王效芝度过了自己51岁的生日,人过中年,王效芝对自己的现状非常满意。

他做着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有妻子与可爱的孩子陪伴在身边,还有时间去祖国的名山大川游览。

对于半生坎坷的王效芝而言,此刻安稳的生活,便是他从童年时代一直向往的。

父爱如山

也许,很多人会疑惑,王效芝何许人也?

在喧嚣的北京城中,王效芝是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人。

不过,要说起他的身世,却会令人大吃一惊。

因为,王效芝的母亲李讷,正是毛主席与江青唯一的女儿。

也就是说,王效芝是毛主席与江青的外孙。

身份会给人带来无限的光环,但王效芝的人生,却并没有人们所认为的那样顺利。

王效芝的母亲李讷,是唯一一个在毛主席身边长大的孩子,毛主席对这个孩子非常疼爱。

警卫员和秘书都回忆过,毛主席彻夜工作,不眠不休的时候,谁劝都不管用,唯有小小年纪的李讷劝,毛主席便会欣然接受。

出生于战火之中的李讷,是在父母以及叔叔阿姨们疼爱之中长大的。

可是渐渐成人之后,生活的重担也就随之而来。

毛主席家风严格,他绝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孩子,因家庭的原因享受特权。

所以,李讷毕业之后,便面临着人生的抉择。

当时,江青自以为大权在握,所以决心要动用手中的权柄,给女儿安排一个好前程。

江青

但毛主席和李讷,都不能接受这种做法。

李讷受父亲的教导,所以,年轻的她也一心一意,想要为国家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1968年,我国和越南爆发冲突的时候,李讷主动找到了主席,希望能够去前线历练一番。

不过,让李讷诧异的是,一向鼓励孩子们自力更生的父亲,这一次却激烈的反对。

毛主席当时对李讷说:“你又不是军事人员,对军事知识一无所知,我不同意你去越南,你现在还是做好平凡的工作,干点当前要紧的事吧。”

最开始,李讷是不能理解的,但后来有一回,她与别人谈起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哥哥毛岸英,才恍然明白了什么。

毛岸英

父亲已经承受过一次失去孩子的打击,他不能再承受第二次了。

但话又说回来,不上战场,李讷又能去哪里呢?

这时候,江青又冒了出来,她大张旗鼓的要把女儿安排到解放军报去,担任负责人,还打算让李讷去北京市委任职。

母亲的一番动作,让李讷诚惶诚恐。

不久后,毛主席也听说了这件事情,赶忙给江青叫停。

为免再起风波,毛主席干脆决定,让女儿到江西的农村去好好锻炼。

劳燕分飞

就这样,1970年,李讷独自来到了江西。

对于女儿,毛主席百般关心。

李讷到江西之后,毛主席频繁的给女儿写信,关心她的个人生活问题。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李讷始终没有遇见合适的人,这让毛主席有些着急了。

对于将来的女婿人选,毛主席是这样对李讷讲的:“对象要在下面选择,找个一般人,不要高干子弟,也不要什么风云人物。”

李讷自己也想要找一个情投意合的人,到了江西之后,许多人也有意给李讷牵红线。

几个月之后,李讷还真的认识了一个年龄相仿的青年。

男青年叫做小徐,人倒是很精明干练,只是有几个缺点,一是文化水平不高,没上过大学,二是工作方面也谈不上太好,只是招待所的一名服务员。

不过,对于这些缺点,李讷并不在乎。

她认为,找对象首要的就是心意相通,小徐这个人又踏实,又勤奋,对李讷表现的也是知冷知热,所以,李讷很快就和小徐坠入爱河。

年轻人之间谈恋爱,自然瞒不过众人的眼睛,没多久,远在北京的江青得知了这件事。

江青

一听小徐没有出身,没有文化,江青顿时怒不可遏,赶忙写信告知女儿,让她尽快和小徐分手,另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青年结婚。

看到母亲的来信,李讷有些手足无措。

她知道,母亲脾气倔强,如果狠下心来,要拆散鸳鸯,恐怕自己根本拗不过。

所以,李讷立刻决定,写信给父亲,把谈恋爱的事情告诉他,只要父亲支持,那自己和小徐就能够成就美满姻缘。

而毛主席接到李讷的信,得知她和一个工农家庭出身的小伙子谈起恋爱,表现得非常高兴。

因为,当时的小徐正是毛主席心中理想的女婿。

加上李讷的确年纪不小了,所以,毛主席主张把女儿的婚事尽快定下来。

江青那边,对这桩婚事仍是十分不满,可因为毛主席发话了,所以,也就不好多说什么。

不久后,李讷和小徐举办了简单的结婚仪式,毛主席因为事物繁忙,不能够亲自参加。

不过,他用心的给女儿送了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作为新婚礼物,希望女儿和女婿结婚之后,能够牢记信仰,继续为人民服务。

结婚一年之后,两人的儿子徐小宁,也就是后来的王效芝便出生了。

李讷

毛主席得知自己添了一个外孙,更是非常激动。

可是,此时此刻,李讷和小徐的婚姻,其实已经出现了裂痕。

恋爱和婚姻生活毕竟是两件事,虽然,李讷和小徐一开始是情投意合。

但是,他们从相恋到结婚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对于彼此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凭着一时冲动进入婚姻之后,才发现两人的兴趣爱好,思想境界等等根本就不匹配,柴米油盐等家庭琐事,也让两人不堪重负。

渐渐的,恋爱的甜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争吵。

特别是孩子出生之后,家中的琐事越来越多,两个人对这段婚姻愈发的没有耐心,简直是在互相折磨。

清贫度日

到了1972年,李讷忍无可忍,和丈夫办了离婚手续,徐小宁的抚养权归母亲。

最开始,李讷并没有告诉父亲这些烦心事,毕竟,毛主席日理万机。

江青虽然听说了情况,但一来,她还对女儿当年冲动结婚有怨气。

二来,她和毛主席的感情这事也不好,因此,便选择避而不谈。

直到一段时间之后,毛主席发现女儿已经许久不来信,也不知在江西境况如何,察觉不对,才问了江青,得知了真相。

这时候,身在江西的李讷生活已经非常窘迫了。

因为,李讷身体不好,所以工作之后,一大半收入是要用来求医问药的。

跟丈夫离婚之后,抚养孩子的重担也压在她一个人的肩膀上。

每个月,光是给孩子买奶粉,就花掉了李讷大半的工资。

为了孩子,李讷也只能省吃俭用,有时,自己身体不舒服,也要扛过去。

李讷的身体不能断了药,一断药,李讷便感到精神不济,时不时的便想要晕倒,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李讷真是险些支撑不下去了。

毛主席听说女儿的近况,心疼的不得了。

他对江青说:“给远志、全夫打个招呼,让讷娃回家吧,在干校三年了,也该结业了。”

可是,李讷却并不想回北京,不想叫父亲为自己破例,给自己优待。

再说,李讷觉得,自己如今婚姻事业双双失败,实在有负于父亲的教育。

但毛主席又怎么可能眼看着女儿受苦?

不久之后,李讷收到了父亲从北京寄来的8000块钱,那是毛主席辛苦攒下来的稿费。

1973年,毛主席在众人的陪伴下,过了80大寿,想到自己仍苦苦支撑的女儿,毛主席不由得落了泪,他说:“讷娃好久没回家了,还不知道能不能见到。”

好在,到了1974年,李讷终于想通了,回了北京,也和父亲见上了面。

只是,那时候,毛主席病的太重,几乎卧床不起了

看到憔悴的父亲,李讷心如刀绞,她握着父亲的手,哭着说:“我不要离开爸爸了。”

不过,这样安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随着毛主席逝世,江青被关入监狱,李讷的生活再一次急转直下。

那时,徐小宁年纪幼小,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母亲被反复的隔离审查,面容越来越憔悴。

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也是一落千丈。因为,他们失去了来自外公毛主席的接济,加上李讷因父母亲的事情受到刺激,身体每况愈下,根本没有办法外出工作。

因此,徐小宁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家依靠青菜馒头勉强度日。

幸好,徐小宁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情况困难,所以从来不让母亲操心。

学习也好,生活也罢,都早早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为母亲分忧。

这样一个乖巧的孩子,也成为了李讷那段艰难岁月的唯一支柱。

又过了几年,风波渐渐平息,可是,徐小宁和母亲的生活仍没有回到正轨。

李银桥

毛主席的警卫员李银桥,一直非常关心李讷母子的生活。

眼看他们无依无靠,李银桥夫妻俩决定,给李讷重新介绍一个对象。

安于平凡

1984年,经李银桥介绍,李讷认识了曾担任过警卫员的王景清。

说起来,当年王景清做警卫员的时候,跟年幼的李讷还见过。

只是没想到,后来还有这段缘分。

王景清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并不介意李讷身体不好,带着孩子。

所以,在见了几次面之后,王景清和李讷确定了恋爱关系。

在结婚之后,李讷将儿子徐小宁的名字改为王效芝。

“王”是随了继父王景清的姓,而名字里的“芝”,则来源于毛主席的字“润之”。

李讷希望这个孩子能够继承外祖父的精神,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继父的到来,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

在王景清的照顾下,李讷的身体一天天的好转。

王景清的收入也并不高,不过,他对李讷的照顾是很用心的。

对于王效芝这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王景清更是视若己出。

因此,在王效芝的心中,王景清和自己的亲生父亲没有什么分别。

在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之中,王效芝一天天长大了。

虽然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外祖父,但在王效芝看来,自己和其他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不同。

这也来源于母亲对他的教导,从小王效芝就明白,自己应该学习外祖父身上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不应该用外祖父留下的名誉,去为自己谋私利。

长大之后,王效芝从未对人透露过自己的身份。

他的很多老同学和他认识几十年,也不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外孙。

成年之后,为了赚钱养家,王效芝尝试过很多工作。

最窘迫的时候,去餐厅当过服务员,刷碗、刷盘子。

后来,渐渐攒了些本钱之后,王效芝投身商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不过,总体而言,他还是过着低调平静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王效芝当初因为工作繁忙,迟迟没能找到合适的对象,这倒急坏了身边的一众叔叔阿姨。

刘少奇的儿子刘源和李讷是发小,眼看王效芝的婚事没有着落,刘源便给他牵了红线,介绍了一个叫做王伟的女孩子。

或许是缘分使然,两个年轻人第一次见面,便坠入了爱河。

而且,在恋爱之后,王效芝才惊讶的得知,原来王伟的出身也不简单,她是薄一波的外孙女。

不过,两人的共同点恰恰在于,他们都有着不同凡响的出身,却都没有因为这样的出身,而沾沾自喜,而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低调。

或许,也正因如此,两人才能够彼此相爱吧。

直到今天,王效芝一家人依旧过着平凡的生活,他们接受平凡,更热爱平凡。

更难得的是,毛家所有的后代也都如同王效芝一样,平凡低调,从不仗着自己毛主席后人的身份作威作福。

毛主席一生朴素,没有为后人们留下丰厚的遗产。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毛主席传承下来的这种精神,本就是最珍贵的遗产。

参考资料

陈守信《中南海纪事: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

舒云《毛泽东小女儿李讷的婚事》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337 阅读:122026
评论列表

文史江山

简介:专注于历史故事、人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