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著名“反其意而用之”诗词,打破了传统美好,却毫无违和感

快乐鉴骚词 2024-07-03 21:10:45

诗词中的各种美好形象,并不永远是一致。当一位或者数位诗人歌颂了某种美好形象,总会有后来者来打破这种形象,这就是所谓的“反其意而用之”。比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那句著名的《卜算子·咏梅》,就是一首对大诗人陆游的同名诗词《卜算子·咏梅》的“反其意而用之”诗词。原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一种凄美;而毛主席词中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则是一种壮美,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所谓的“反其意而用之”。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著名诗人中,诗圣杜甫是最喜欢打破传统唯美形象的。比如,桃花。从《诗经》开始,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唯美形象;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种唯美,影响了中华文化数千年;大诗人王维也有“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那也是人间仙境。但杜甫偏偏要打破这种美好,他笔下的桃花却是“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打破了上千年桃花的美好形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关键是诗圣他不止打破了唯美的桃花形象,他还打破了上千年以来的“竹”的美好形象。在传统文化中,“竹”是一个特别美好的形象,它既是“岁寒三友”之一,又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晋代的“竹林七贤”,是隐世君子的代表;大诗人王维很喜欢“竹篁”,他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写尽了“竹林”的美好;南北朝诗人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写道,“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写出了“翠竹”四季长青的美好。

这首《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是这样写的: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祗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新松”,指诗人在成都草堂培植的四株小松。我亲手种植的那四棵小松树,为什么不能快快长到千尺那么高?而那些随处乱生、侵蔓庭园的“恶竹”,很快就长了万竿之多,它们侵占了小松的地方,吸收了本该小松的营养,挡住了小松的阳光雨露,完全应该全部斩除。

宝应元年(762年)初,蜀中发生了叛乱,剑南西川节度使下面的兵马使,徐知道发生兵乱。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正月,杜甫携家由梓州到阆州,准备出陕谋生。二月,严武回到成都,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邀请杜甫回蓉。这首诗就是杜甫从阆州返回成都途中写的。

有了上面的背景,这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就很好理解了。“新松”,代指国泰民安,国家由“安史之乱”到新的稳定期;而“恶竹”,当然是指没完没了的叛乱。而最后一句,“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正是指762年到764年这三年之间,杜甫因为叛乱四下奔走,亡命天涯的写照。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诗圣对“竹”,本身没有恶感,比如,他在《严郑公宅同咏竹》中,就高度赞扬它,“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这里写“恶竹应须斩万竿”,完全是一种借代的手法,而不是诗人本身对竹有什么偏见。

“桂花”,也是传统文化中深受人们喜欢的花种。唐代诗人宋之问在《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咏桂》中写道,“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易安居士李清照在《鹧鸪天·桂花》中写道,“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都给了桂花无上的赞誉。

但大词人辛弃疾偏偏要“反其意而用之”,他在《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写道: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这是中秋明月美景,数千年来的“咏月名句”。一轮秋月缓缓移动身影,一路洒下万里金波,那仿佛飞天之镜的圆月,就像刚刚被磨亮以后重新又飞上了天廓。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做这首词的时候,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这个时候,词人已经白发鬓鬓了,所以说,“被白发、欺人奈何”。但实际上,词人是被偏安的南宋小朝廷所欺,心中的愤懑,可见一斑。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词人想象在月宫中俯瞰大地,却被月宫中的桂树所遮挡,看不太清楚地上的事情。

所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我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人们都会拍手称道,因为这将会使月亮洒向人间的光辉变得更多,我也会将大地看得更加清楚。

一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是词人对桂树有什么意见吗?非也。他在《清平乐·谢叔良惠木樨》中写道,“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把桂花捧到天际,“人间直恁芬芳”,“染教世界都香”。而且他笔下的桂花,也充满了唯美,他在《一剪梅·中秋无月》中写道,“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都不敢相信,这是豪放派当家人写出来的唯美词作。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

但这里的“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中的“桂婆娑”,当然是指南宋小朝廷中的统治者,特别是投降派。词人要“斫去”的,应该是它们,而不是桂树本身。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所谓“爱屋及乌”,“花影”也是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歌咏对象。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和袭美春夕酒醒》中写道,“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简直是写尽了“花影”的唯美。而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花影”诗也是别出心裁,他在《夜直》中写道,“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写出了他在政治上准备大展宏图的绮丽风景。

而大文豪苏轼的这首《花影》,却真真是一次“反其意而用之”的“花影”诗词,整个文学史,除了他,再也没有人这样写“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去清扫都扫不掉。

很多人说苏东坡的这首诗,是写给王安石变法派的。但实际上,苏轼跟王安石政见不合是事实,但他跟守旧派司马光那边也不是一伙,他也反对司马光等守旧派。所以,诗中写花影“重重叠叠”,肯定不是那一派,而是好几派,才会重重叠叠。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傍晚太阳下山花影刚刚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如果说,“重重叠叠”,还不能轻易的理解成好几派。那么这句“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就更加明显了。太阳的“花影”跟月亮的“花影”明显不一样,前者可能映射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派,后者更可能映射了宋哲宗和司马光派。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瑶台”,当然是指朝廷。“几度呼童扫不开”,指自己多次上书也不能解决问题。

一句,“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形象的说明了改革派和守旧派“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丑态,他们热热闹闹的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可又有谁在乎老百姓的生死呢?

同样的道理,苏轼本身对“花影”也没有什么意见。他在《台头寺步月得人字》中写道,“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也在《次韵钱舍人病起》中写道,“坐觉香烟携袖少,独愁花影上廊迟”,都写得很唯美。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这首《花影》,大概是受了王安石的“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的影响,既然王安石把“花影”想象成他政治上大展宏图的美景,那么苏轼就“反其意而用之”,借助“花影”来映射“改革派”和“守旧派”的种种不堪。

这可能也是苏轼既不容于“改革派”,也不容于“守旧派”的原因吧!

0 阅读:40

快乐鉴骚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