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谋妙略:古代战争取胜的关键之道

君达看文物 2025-01-03 02:32:36

刘启封袁盎为太常,封窦婴为大将军。长安城中的贤大夫们争相攀附袁盎和实婴,每天都有几百辆车马跟随他俩。袁盎以太常的身份、德侯刘通以宗正的身份出使吴国。吴楚联军猛攻梁国,么攻不下。一个小小的梁国都不能攻取,吴楚联军不过如此,空有声势。刘通拜见刘濞,要刘濞跪拜受诏,刘濞知道袁盎陪同前来,大笑,问:“我B经是皇帝了,还要跪拜谁?”刘濞欲让袁盎带兵西进,袁盎不肯。刘濞派一位都尉领500名士卒围困袁盎,并企图杀之。

围困袁盎的这 500 人中,有位校尉司马曾是袁盎的从吏,受过袁盎的恩情。从吏有心报答,买了两石美酒给兵卒喝。天很冷,士卒们又饥又渴,从吏将西南

隅的士卒全灌醉。从吏半夜将一切告知袁盎。袁盎惊恐,不想逃走连累从吏的亲人。从吏说他会带亲人逃走。

袁盎逃了 70多里,天亮才见梁国的骑兵。袁盎回到长安后,将一切告知刘启。

刘启只能迎战。领兵出发的周亚夫准备经过函谷关,直取荥阳,守卫长安。赵涉对周亚夫说,刘濞广纳亡命之徒,他们定在通过函谷关的必经之地崤山和渑池(河南省渑池县西)等险要之地预谋伏击。为了安全,还是走蓝田,过武关,再到洛阳。到洛阳后,擂鼓大造声势为好。赵涉之计,首先保证大军安全,其次汉军突然袭到,有如天兵,叛军必然惊惧。周亚夫听取良策,并派一支军前往崤山和渑池等险要地

段搜山,果然抓捕到不少吴兵。周亚夫率领36位将军,兵力约有30万人,与吴楚联军势均力敌。周亚夫细心谨慎,问他父亲的门客邓都尉该如何对付吴楚联军。邓都尉说:“吴兵精锐,建队华锋。楚兵轻装远通面来,支撑不久。细令之计,你可引共东北方向局总筑高城显守,让果国拖疲吴兵、挫折他们的镜气。你领轻统助车品方准调口,断绝他们的粮道、吴楚联军一日粮绝,必然内乱,那8将不政自动。这个方案渡周亚夫报告给刘启,刘启网意。周亚夫第一次率领大车,改有限功,很谦虚,对刘启很敬重。

吴范联军攻械极猛,梁国苦守,难以支撑。梁国见周亚夫大军开到,急向。夫求救,周亚夫拒不发兵。梁王刘武见周亚夫不发兵解围,上书状告国亚夫。下诏命周亚夫解围教梁,周亚夫还是坚警安守,抗旨不遵,亲骑兵断敌兵粮叛军全力攻打梁国,刘武派韩安国、张羽二人坚守。吴楚联军政得正金然传来周亚夫断绝粮道的消息,眼见梁国难以攻陷,刘好生焦急

刘擤下令移师直攻周亚夫,雪断粮之。刘濞军行至下邑,却上面的周亚夫。吴军一连叫了十几日阵,周亚夫只是坚守不出。军粮乏,吴军不耽搁,当即采取暗偷袭之计。

夜晚,吴军在东南方向大举进攻,周亚夫却调兵防守西北。吴军主力果然在西北,周亚夫事先安排,吴军无法攻人。吴军缺乏军粮,一部分兵士锻死、另部分反戈相向,追随刘濞的只有一小半。周亚夫率军攻打刘濞,两军相交,大败而逃;楚王刘戊兵败自杀。

刘濞一路逃命,渡过长江,逃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丹徒镇)。刘濞一路数聚残兵败将,竟然有一万余人。刘濞起兵时,曾相约南越国,这次兵败,他想退守南越。见刘濞兵败逃亡,刘启马上诏告天下,说刘叛乱悖上,今已败,截杀刘濞者必受重赏;如包庇窝藏,腰斩不赦。刘派人以厚利贿赂南越王,南过王骆望回复刘濞说,他愿意借军给刘濞。刘出城劳军,南越王派人将他杀害割下他的头,传报刘启。

刘濞一死,朝堂上捷报频传。栾布击败胶东、胶西、济南和菑川四国,解教齐国;胶东王、胶西王、济南王和菑川王兵败伏诛,齐王饮药自杀。栾布移军北上匈奴闻知,撤回漠北。郦寄久攻赵王刘遂不下,栾布兵到,引水灌城,刘遂自杀一场七国乱,七王就此亡,景帝的江山终于稳定下来。

【卫青击匈奴单于之战】 汉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年)夏,西汉与对匈奴漠北之战中,大将军卫青在漠北与匈奴单于主力的一次决战。汉武帝刘彻对匈奴发起战略反击后,连续取得河南之战、漠南之战、河西之战的胜利,匈奴单于和右贤王远遁大漠以北,但匈奴并未放弃对汉边郡之袭掠。为消灭匈奴主力,四年春,武帝集中骑兵10万令卫青、霍去病分别率领进军漠北。卫青率前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共5万骑从定襄(郡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出发。从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真实驻地:遂将李广、赵食其两部合并,令其由东路迁回策应,自率主力北进千余里,越过大漠。匈奴单于得知汉军渡漠北进的消息,将人畜辎重转移,以精兵待于漠北。

卫青与单于军遭遇后,以武刚车(四周及车顶用皮革作防护之兵车)环绕为营垒,派5000骑出击,匈奴以万骑应战。双方战至黄昏时,大风忽起,沙砾击面,互不见人,卫青从两翼包围单于。单于遂率数百精骑突围向西北逃走。卫青即发轻骑追击,自率主力跟进。至天明,汉军追击深入200余里,进至阗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一支)赵信城,获大批屯粮,焚其城而归。前后共俘斩1.9万余人。向东路迁回之李广与赵食其军,因无向导,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李广愤而自杀。此战,卫青成功地运用武刚车圆阵之防御战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继而抓住战机,从两翼包围单于,在单于逃走和匈奴全军溃散时,适时转入追击,战胜了有充分准备的匈奴单于主力。

【霍去病击左贤王之战】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西汉与匈奴漠北之战中,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漠北重创左贤王部的一次进攻战。四年春,汉武帝刘彻以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分路深入漠北,寻求匈奴主力决战。霍去病军出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2000余里,俘单于近臣章渠,诛匈奴比车耆王:转击左大将,大破之,获其旗鼓。又经离(一作难)侯山,渡弓阊水,大破左贤王军,俘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83人,共斩俘7万余人。北封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以祭天,禅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之北)以祭地,至翰海(亦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而归。此战,霍去病发挥骑兵快速、机动的特点,大胆深入,猛打猛追,给匈奴左贤王部以致命打击。

【浮沮井、匈河水之役】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浮沮将军公孙贺、匈河将军赵破奴对匈奴进行的一次远程奔袭。漠北之战后,匈奴远遁大漠以北,无力渡漠南掠,西汉亦因连续出击,损耗较大,暂停对匈奴的反击。五年,西羌10万反汉,攻安故(今甘肃临洮南)围枹罕(亦作罕,今甘肃永靖西南)。匈奴为配合羌族反汉,进犯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杀五原太守。并多次袭掠河西地区遮断西汉通西城道路。

六年,武帝刘阳令公孙贺率15万骑出九厦2000里至浮组外(闵奴境中井名),赵破奴出今居(今甘肃永登西北)数平里至创河水(即奴河,今蒙古拜达里格河)。阿路均来见句奴而还。此后武帝双河西之战后设置的武成(邯治姑臧,今甘肃武威)酒泉(部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两邯中又分置敦煌(郡治敦煌,今甘肃敦煌市西)张掖(治解得,今售肃张掖西北)阿郡。并徒民实边,巩固河西地区。此役,是在对匈奴部署不够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盲目出击。汉军兴师动众,无功而返。

【武帝巡边之役】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武帝刘彻欲逼匈奴与西汉决战或降汉,亲率大军巡边至朔方(都治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北)的一次军事行动。五年十月,武帝亲率18万骑兵、置十二部将军自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出发,向北经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东南鱼河堡)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出长城,登单于台(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至朔方,兵临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派使者郭吉告匈奴单于至边界交战,否则向汉称臣。乌维单于大怒,但不敢出战,亦不降。大军巡边既不能与匈奴主力交战,也不能使匈奴降汉,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受降城北之战】汉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浞野候赵破奴为接应欲降汉之匈奴左大都尉在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附近与奴的作战、六年,匈奴乌维单于死,其子鸟师庐立,因年少称儿单于。儿单于好杀伐、又遇天灾,性畜多死,匈奴部众不安。元年,匈奴左大都尉欲杀儿单于降汉,要求西汉派兵接应。武帝刘彻遣因杆将军公孙敖在塞外筑受降城,驻兵以接应左大都尉。二年,武帝认为受降城仍离匈奴太远,又以赵破奴为浚稽将军,令其率2万余骑兵出朔方西北2000余里接迎。破奴出塞北行,欲至浚稽山(今蒙古境图音河之南)接应左大都尉。

左大都尉事泄,为儿单于所杀。儿单于发左方兵攻赵破奴军,赵破奴击败匈奴军,俘虏数千人而归。行至距受降城400余里处,为8万匈奴骑兵包围。赵破奴夜间出营寻找水源,为匈奴所俘。匈奴因急攻汉军,汉军丧失主将怕返汉被杀,不敢突围,遂全军覆没。儿单于乘胜派骑兵攻受降城,不能下,乃入汉边大肆掳掠而归。

【匈奴袭掠定襄、云中】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匈奴破坏西汉在漠南所筑之外城,并对定襄(郡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的袭掠三年初,汉武帝派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塞数百里,西北至庐朐山(今蒙古南部戈壁阿尔泰山脉南支),最远达千余里,修筑外长城及障、亭、塞。又在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北筑遮虏障及长城。令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沿城障布防,令强弩将军路博德在居延泽屯兵以御匈奴。当年秋,匈奴入定襄、云中,击败西汉好几名二千石级官吏,杀掠数千人,毁坏可生产数千石粮食的禾苗,并对徐自为所筑之城、障、亭、塞进行破坏。

【匈奴袭掠张掖、酒泉】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匈奴右贤王部对西汉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张掖(郡治得,今甘肃张掖市西北)的袭掠。三年初,匈奴破坏西汉在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以北构筑的城塞(参见《匈奴袭掠定襄、云中》条)后,派右贤王袭掠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廓和湟水流域)酒泉、张掖,掳走边民数千人。汉军正任文率部赶到,击败右贤王军,夺回被掳掠的边民。匈奴败走。

【天山之战】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贰师将军李广利远程进攻天山(今新疆天山)匈奴右贤王的作战。漠北之战(参见《漠北之战》条)后,匈奴远遁大漠以北,实力大减,西汉亦因马少,一时无力渡漠反击。双方暂时休战。此后,匈奴逐渐恢复力量,并向西北迁徙。其左部西移至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以北,其右部与汉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相对。至元鼎五年(前112年),又开始对汉边郡袭掠。天汉二年秋,武帝以征大宛(西域城国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散赛)之威,发兵四路击匈奴。

主攻方向李广利率3万骑出酒泉,进至天山,击败匈奴右贤王,斩、俘万余人。回军途中,被匈奴重兵包围,缺食数日,伤亡惨重。幸假司马赵充国率壮士百余人拚死冲破匈奴包围,李广利率军紧跟其后,才得脱险。汉军先胜后败,阵亡十分之六、七。因杆将军公孙敖出西河(郡治平定,在今内蒙古东胜境)与强弩都尉路博德会师涿涂山(一作涿邪山,今蒙古图音河南),均无所得而返。为牵制匈奴,遣骑都尉李陵率步兵5000人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北千余里,被单于骑兵包围,李陵兵败降匈奴。此战,汉军多路出击,未能形成优势兵力,主要方向用人不当,故失败。

【浚稽山之战】 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骑都尉李陵率步兵与匈奴骑兵在浚稽山(约今蒙古图音河南)的作战。二年秋,汉武帝刘彻令贰师将军李广利出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击奴右贤王于天山(今新疆天山)。为牵制匈奴,遣李陵率步卒5000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李陵北行千余里,至浚稽山,被匈奴单于3万骑兵包围于两山之间。

李陵用战车围成营寨,率步兵在营外布阵。前排手持载、盾,后排手持弓、迎战。匈奴败退上山,汉军杀数千人。单于又召匈奴左、右地骑兵8万围攻李陵李酸边战边向南退,至一山谷时,令受伤二处者坐车受伤二处者驾车,受伤一处者作战,斩杀匈奴3000余,沿龙城故道向东南行至大泽芦苇中,匈奴从上风放火,李陵亦令士卒将南面芦苇烧光以自救。南行至一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令其子率骑兵攻击汉军,李陵率步兵在树木间与其搏斗,杀数千人。并以强弩射单于,单干下山躲避。

其后,匈奴骑兵一日数十次进攻,李陵又杀伤2000余人。奴作战不利,欲撤退。恰李陵军军侯管敢降匈奴,把汉军无后援,箭矢将尽等情况告匈奴单于,单于下令以骑兵围攻汉军。时李陵军在山谷中南行,匈奴在山上以弓弩四面射下,汉军损失惨重,未至鞮汗山(在浚稽山南,居延以北百余里),50万(一说150万)箭矢皆尽,士卒仅余3000人,遂放弃车辆,士卒斩车辐持手中,军吏持短刀,退入一狭谷。单于军断其退路,并推山上巨石滚下,汉军伤亡极大。夜半,李陵与韩延年率10余人突围,匈奴数千骑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降匈奴。所部逃回汉塞者仅400余人。此战,李陵以步兵6000与奴10余万骑兵对抗,充分发挥了远射兵器弓、弩的作用,杀伤匈奴骑兵万余,其战术运用和战役指挥是成功的。由于未能对李陵部实施必要的接应和支援,实力相差悬殊,造成李陵几乎全军覆灭

【余吾水之战】汉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贰师将军李广利、强弩都尉路博德、游击将军韩说、因杆将军公孙教等远程进攻匈奴于余吾水(今蒙古境内土拉河)的作战。二年,李广利击匈奴右贤王,先胜后败(参见《天山之战》条),李陵击匈奴几乎全军覆灭于鞮汗山以北(参见《浚稽山之战》条)。三年秋匈奴攻掠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城南)。为扭转对匈奴作战不利形势,制止匈奴南掠,四年春,汉武帝刘彻征发全国应强制服役的七种人及勇敢士,以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骑兵6万、步兵7万出朔方(郡治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强弩将军路博德率万余人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与贰师会合;游击将军韩说率步兵3万人出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因杆将军公孙敖率万骑、步兵3万出雁门。

匈奴单于闻汉军北上,将其辎重、老弱撤至余吾水以北。李广利在余吾水南与单于军10万连续交战十余日,不能取胜,率军返回。韩说未见匈奴军,无功而回。公孙敖与左贤王作战不利,退兵。此战,汉军骑兵不足,多路进击,未能形成优势兵力。加上行动迟缓,失去作战突然性,给了匈奴以充分准备的时间,故形成对峙局面

【燕然山之战】 汉征和三年(公元前 90年)三月,西汉与匈奴战争中,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被奴骑兵围歼于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的作战。二年,匈奴袭掠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杀掠吏民;三年春,奴袭掠五原、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杀汉两郡都尉。三月,武帝刘彻遣李广利率军7万从五原出塞击匈奴。匈奴单于闻汉军至,徙其辎重于郅居水(今蒙古北部之色楞格河),左贤王驱其部众渡余吾水(今蒙古境内土拉河)至余吾水北六、七百里之兜衔山。单于自率精兵渡姑且水(今蒙古图音河)。

汉军至,匈奴以右大都尉卫律(西汉降将)率5000击李广利军于夫羊句山峡(约在今蒙古达兰扎达加德附近);被汉军击败,死伤数百人。汉军追击至范夫人城(约在夫羊句山峡以北)。时李广利曾因与丞相刘屈相谋立李夫人(汉武帝宠姬,李广利之妹)之子昌邑王为太子获罪,其妻又因巫蛊被捕,欲深入击匈奴以求功赎罪,故冒险北进,遣护军率2万骑渡郅居水,与匈奴左大将、左贤王2万骑苦战一日,杀左大将,斩俘甚众。李广利退军至燕然山时,匈奴单于知汉军疲惫,率5万骑遮击广利军,杀伤甚众。当夜,单于军挖数尺深之堑壕于汉军前,又从后击之,汉军大乱,为匈奴围歼,李广利降匈奴。

为配合李广利作战,遣御史大夫商丘成率军3万(一说2万)出西河(郡治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境)、重合侯马通(一作莽通)率4万骑出酒泉击匈奴,均无功而返。此战,匈奴单于采取主力远移,待汉军疲惫时进行反击的战术,获得成功。汉军兵力分散,用人失误遭惨败。此后,汉武帝下诏罪已,停止对匈奴的反击。

【浚稽山、蒲奴水之战】 汉征和三年(公元前 90年),西汉李广利击匈奴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之战中,匈奴大将与李陵(西汉降将)追击西汉御史大夫商丘成军于浚稽山(在今蒙古图音河之南)蒲奴水(约在今蒙古杭爱山以东)的作战。是年三月,为配合李广利击匈奴,商丘成率3万人(一说2万人)出西河(郡治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境),由涿邪山(在浚稽山以西)小路追匈奴,无所见而还。匈奴大将与李陵率3万骑追击汉军至浚稽山,转战九日,汉军反击,杀伤甚众。至蒲奴水,匈奴军作战不利,退走。

【马通出酒泉击匈奴之战】 汉征和三年(公元前 90年),西汉李广利击匈奴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之战中,重合侯马通(一作莽通)击匈奴至天山(今新疆天山)的作战。三年春,为配合李广利作战,马通率4万骑出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击匈奴。出塞千余里,至天山。匈奴左大将偃渠与左右呼知王率2万骑欲击汉军,见马通军强,退去。武帝恐车师(一作“姑师”西域城国,都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军击马通,遣开陵侯成娩率楼兰、尉犁、危须等西域六国兵围攻车师,俘其国王及民众而还。马通军无所得失。

【匈奴左、右部攻掠汉边】汉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匈奴左、右部南掠为西汉军击败的作战。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击匈奴全军覆灭(参见《燕然山之战》条),西汉损失兵力10余万,加上前几次出击失败,不得不停止反击。匈奴虽连续作战胜利,但与西汉交战数十年,实力大减,欲与汉恢复和亲,却又不放弃南掠。元凤元年,匈奴左、右部2万骑分为四队,南下袭掠汉边,为汉军击败。汉军追击,斩杀、俘获9000余人,生擒匈奴瓯脱王。匈奴恐汉以瓯脱王为向导追击,遂向西北远遁。汉移民屯瓯脱王地。

【匈奴攻掠张掖】汉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匈奴右贤王、犁汗王攻掠张掖(郡治得,今甘肃张掖市西北)的作战。元年,匈奴南掠汉边为汉军击败(参见《匈奴左、右部攻掠汉边》条),远遁西北。二年,遣9000骑屯受降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阴山北,元封六年西汉所筑,用以接应欲降汉之匈奴左大都尉,故名)以备汉,并在余吾水(今蒙古境内土拉河)上架桥,作北撤用。

三年,单于令接近汉塞之犁汗王窥探西汉边郡,犁汗王言汉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张掖兵力日益衰弱,可出兵收复其地。西汉从匈奴降者口中得到上述情报,遂令边郡做好迎战准备。不久,匈奴右贤王、犁汗王率4000骑分三队攻入张掖郡日勒(治今甘肃永昌西北)屋兰(治今甘肃山丹西北)番和(治今甘肃永昌)三县境。张掖太守和属国都尉率兵反击,大败匈奴军,射杀犁汗王,仅数百人逃脱。此后,匈奴不敢袭掠张掖。

【田广明等六路击匈奴之战】 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2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祁连将军田广明等五将军、校尉常惠监乌孙国(西域国名,都赤谷城,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一带)兵分六路远程进攻匈奴的作战。昭帝末,匈奴攻乌孙,欲得解忧公主(楚王戊之孙女,嫁乌孙王)。

公主和乌孙王昆弥上书求救。二年秋,宣帝刘询发关东(指丽谷关以东地区)轻锐士(北兵)和各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从军,共16万军分五路与校尉常惠监乌孙兵共同进击匈奴。三年,五将军由长安出发。度辽将军范明友率3万骑出张掖(郡治解得,今甘肃张掖市西北)1200余里,至蒲离侯水,斩俘匈奴700余,获马、牛、羊万余;前将军韩增率3万骑出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1200里,至乌员、侯山,斩俘匈奴百余人,获牛、马、羊2000余;后将军赵充国率3万骑出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原计划与乌孙兵会合击匈奴于蒲类泽(亦作蒲类海,婆悉海,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巴里坤湖),但乌孙兵先至并已离去,未能会合。

赵充国军出塞1800余里,西至侯山,斩俘单于使者蒲阴王以下300余名,获牛、马、羊7000余。闻奴退走,遂引兵而还;田广明为祁连将军,率4万骑出西河(郡治平定,在今内蒙古东胜境)1600余里,至鸡秩山,斩俘奴19人获牛、马、羊百余。恰逢西汉派至匈奴使者冉弘,告田广明鸡秩山以西有大量匈奴,田广明畏敌未敢进击,引兵返回;田顺为虎牙将军,率3万骑出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800余里,至丹余吾水上即止兵不进。斩俘匈奴1900余,获牛、马、羊7万余。以上五路军出塞,因匈奴远遁,而未敢远进,故所获不大。校尉常惠监乌孙国兵5万人攻至右谷蠡王庭,俘匈奴单于父行、嫂、居次(即匈奴公主)及名王、犁汗都尉、千长、骑将(均为匈奴官名)以下3.9万人一说4万人),获各种性畜 70余万(一说60余万),大胜而归。此后,匈奴大规模北移,力量更为衰弱。

【西汉三路击匈奴之战】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在丁令(部族名,游牧于今贝加尔湖一带)、乌桓(部族名,游牧于西汉边界北部)乌孙(西域城国,都赤谷,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等国击败匈奴后,西汉对匈奴远程进攻作战。三年,西汉校尉常惠监鸟孙兵击败匈奴(参见《田广明等六路击匈奴之战》条),匈奴怨恨鸟孙。是年冬,匈奴单于率数万骑击乌孙。欲还时,天降大雪,深丈余,匈奴部众及牲畜多冻饿而死,返回者不到十分之一。丁令、乌桓、鸟孙三国乘其弱,先后从北、东、西三面攻之。斩杀匈奴部众数万,获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加之冻、饿,匈奴民众死十分之三,牲畜死十分之五,极为衰弱。西汉以3000骑分三路攻匈奴,俘数千人而归。此后,匈奴极少犯汉边郡。

【治众等击匈奴之战】 汉地节二年(公元前 68年)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西汉大将军军监治众出塞迎南下匈奴军的作战。宣帝刘询时,匈奴极少犯边,遂南寨外诸城屯守士卒。时匈奴左大且渠(奴官名)与呯卢訾王各率万骑南下傍汉塞狩猎,欲相机入塞袭掠。中,三名匈奴骑兵逃走降汉,西汉获匈奴南下军情。宣帝令大将军军监治众等四人率5000骑分三队各出寨数百里迎击匈奴。时匈奴因三名骑兵逃跑,未敢入塞即退走,故治众等各队仅各捕得匈奴数十人而还。

【匈奴争夺汉车师屯田之战】 汉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匈奴为争夺西汉在车师(一作“姑师”,西域国名。王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屯田对汉屯田吏卒发动的进攻。汉武帝时,西汉控制了西域南路及危须(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硕)以西诸国。车师为匈奴控制。地节三年(前67年),宣帝刘询命侍郎郑吉与校尉司马憙率刑徒在渠犁(西域国名,故址在今新疆库尔勒和尉犁)屯田积谷。

至秋收谷,吉、憙发西域城郭诸国兵万余与屯田兵 1500 人击破车师。奴引兵攻车师,郑吉、司马憙率兵迎击,匈奴不敢战。此后,匈奴以车师王昆弟兜莫为车师王,收其一部民众东徙。郑吉等使吏卒300人在车师屯田。元康二年,匈奴数次派兵击汉在车师屯田之吏卒。郑吉率渠犁屯田卒7000余人营救,为奴军包围。宣帝派长罗侯常惠率张掖(郡治解得,今甘肃张掖市西北)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骑兵至车师,迎救郑吉及车师屯田吏卒返回犁渠,并尽徙车师南部民众至渠犁,弃车师屯田与匈奴。

【赵充国屯边御匈奴之役】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后将军赵充国屯兵边郡以防御匈奴南掠。二年,匈奴虚间权渠单于率10余万骑兵沿汉边塞围猎,企图进入边那掳掠。在匈奴骑兵未至时,有降汉之匈奴人将匈奴单于南下之企图向西汉报知。今内蒙吉包头西北)、朔方(郡治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代郡(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城南)、定襄(郡治城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右北平(郡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南)、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郡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等九郡边塞以御匈奴。月余,虚间权渠单于死,匈奴未敢入边,罢兵退走。

【陈汤灭郅支单于之战】 汉建昭三年(公元前 36年),西汉与匈奴战争中,汉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击灭郅支单于于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的作战。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虚将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由五单于争立的混战发展至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的相互攻伐。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附汉,是为南匈奴。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康居王因数为乌孙(西域国名,都赤谷,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所困,欲联合北匈奴击乌孙。

郅支单于遂引北匈奴到康居东部筑城而居,路上死亡甚众,仅余3000余人。此后,郅支单于数击乌孙,又勒索大宛(西域城国,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散赛)等国,令其每岁纳贡。建昭三年,陈汤深虑支单于势力危及西汉对西域的控制,乃矫诏发西域城郭诸国兵及汉屯田吏卒4万余人,分六校(即六队)击郅支单于。三校从南道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仓山总称),经大宛至康居;另三校由陈汤和甘延寿率领经北道入赤谷,过乌孙,进入康居界,至阗池(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西。时康居副王抱阗率数千骑袭掠乌孙赤谷东,杀千余人,抢牲畜甚多。陈汤令西域诸国兵击之,杀460余人,解救被俘民众470余人,并获牛、马、羊作为军食。入康居界后,令士卒不得抢掠。

至郅支城(郅支单于在康居所筑城池)60里止营。捕得康居贵人,了解城内情况。次日距城30余里止营。第三日,距城3里布阵。郅支单于以数百人披甲守城,向汉军呐喊。百余骑兵在城下往来,步兵百余夹城门列阵。汉军以弓、弩射郅支城下骑、步兵,其骑、步兵皆入城内。又以持盾者在前,持长兵器和弓、弩者在后,向城下进攻,仰射城上守军。并烧毁土城外木城。当夜,匈奴骑兵数百欲出城反击,被汉军射杀。郅支单于亦被汉军射伤,诸阏氏(单于妻之称号)多被射死。

下半夜,汉军攻入土城。时康居兵万余骑环城十余处援救郅支单于,不利。天明,康居兵退却。汉军攻入城中,四面纵火。单于受重伤而死。是役斩郅支单于、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共1518级,俘145人,降千余人。此战,陈汤抓住有利时机,矫制发兵击灭郅支单于,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

【汉击蜀湔氏之战】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聚居在蜀郡(郡治成都,今属四川)西北部湔氏道(今四川松潘西北)的氐族起事反汉,汉朝发兵征伐,是年内平定。

【西汉与南越、闽越的战争】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至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西汉平定南越(都番禺,今广州市)闽越(治东冶,今福州市)等的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后,在今广东、广西、福建一带划郡而治。秦亡后,形成东瓯(治东瓯,今浙江温州市)、闽越、南越三个割据政权。西汉初,汉对该地采用安抚之策。高帝五年(前202年),刘邦复立秦时被废为君长,楚汉战争中助汉击楚的原闽越王无诸为闽越王。

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册封于南越自立的赵伦为南越王。惠帝三年(前192年),惠帝复立原东海王摇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至此,南越、闽越、东瓯分别为汉藩臣。高后五年,西汉关闭对南越国关市,禁止输出铁器、母牛,造成南越农业生产困难,与南越关系恶化。赵佗自号南越武帝。赵佗以为禁止关市乃长沙王离间所致,遂发兵袭击长沙国边境。高后命隆虑侯周灶率军击南越,因士卒不服南方水土,劳师无功。

高后死,汉军罢兵。文帝继位,遣太中大夫陆贾赐书赵佗,劝其内附。赵佗奉诏,恢复南越王号。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东瓯参与反叛。吴、楚军战败,吴王刘濞逃至东瓯,东王受汉廷收买,杀刘濞。逃至闽越的刘濞子刘驹,痛恨东瓯。为报父仇,刘驹于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与闽越共谋发兵围攻东瓯。东瓯王告急于汉。武帝刘彻命严助率军由海路救之,未至,闽越退去。东瓯奏请,举众内迁至今长江、淮河间,东瓯亡。建元六年,闽越再次兴兵,进犯南越边境郡县。武帝以大行王恢、大农令韩安国分别率军南征闽越。

汉军未至,闽越王弟余善与宗族大臣共杀闽越王降汉。武帝封原闽越王无诸之孙为越繇王。后因余善威行国内,繇无力制服,再封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立。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遣安国少季等到南越,谕令南越王、王太后入朝,同于内地诸侯。并令卫尉路博德屯兵桂阳接应。南越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岐:南越王赵兴、王太后樱氏主张入京朝觐,并上书武帝,愿按内地诸侯之例,三年朝觐一次;在南越三世为相的吕嘉极力反对,双方斗争尖锐。武帝令韩千秋率军2000入越欲诛杀吕嘉。

吕嘉遂反。于元鼎五年春,杀南越王王太后及汉使,歼灭韩千秋军,另立赵建德为王。是年秋,武帝遣路博德、杨仆等兵分五路沿水道征讨南越元鼎六年冬,汉军攻克南越国都番禺,生擒南越王及吕嘉。南越亡。汉在南越设立南海,儋耳、珠崖、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9郡。汉军出征南越时,东越王余善上书,愿率军8000,随楼船将军杨仆出兵,但其率部进至揭阳(今广东揭阳西北)后,借口海上风狂浪大,停止不前,暗中却派人与南越联络。

直至汉军平定南越,东越军仍未赶到。杨仆上书,奏请乘胜征东越。武帝未准,令各路将领屯兵东越边境待命。余善闻悉,自立为武帝,分兵拒守通汉要道。元鼎六年秋,武帝下令分兵征讨东越。至元封元年(前110年),各路汉军进至东越国境,原越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合谋,杀余善降汉。武帝鉴于闽越地势险恶,其人又多次图谋反汉,诏命各路将领将当地民众迁徙到江、淮地区。闽越遂亡至此,长期处于半割据状态的东越、南越地区,均归属汉朝。

【赵佗攻长沙王之战】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春,西汉与南越、闽越的战争中,南越王赵伦袭击汉长沙王属地的作战。秦末,赵佗击并桂林郡(郡治今广西桂平西南之古城)象郡(郡治今越南承天省顺化海口),自立为南越王。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遣陆贾为使,正式册封赵伦为南越王。高后五年,西汉关闭与南越国关市,禁止输出铁器、母牛。赵佗认为,此举系长沙王向高后进谗言所致,目的在于倚仗朝廷势力,吞并南越。遂自称南越武帝,发兵进攻长沙国(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市),击败边境数县之兵而归,并派兵拒守通汉关隘,与汉对峙。

【周灶击南越之战】 汉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九月,西汉与南越、闽越的战争中,汉隆虑侯周灶击南越(都番禺,今广州市)王赵佗的作战。高后时,汉禁止向南越输出铁器、母牛,造成南越农业生产困难。南越王赵佗遂于五年自立为南越武帝,发兵进攻与南越接壤的长沙王属地,败其数县之兵而归。七年九月,高后派隆虑侯周灶率军击南越。由于士卒大多不服南方水土军内疫病流行,部队未能越过南岭。八年七月,高后死汉即罢兵。赵佗遂以兵威胁迫与财物贿赂等手段臣服闽越及西瓯、骆越,疆土拓展至东、西万余里。

【闽越攻东瓯之战】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七月,西汉与南越、闽越的战争中,闽越(都东冶,今福州市)兴兵击东瓯(都东瓯,今浙江温州市)的作战。景帝三年(前 154年),吴楚七国叛乱,东瓯从之。三月后,西汉平定叛乱,吴王刘濞逃奔东瓯,东瓯王受汉收买,诱杀吴王。吴王子驹逃至闽越,怨恨东瓯杀其父,经常怂恿闽越击东瓯。建元三年七月,闽越发兵进围东瓯。东瓯王向汉告急,汉武帝遣严助以节(秦汉时皇帝行使威权的凭证)征发会稽(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之兵救援。会稽太守拒命不发,严助杀一司马,说明意旨,随即率军渡海救东瓯。汉军未到,闽越闻之,退去。东瓯王恐闽越再攻,奏请武帝,举众迁至江淮地区

[汉击闽越之战】 汉建元六年(公元前 135年),阿汉与南越、闽越的战争中,汉平定闽越的作战。建元六年,闽越王郢发兵袭击南越边境郡县,南越王遵守汉约,未擅自发兵反击,使人书报汉武帝。武帝即派大行王恢率军由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市)向东;大农令韩安国率军由会稽(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南下兵分两路进击闽越。闽越王派兵拒险防守。王恢军尚未过岭(今闽、赣间之武夷山、仙霞岭),郢弟余善与宗族大臣,杀郢降汉,将郢头献于王恢。恢呈报武帝,诏罢两将军兵。汉武帝封原闽越王无诸之孙繇君丑为越繇王奉闽越祭祀,封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

【汉平南越之战】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至元鼎六年冬,西汉与南越、闽越的战争中,汉军平定南越国(都番禺,今广州市)的进攻战。元鼎五年,历任三世南越丞相的吕嘉,反对南越王及太后亲附汉朝,及闻武帝遣韩千秋率军2000至越,遂反,与其弟(南越国大将)杀南越王赵兴、王太后氏(汉人)及汉朝使臣。联络苍梧(治广信,今广西梧州市)秦王赵光及各郡县官吏,另立术阳侯赵建德为王。击灭韩千秋等。

是年秋,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部出桂阳(今广东连县)沿汇水(今广东连江、北江)进发;楼船将军杨仆自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市)沿湖汉水、豫章水(今江西赣江)、浈水(今广东翁江)南下;任命南越降将归义侯严为戈船将军,率部从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沿离水(今广西漓江上游)进发;南越降将甲为下濑将军,率部进攻苍梧。各路军卒由东越人及江、淮以南地区水军组成,兵众10万。另遣南越降将驰义侯遗率巴、蜀地区的罪人及征调的夜郎等国军队沿牂柯江(今贵州盘江)南下五路大军会师南越国都番禺。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杨仆率军数万进抵南越国,首先攻破寻陋(今广东清远东)、石门(今广州市西北),重创南越军。随后,与伏波将军路博德会合,两军齐进,直赴番禺。南越王赵建德、丞相吕嘉等据城垣坚守。杨仆屯兵城东南,路博德屯兵城西北。

黄昏时,杨仆军攻破南越防线,放火烧城;路博德则设下营垒,派人招降南越官兵。杨仆力攻烧敌,将南越军驱赶到路博德营中。黎明时,城内南越军皆降路博得。赵建德、吕嘉乘夜逃至海上。路博德遣兵追击,将二人生擒。苍梧王赵光闻汉军至,随即出降。桂林监居翁亦降,并谕告骆越,降者40余万人。驰义侯所率的人马尚未赶到,南越已平。汉军班师回朝,武帝大行封赏,汉在南越设立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郡,长期处于割据状态的南越地区,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

【杨仆、韩说平东越之战】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我争中,汉军击灭东越的一次进攻战。元鼎五年(制02年),南越丞相吕嘉谋叛,武帝遣大军进击。东越玉普上书,请求率军 8000,随楼船将军杨仆征讨吕嘉金善率部进抵揭阳(今广东揭阳西北)后,阴持两端,借a海上风狂浪大,停止前进,暗中却派人与南越联络直至汉军攻克番禺(南越国都,今广州市),东越军仍未到达。

杨仆上书,奏请乘胜征讨东越。汉武帝以士卒劳累,未准,令各路将领屯兵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市)、梅岭(即大庾岭,五岭之一,位于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一线待命。余善闻杨仆奏请征讨东越,又见汉军屯兵边境,遂自立为南越武帝,派兵据守通汉要道,并赐将军驺力为“吞汉将军”,命其率军攻入白沙(今江西鄱阳湖西南)、武林(今江西余干北)、梅岭地区,杀汉三校尉。此时,汉使者农司张成、原山州侯刘齿虽正奉命屯驻当地,但未敢出击,率部退往安全地带,被武帝以畏敌罪处死。

元鼎六年秋,武帝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渡海从东面进击;楼船将军杨仆、中尉王温舒、原南越降将戈船将军严、下濑将军甲分别从武林、梅岭、若邪(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白沙等汉与东越的通道出发,进攻东越。元封元年冬,杨仆军击杀镇守武林的东越守将徇北将军,其它各路亦进抵东越国境。是时,东越军纷纷倒戈,原越衍侯吴阳,策动其邑700人进攻汉阳(今福建浦城北)东越军。原越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合谋,杀余善降汉。汉武帝鉴于国越地势险恶,其人又反复无常,诏命军吏将当地民众迁至今长江、淮河一带,东越遂亡。

【汉平诸吕之乱】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九月,西汉平定诸吕之乱的作战。

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八月,惠帝死,其母吕后临政。为巩固其统治,吕后改变刘邦非刘氏不王之约,先后封其兄吕泽之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弟吕禄为赵王;吕台子吕通为燕王,吕氏其他子弟亦多被封侯。并排斥异己,诛杀刘氏诸王。高后八年七月,吕后病重,任命吕禄为上将军,统帅北军(成卫京城的屯兵);吕产统帅南军(守卫皇宫的禁卫军)。

吕后死,又遗诏以吕产为相国,吕禄之女为少帝后,吕氏权倾当朝。高后葬毕,诸吕知诸大臣不平,意欲乘机发难,诛诸大臣及刘氏诸王,因惧怕太尉周勃、颍阴侯灌婴等,未敢贸然行事。居于长安的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均系齐王刘襄之弟。刘章之妻乃吕禄之女,将内情告知刘章。刘章即秘密派人联络齐王,使其统兵西征,图谋诛除吕氏,立齐王为帝。齐王征发全部兵员,并遣使至齐国以东的琅邪国(都东武,今山东诸城),假说吕氏发动变乱,愿请琅邪王赴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面商大事。琅邪王刘泽赶往临淄,被齐王扣留。

齐王遂派遣使者强征琅邪国全部兵员,与齐军一并西征。齐王首先西攻济南国,同时致书各诸侯王,历数吕氏罪状,以示起兵灭吕之决心。相国吕产等闻齐王举兵,遣灌婴率军迎战。灌婴兵至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屯兵据守,并派人通告齐王与诸侯,约定静待吕氏变乱,联合诛诸吕。齐王即将大军屯于齐国西部边境,待机而动。是时,吕产、吕禄虽控制着京师,但内惧周勃、刘章等外有齐、楚军西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更惧灌婴反戈一击,欲等灌婴与齐军交战后动手。朝内斗争日趋白热化。丞相陈平忧虑诸吕残暴,联络周勃共谋诛吕氏。

吕产得知齐王与灌婴联合,急欲入宫,挟持太子。周勃、陈平即通过负责典掌皇帝符节的襄平侯纪通,手持信节,诈称皇帝有令,让太尉统领北军,使周勃进入北军营垒。又命郦寄等诈劝吕禄交出北军将印,离京赴赵国就职。周勃控制北军后,丞相陈平又命朱虚侯辅助周勃夺得南军兵权。周勃以朱虚侯严守军门,同时令平阳侯曹窟转告统率宫门的禁卫军卫尉,不准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吕产虽得悉灌婴与齐王协议灭吕,但尚不知吕禄已交出北军兵权,准备入未央宫发动政变,被禁卫军阻止在殿门前。周勃拨给朱虚侯刘章1000多士卒,追杀吕产。周勃遣人分头逮捕诸吕男女,捕杀吕禄,其余人亦不分老少一律处斩。

诸吕之乱已平,齐王收兵,灌婴率军回长安。闰九月,经诸大臣谋议,迎立刘邦中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孝文皇帝。诸吕之乱的平息,使西汉避免了一场大规模战乱。

【汉平刘兴居之战】 汉文帝前三年(公元前 177年)五月至八月,文帝遣棘蒲侯柴武平定济北王(都卢,今山东长清西南)刘兴居的一次进攻战。刘兴居系朱虚侯刘章之弟。文帝即位后,得知他兄弟二人在平诸吕过程中欲拥立齐王刘襄为帝,有意贬抑二人之功,未履行诸大臣许诺封刘章为赵王,刘兴居为梁王的诺言,仅从齐国原辖区内划出两个郡,分立刘章为城阳王(都莒县今属山东),刘兴居为济北王。刘兴居因此愤愤不平。是年五月,匈奴袭掠汉边。

汉文帝遣丞相灌婴率军反击自己亦亲临甘泉(今陕西彬县东南)。匈奴退兵,文帝北至太原郡(郡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村)。刘兴居遂趁机举兵叛汉。文帝诏令丞相灌婴等率击匈奴的军队返回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任命棘蒲侯柴武为大将军,率四将军统10万大军征伐刘兴居。任命祁侯缯贺为将军,率部驻守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堵塞济北军西入长安之路。七月,文帝返抵长安:再下诏济北吏民,凡在汉大军未到之前归顺朝廷和率军献城邑迎降的,一律给以宽赦,且恢复其原有官职爵位;随刘兴居参与反叛者,只要归降朝延,也可赦免其罪。八月,汉军击破济北军。刘兴居自杀。

【匈奴破大月氏定楼兰、乌孙之战】汉文帝前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进攻周边国家的作战。汉初,奴强盛,杰出的匈奴军事统帅冒顿单于,建立了拥有控弦之士30万的强大奴隶制国家。文帝前三年,奴右贤王破坏和亲之约,入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文帝向冒顿单于提出抗议。于是,冒顿罚右贤王西征迁居今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四年,右贤王大破大月氏,斩其王。大月氏余众拥太子西南逃走,后臣服大夏诸国(今阿富汗)。随后,匈奴军又先后攻占楼兰(今新疆若羌),乌孙(今新疆阿尔泰地区)呼揭(今新疆塔城地区)及其附近26“国”。今阿尔泰山以西地区,尽入匈奴版图,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月氏击逐塞王之战】汉文帝前六年(公元前174年),西域月氏击逐塞王的作战。初,月氏部族游牧于水草丰盛的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约有部众一、二十万。汉高帝元年(前206年)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余众分散向西迁徙。文帝前六年,月氏王率众西徙沙漠,至塞地(今伊犁河上游地区),大破塞国,夺其地而居之塞王率部南走罽宾(今克什米尔),部分塞族或留居故地,或居葱岭。

【汉平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廷出兵平定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同姓诸侯王叛乱的作战。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先后剪除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王,并大封同姓子弟为王,企图用家族血缘关系来维护其统治。同姓王封地面积占去全国疆土大半,势力日渐强盛。至文帝时,诸侯王国已成割据状态。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文帝采用太中大夫贾谊“剖分王国策”划小诸侯国。景帝继位,又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藩建议,将诸侯王部分封地收归朝廷管辖,先后削夺楚东海郡(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赵常山郡(郡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及胶西王所属6个县,招致诸侯王不满,反对最强烈的是吴王刘濞。

刘濞乃高帝刘邦之侄,封土广大,财力富足,经营吴地(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市)40余年,蓄谋夺取中央政权已久。吴王利用诸侯王不满削藩之策,乘机游说胶西、胶东、甾川、齐、济南、赵等诸王,图谋武力反叛汉廷。景帝三年正月,景帝下诏削夺吴会稽郡(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豫章郡(郡治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削地诏书方至,刘濞即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征发20多万人,并联络闽越、东瓯助战,起兵广陵。胶西、胶东、甾川、济南、楚、赵六国亦反叛,形成七国联合反叛汉廷之势。景帝先用姑息之策,杀晁错,允许恢复诸王封地。吴王意欲夺取皇位,并不就此罢兵。景帝遂决心武力平叛。吴王率军西渡准润

与楚军合兵,在棘(今河南永城西北),击溃梁军数兴人,旋即乘胜围攻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城南),意打通西进通道,抢占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与胶西等四国之兵及赵军会师洛阳,合兵西入长安(今西西安市西北)。因梁王刘武拼死据守,吴、楚军被阳胶西、胶东、甾川、济南四国之兵,因齐王背约,未能西进洛阳,先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赵军亦未从邯郸(赵都,今属河北)南下,而将兵力屯集西部边境。七国会师洛阳企图也已落空。景帝据此以周亚夫为太尉,统帅36将军东击吴、楚军;以窦婴为将军,屯于荥阳,统领进攻齐、赵之汉军;遣栾布率军进击围攻齐都的四国之兵;以郦寄率部击赵。周亚夫提出“楚兵剽轻,难与争锋。

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的作战方略,得到景帝认可。周亚夫遂率军由长安出发,军至霸上(今西安市东),他采纳赵涉建议,避开吴、楚设伏兵的崤、渑(今陕西潼关至河南渑池一带),绕道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经南阳(今属河南)直趋洛阳。并派兵先占荥阳,抢先控制了洛阳武库及荥阳西北的教仓(军用粮仓)。周亚夫兵抵洛阳后,为保障潼关、洛阳间的交通补给和后方安全即派兵清除崤、渑间吴、楚伏兵。

随后,率军进至淮阳(今河南太康一带),再采纳原周勃部下邓都尉之计,引兵东北,屯主力于昌邑(今山东巨野南)。使梁王坚守梁地(今河南东北部),阻止吴、楚军西进,主力则深沟高垒,以逸待劳。此际,吴、楚军全力攻梁。梁王几次求援,景帝亦下诏救梁。周亚夫深知吴、楚军势虽盛,但不能持久,且梁国尚有一定实力,故仍坚守昌邑,另遣弓高侯韩颓当等率轻骑出淮泗口(淮水与泗水交汇处,位于今洪泽湖内),迂回吴、楚军侧后,断其粮道。梁王刘武命大将韩安国等全力抵御,屡败吴、楚军。待吴、楚军攻梁受到相当消耗后,周亚夫将主力推进至下邑(今安徽砀山),进逼吴、楚军侧背。吴、楚军攻梁不克,西取荥洛企图落空,退路受到威胁,遂转攻下邑,欲求与汉军主力决战。

但周亚夫坚壁不应。刘濞遣兵佯攻汉军壁垒东南角,主力强攻西北角。周亚夫识破其企图,当吴、楚军进攻东南角时,却加强了西北角的防御。吴、楚军进攻受挫,粮道断绝,士卒叛逃,被迫撤退。周亚夫趁机遣精兵追击,大破吴、楚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仅率数千人弃大军南走。汉军紧追不舍,濞逃至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东南),入保东瓯军。东瓯受汉收买,请吴王出劳军而杀之。。景帝遣去进攻胶西等四国之兵的栾布,率军进抵齐地(今山东)后,因四国之兵围攻临淄三月未克,兵疲意沮,汉军一触即溃。胶西王自杀,其他三王被诛。郦寄率军进抵赵地(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赵王迅即从西部边境退保邯郸城。郦寄率军围攻,七个月未克。栾布消灭胶西四王后,回师与郦寄合力攻赵,引水灌城。赵王刘遂城破自杀。

汉平吴楚七国之乱,在以主力直攻吴楚军的同时:另以两部兵力分别牵制赵国及胶西等四国的叛军并屯兵于战略要地荥阳,造成有利的战略态势;周亚夫坚壁疲敌、断楚粮道,作战指挥机动灵活,汉军得以全歼叛军。此战,加强了西汉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战后,景帝采取削减藩地及王国官吏等措施,诸侯王独立地位逐渐被取消。

0 阅读:5
君达看文物

君达看文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