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男子意外去世,妻子立刻抛弃2岁的儿子改嫁他人,30年后,女子得知儿子患癌去世,竟然找上门,要求继承儿子遗产。爷爷奶奶拿出遗嘱,说孙子已经把遗产留给了他们,可女子却说遗嘱无效,最终法院判决让人唏嘘。 谁能想到,一个30年前狠心抛弃2岁儿子的母亲,在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后,第一反应不是悲痛,而是急匆匆地找上门争夺遗产? 更讽刺的是,当含辛茹苦将孙子抚养长大的爷爷奶奶拿出孙子亲笔立下的遗嘱时,这位母亲竟一纸诉状将两位老人告上法庭,坚称"我才是合法继承人"。 这场发生在江苏的遗产争夺战,最终结果令人唏嘘——法律认可了这位母亲的继承权,而付出半生心血的爷爷奶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白眼狼"儿媳拿走孙子用命换来的财产。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江苏某地一场意外事故夺走了一个年轻父亲的生命,留下年仅2岁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 就在全家沉浸在悲痛中时,年轻的母亲做出了一个令人心寒的决定——抛下亲生骨肉改嫁他人,从此杳无音信。 被遗弃的孩子从此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两位老人靠着微薄的退休金和打零工的收入,硬是将孙子拉扯成人。 邻居回忆说:"那孩子特别懂事,初中就开始帮爷爷奶奶捡废品,大学靠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完成学业。" 命运对这个家庭格外残酷。就在孙子事业刚有起色,准备回报养育之恩时,却被诊断出癌症晚期。 弥留之际,他在公证处立下遗嘱,将全部财产留给爷爷奶奶。然而孙子去世后,消失30年的生母突然现身,以"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身份要求继承遗产,并质疑遗嘱效力。 "她30年没打过一个电话,现在倒记得自己是个妈了!"爷爷奶奶老泪纵横。 但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父母与子女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审理认为,虽然母亲长期未尽抚养义务,但并不丧失法定继承权;而孙子所立遗嘱因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必要份额,部分无效。最终法院判决母亲可分得一半遗产。 这一结果引发舆论哗然。网友评论更是一边倒:"养育之恩比不上血缘关系?""这种判决等于鼓励弃养"。 更令人心酸的是,据承办律师透露,两位老人已决定放弃上诉。"我们老了,折腾不动了..."这句话道出了多少隔代抚养家庭的无奈。 小双点评: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和离婚率上升,类似纠纷或将持续增多。 这起案件不仅拷问着法律与道德的边界,更警示世人:亲情不该是"需要时缺席,有利时现身"的功利选择。 而那些被至亲伤害的人,或许只能在法律之外,等待一个更公正的道德审判。 文中的这位母亲,即使获得了遗产,相信她的良心,终究会不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