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太离谱了,这难道就是美国自我纠正能力的伟大之处吗?先让市场嗨起来,再偷偷修正,然

太离谱了,这难道就是美国自我纠正能力的伟大之处吗?先让市场嗨起来,再偷偷修正,然后继续嗨,继续偷偷修正,这样美国就走在了永远伟大的路上,只是我们的经济学家每次都拿这些数据哐哐一顿分析,最后一修正,把他们给整不会了。   2025年,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修正让全球市场炸了锅,5月份新增就业人数从14.4万下调到1.9万,6月份从14.7万下调到1.4万,总共少了25.8万,远超市场预期。   这种大幅调整不仅让经济学家们晕头转向,还震动了股市和汇市,这是统计上的常规操作,但背后却藏着美国经济政策的复杂算计和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   非农就业报告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风向标,直接影响美元、股市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劳工统计局每月靠调查12.1万家企业和政府机构,覆盖63.1万个工作场所,来估算就业数据,因为数据收集复杂,初次发布往往不准,得靠后续信息调整。   2025年7月,5月和6月的就业数据被大幅下调,总共少了25.8万,显示就业市场几乎停滞,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1万和13万。   这种修正幅度罕见,引发了对数据可信度的质疑。   更关键的是,修正暴露了美国经济的疲软,尤其是制造业7月丢了7000个岗位,联邦政府部门少了1.2万。   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大搞高关税,对中国、欧盟等国加征10%到41%的关税,导致企业信心下滑,招聘放缓。   5月和6月的初次数据曾让市场以为经济还行,股市和美元一度上涨。但大幅修正后,7月新增就业仅7.3万,医疗保健和社会救助是仅有的亮点。   这让人怀疑,美国是不是故意用高数据安抚市场,为政策争取时间,特朗普政府还通过“部门效率办公室”裁减联邦岗位,同时指责劳工统计局数据“被操纵”,把经济放缓的锅甩给统计机构。   这种策略既稳住了国内情绪,又为后续调整争取了空间,但也让经济学家们分析得晕头转向,模型一改再改。   非农数据修正直接让市场坐了过山车,7月报告出来后,美元指数跌了0.8%,标普500指数波动加剧,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从30%飙到60%。   修正后的数据说明,美国就业市场在关税和高利率的双重压力下正在冷却,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预计只有2.5%,美国的高关税推高了商品价格,企业投资缩水,全球直接投资预计下降10%。   中国的出口企业尤其受伤,2025年第一季度对美出口跌了12%,越南、墨西哥等国的对美出口也因关税下滑,供应链碎片化加剧,更麻烦的是,修正后的低就业数据可能让美联储推迟降息,美元走强又压迫新兴市场的货币和出口,让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面对美国数据修正带来的市场动荡,中国得走多条路,加速经济多元化,少靠美国市场。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东盟贸易额涨了15%,对非洲的“一带一路”项目多了20%,显示多元化战略有成效。   靠内需顶住压力,2024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涨了7.2%,成了外部冲击的缓冲垫。   加大技术自立,尤其在芯片和新能源领域,2024年半导体投资涨了30%,目标是突破西方封锁。   美国非农数据的剧烈修正,表面是统计问题,实则是经济和政治博弈的缩影。   2025年,美国用“先乐观后修正”的套路稳市场,但也暴露了经济的脆弱性。   中国得靠多元化、技术自立和多边外交,在这场全球博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场较量,不仅考验美国的数据管理,也关乎全球经济的稳定。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