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5条虫子月入1.5亿,干出市值200亿公司,却多年不改8元诊费

九文说史 2024-11-08 01:48:4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吴以岭,靠“五条虫子”创下年入10亿的以岭药业,又因研制出“连花清瘟”声名远播。身为亿万富豪、医学界知名的“百亿院士”,他却从未改变一周出诊、诊费8元的习惯。是什么让他始终坚守医者初心?

家学传承,医者起步

1949年,吴以岭出生在河北的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当地小有名气的老中医,行医救人,以仁心济世为本。

吴以岭从小耳濡目染,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他年幼的心里渐渐埋下了一颗做医生的种子。吴以岭5岁起就跟随父亲认识各种草药,背诵中医经典。那时候,他还不识字,却能熟练辨识上百种药材。

13岁那年,吴以岭已经能背诵《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典籍,并能协助父亲处理一些简单的病症。这段成长经历,逐渐让他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世纪70年代,国家恢复高考,吴以岭通过努力考入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在大学里,他每天扎进图书馆和实验室,努力钻研中医基础和经典病例。

由于成绩优秀,他仅用了两年时间便修完了本科课程,随即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深造。在南京,他跟随著名中医药学家周仲瑛教授学习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在导师的带领下,吴以岭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中医治疗思路,尤其在心脑血管病方面展现出不凡的研究能力。

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河北省中医院,成为一名心内科医生,开始了自己正式的中医临床之路。

在河北省中医院的日子里,吴以岭每天接诊大量病患,并且遇到了各种疑难杂症。一次,一位因冠心病反复发作的老年患者让他记忆深刻。

那位老人已经尝试过各种药物,仍被心绞痛折磨着。治疗过程让吴以岭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中医虽然博大精深,却也需要创新和突破。

“五条虫子”的奇迹——通心络胶囊的诞生

这位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曾误服了蝎子药粉,症状竟然缓解了不少。这让吴以岭大为震惊,他开始深入查阅文献,发现中医古籍中确实有不少以虫类药材入药的治疗方法。

吴以岭意识到,或许虫类药材能够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上发挥独特作用。

他开始尝试将蝉蜕、鳖虫、全蝎、水蛭和蜈蚣这五种虫材按一定比例配伍,经过数千次实验与改进,终于在1992年研制出了“通心络胶囊”。

通心络胶囊问世初期,吴以岭便选择让患者免费试用,数百位患者的临床反馈都显示出明显的疗效改善。老年患者的血压不再波动频繁,血液循环得到显著改善,症状明显缓解。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活血化瘀、改善血液流通,迅速在患者中口口相传,被称为“救命药”。此药逐渐在心脑血管病患者中声名远扬,一些医学专家也开始关注到吴以岭的这项创新成果。

随着通心络胶囊的疗效不断被验证,吴以岭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1992年,他毅然辞去“铁饭碗”的医院工作,筹集10万元创立了以岭药业,专注于通心络胶囊的生产和推广。

这一年,43岁的吴以岭从医生转变为企业家,开始将自己的医学研究推向市场。2000年,通心络胶囊的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

短短几年间,吴以岭靠“虫药”打响了以岭药业的第一枪,带领公司逐渐走向全国,并成为中药行业的翘楚。

非典到新冠,“连花清瘟”的崛起之路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全国上下都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中医药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吴以岭敏锐地意识到,中医在治疗瘟疫和传染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带着对中医药的信念,他迅速组建团队,开始从《内经》等经典医书中寻找治疗外感热病的配方灵感。

他筛选出连翘、麻黄、炙甘草等清热解毒、宣肺泄火的中药材,进行科学配比,成功研制出“连花清瘟胶囊”。

这款药物问世后,迅速被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在缓解患者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方面表现出良好效果。

非典疫情平息后,连花清瘟并未停产,而是继续用于感冒和流感的防治,逐渐在感冒药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吴以岭在药品研发上坚定的信念,使得连花清瘟成为国内外用户的健康选择。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连花清瘟胶囊再一次被推向前线。

国家卫健委将连花清瘟列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连花清瘟凭借其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和抗炎效果,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

此时,连花清瘟胶囊不仅在国内市场需求急增,还出口到欧美等多个国家,成为抗击新冠的重要辅助药物。

吴以岭与团队不分昼夜地调整产能,以岭药业的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运转,确保药品供应。他们还向湖北武汉、意大利等疫情严重的地区捐赠药品,为全球抗疫做出贡献。

国际医学界也逐步认可中医药的价值,连花清瘟被多个国家纳入抗疫物资清单。对于吴以岭而言,这不仅是企业的胜利,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一次巨大突破。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吴以岭感到中医药的广阔前景。他提出了“中医药现代化”的理念,认为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结合,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病症。

他的努力不仅让连花清瘟成为广为人知的“抗疫明星药”,更让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尊重与认可。

2011年,以岭药业成功在A股上市,成为国内第一批中药企业上市公司之一。随着通心络和连花清瘟的市场需求增长,以岭药业的收入快速攀升,吴以岭成为当之无愧的“院士首富”。

上市后,公司发展迅猛,他先后投资建立药理实验室、中药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以保证药物质量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连花清瘟、通心络成为其公司收入的核心支柱,为公司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企业壮大的过程中,吴以岭不断将管理职能移交给下一代。他的儿子吴相君从一线做起,担任多家子公司负责人,逐步熟悉企业管理。

女儿吴瑞则担任副总经理,负责财务和法务管理。2023年,74岁的吴以岭正式将公司交给儿女,自己退居幕后,专注中医药研究和出诊。

这种家族传承的模式,让以岭药业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步伐,也为吴以岭的“中医药事业传承”奠定了基础。

尽管成就显赫,吴以岭始终坚持每周出诊,不变的诊费仅为8元。许多患者甚至不知他是公司董事长、A股上市公司创始人,只当他是个普通的医生。

结尾

吴以岭多次被问及为何收费如此低,他总是微笑着答道:“医者的本分是治病救人。”对他而言,帮助病人缓解痛苦、解除病症比财富更重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九文说史

九文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