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城下。崇祯皇帝已经意识到自己无力回天了,就在其绝望之际,突然想起刘伯温临终之际曾经留下一个锦囊,并言明“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开启”。
“莫非刘伯温早已算出朕的这一劫,特意留下锦囊妙计?”崇祯想着,立刻命人找来锦囊。
结果打开一看,崇祯傻眼了。只见里面有一幅绢画,画着一个身穿龙袍之人,在山中自缢。
“天意,莫非天要亡我大明?”崇祯此时心灰意冷,缓缓走向煤山,他打算如画中所示,在煤山结束自己的一生。
临终之际,崇祯怒吼道:“大明之亡,非朕之过,都是陈演害的。陈演不死,朕心中怒火难消。”
那么这陈演又是什么人,为何能让崇祯皇帝如此动怒呢?崇祯为何说大明之亡,全怪陈演呢?
小人物的逆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演都只能混迹于翰林院。翰林院这地方,属于清水衙门中的清水衙门。不仅没啥实权,而且俸禄也少,属于很多人不愿意待的清苦之地。
但凡有点本事的人,早就调到其他部门,或者干脆外放为官了。前者要实权有实权,要地位有地位,后者好歹不缺银子。
可是陈演在翰林院待了几十年,硬是没能离开,足以看出其能力有多么欠缺了。
他也试图往上爬,恰好“九千岁”魏忠贤权倾朝野,陈演自然想要攀上魏忠贤的高枝。他东拼西凑了一笔银两,送到魏忠贤府上,结果对方压根不收。
魏忠贤的意思很直白,他看不上陈演这点银子,更看不上陈演这芝麻小官。他“九千岁”门下,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收的。
陈演那叫一个欲哭无泪,怎么送银子还有人挑三拣四的?
不过这次陈演也是豁出去了,既然这银子魏忠贤不收,那他就送给其他宦官。
虽然魏忠贤现在得势,在宫里可谓是呼风唤雨。但是依然有些宦官与他不对付,这些人虽然无力撼动魏忠贤的地位,但是魏忠贤也拿他们没办法。
这些人也需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因此对于陈演的“示好”,他们立刻笑纳了。
陈演怎么也没想到,这迫不得已的一步,却成就了他的未来,使得他扶摇直上,直至成为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崇祯皇帝继位后,便开始着手铲除魏忠贤及其党羽。一时间,朝堂上空缺出许多位置。而陈演被崇祯皇帝视作不依附魏忠贤的“忠臣”,委以重任。陈演得以升任礼部右侍郎。
礼部乃六部之一,右侍郎的地位仅次于尚书与左侍郎,已经属于朝廷大员的范畴之内了,可以参与朝堂上的决策。
这对于长期担任闲职的陈演来说,无异于咸鱼翻身。
而这背后,除了陈演没有依附魏忠贤外,还离不开宦官的帮助。虽然魏忠贤不在了,但是崇祯皇帝依然要依靠宦官,毕竟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他信不过。
而陈演依附的那群宦官,因为此前与魏忠贤不对付,得以重用。在他们的举荐下,陈演才得到破格提拔,进入朝廷中枢。
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陈演还能走得更远,直到位极人臣。
被崇祯寄予厚望的内阁首辅尝到了甜头的陈演,与宦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方面,陈演不断给宦官们送去银两;另一方面,宦官们也希望朝堂上有人替他们说话。
因为以上种种,宦官们对于陈演的帮助可谓是不遗余力。比如陈演能坐上内阁首辅的宝座,宦官们在其中就出力颇多。
崇祯皇帝这人,性格古怪多变,疑心病还重。跟他奏对,谁都不知道自己那句话会说错,然后触了皇帝的霉头。
因此,不少大臣因为说错话而被治罪,甚至罢官。
但是陈演却从没说错过一句话,究其原因,他每次都能事先知道崇祯皇帝的所思所想。因为宦官们会定期将崇祯皇帝在想些什么如实相告。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演的同僚多多少少都犯过错,因此被治罪。唯独陈演从未出错,加上宦官经常在崇祯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使得他的仕途十分顺畅。
在当上礼部右侍郎两年后,陈演便晋升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一年后,加封太子少保,改任户部尚书、英武殿大学士。
此时的陈演,已然成为朝中举足轻重之人。期间不断有人弹劾他,但是全都被崇祯皇帝给压下来了。因为,崇祯皇帝觉得陈演就是他匡扶社稷的栋梁之材,决不允许任何人为难他。
崇祯皇帝经常在上朝的时候突然问大臣们一些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考校大臣们,看看他们的临场发挥能力。
然而大多数大臣对于皇帝的问题,要么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要么就说回答令其不满意。唯独陈演,每次的回答都能滴水不漏,很符合崇祯皇帝的心意。
当然,这并不是说陈演有啥真本事,只不过是他事先知道考题罢了。这考题,自然是宦官们实现透露给他的。
一个大臣,表现出色,又处处符合圣意,哪个皇帝不喜欢?于是,陈演坐上了内阁首辅的宝座,成为了大明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庸才,有时候比奸臣更误事崇祯皇帝对于陈演可谓是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力挽狂澜,挽救大明于危局之中。可惜崇祯皇帝看走眼了,陈演可谓是无才无德。
此人平庸之际,素无建树。要不是当时的特殊情况,即使有宦官相助,他也绝不会连连高升。
他此前做侍郎,做尚书的时候,尚且能糊弄过去。当他当上内阁首辅后,其能力的匮乏就体现出来了。事实上,崇祯皇帝有两次机会能挽救危局,可惜都因为陈演而错失良机。
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并缓缓向京师方向进军。沿途明军望风而降,州县官吏更是开门献城。
一时之间,朝堂震荡。崇祯皇帝第一次感到了恐惧。虽然此前清军也曾兵临城下,但是对方毕竟兵力有限,且没有后援,待不久。反观李自成,对方原本就是中原势力,且手握重兵。其对于明朝的威胁远超当时的清军。
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撤离京师,到达南方后再从长计议。到时候清军与李自成必定大打出手,互相消耗,最终明朝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这一点,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明白。
只不过大臣们都不敢提及此事,毕竟此前就有人因为类似原因被治罪处死的。
结果,还是驸马都尉巩永固,仗着自己是皇帝的亲戚,找到崇祯皇帝,劝说道:“陛下,李自成势大,为今之计,只有撤离京师,才能保全朝廷,保全陛下。”
崇祯皇帝闻言,有些心动了。毕竟谁嫌命长呢?于是他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结果,陈演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直接表示反对撤离京师。并且还搬出来了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社稷死”的祖训。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崇祯皇帝只得作罢。
其实,陈演说的那些都是场面话,他真正的用意是保住自己的家产。古代的家产无非两种,一种是银子,另一种则是地和房子。
陈演的田地和房子大多在京师一带,他自然舍不得抛弃这些家产离开。这才是他第一个跳出来的原因所在。
后来,随着李自成的大军不断逼近,满朝文武都慌了神。既然撤离京师已经来不及了,那就只能靠实力与李自成硬碰硬了。
但是京师禁军的战斗力,他们心知肚明。这些人,唬唬人还行,真要打起仗来,一触即溃。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有人提议召吴三桂前来勤王。
毕竟吴三桂率领的关宁铁骑乃是当时明朝最精锐的力量,配合坚固的城防,硬是让清军无法越过一步。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了。然而这事情刚在朝堂上提出,就遭到了陈演的强烈反对。
当然,以陈演当时的地位,根本不需要他说什么。只需一个眼神,一群小弟就为他冲锋陷阵。
在崇祯皇帝看来,是群臣大多反对此事,而实际上真正反对此事的是陈演。陈演反对此事的原因也很简单,万一吴三桂解除了京师的危局,势必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如此,他自然不希望吴三桂驰援勤王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陈演的水平有多低。都这个节骨眼了,还想着争权夺利,命都快没了,要权势有什么用?
最后,还是崇祯皇帝受不了了,下旨让吴三桂勤王。可是已经晚了,战机稍纵即逝,何况都过了好几天。吴三桂还在半道上,就接到京师城破的消息。
正是因为陈演,才使得崇祯皇帝错过了两次机会,最终导致明朝的灭亡。
误国误民,下场凄惨李自成入主皇宫后,陈演立刻称臣,并拿出四万两白银,献给李自成。李自成一看陈演如此“懂事”,特意下旨,不许为难他。他也成了当时的明朝遗臣中,少有的没被用刑之人。
陈演对李自成一个劲地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恰好李自成当时志得意满,因此很受用。陈演也因此得到李自成的器重。
原本,陈演还指望能在李自成这里混个一官半职。谁知仅仅过了一个月,李自成被吴三桂与清军大败。李自成在退回京师后,第一反应就是将明朝遗臣处死,以防这些人又投奔清军。而陈演便在其中。
陈演误国误民,害得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朝也因此灭亡,可谓是明朝的掘墓人。而他最后的下场,可谓是死有余辜。一个人平庸不是错,但是如果平庸却身居高位,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庸人误国,绝非说说而已,陈演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切。
参考资料: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