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卢泓言 ,作者孩子回家
好几年没回老家了,这次过年回来,我身体里每一个毛孔都知道,互联网统治了老家老人的生活。一进屋看到各个角落都摆满各种瓶瓶罐罐盒子,一问都是电商平台上淘来的东西,老人穷了大半辈子,有吃不饱的记忆,习惯了在家里收藏东西,什么都舍不得扔,这些大部分是塑料制品,加上西南地区阴湿的天气,屋里散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进了我们的房间,一股味道更大,四下翻找,才知道是电热毯。因为我们回来,老丈人特地在一个电商平台上“红豆”旗舰店买的电热毯,还不便宜,99块,发出一股浓烈的刺鼻味道,老丈人老丈母却说闻不太出来,可能是年纪大了,嗅觉味觉退化。我们在APP上退货,结果这个店铺上的所有商品都已经清空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e3e46491276c7ab05d1aa9e2343a818.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e75e1dcfb695d0b026ec70a05c4d7d1.jpg)
没电热毯,就用热水袋,开水灌进去,一股塑料味就冒出来,拜托,一块钱一个的外卖饭盒装上出锅的热菜也不会有塑料味道。不敢用,就从柜子里找了几床被子出来,同样的,还是一股刺鼻,你在商场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的被子绝不会有这种味道。我问一个家里开过厂的朋友,他给了一种说法,这种味道是在制作过程中用到的一些化工添加剂,如果是大牌正经渠道,一定会清洗才出厂,但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就不会,因为要用大量的水,并且废水要先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都是成本。现在大家拼低价,只要便宜一毛,流量就是你的,卖出去再说,谁还会花钱清洗,相当于厂子把环保成本向每家每户转移了。以前的污染源就是制造厂的那个排污口,可以集中监督,而现在污染源转移到了每家每户,做到这个的是我们伟大的电商平台和物流渠道。互联网一直在吹大数据,千人千面,以前听说买机票会被价格歧视,一旦识别到是时间金贵又有钱的主,就给他涨价,现在我怀疑,如果识别到住在小地方的老人,会给他们推荐不容易分辨真假好坏的高风险产品。千人千面还有一个副作用,当一个人买到假货抱怨的时候,另一个人觉得他在说谎,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东西。然后也加了老人们的群,这里面他们每天都在转发一些短视频,比如今年过年不能吃猪肉,因为猪肉被污染了,比如贴春联必须在要在某个时间段里,早了迟了都不吉祥,比如打着川普的招牌说一些危言耸听的话,比如装一个老中医讲一个可以治百病的诀窍,而且这种诀窍基本上天天都有不重样。一句话,全是谣言骗子精神病。我们在老家的老人每天都被我们伟大的互联网统治着,低价电商负责给他们的身体下毒,短视频负责给他们的脑和心下毒。互联网尊重老人吗,他们身心都虚弱,也没什么抵抗力,声音最少被听到。社会给他们工作几十年的回馈就是两三千的退休金,而正因为这几千块被盯上了,要想方设法的把这些钱从他们手里弄走,先给他们洗脑,再卖各种假冒伪劣给他们。很多人过年回老家,我强烈建议大家做两件事情,第一,去看看你们父母的手机,装了什么app或者小程序,他们买了什么,在看什么,转发什么,给谁打赏了,因为什么在激动。看看里面藏了多少妖魔鬼怪。第二,去清理一下你们父母平常买的那些东西,尤其是接触皮肤的纺织品,跟厨房相关的塑料制品,电器,还有吃的东西,你们可以闻一闻什么气味,看一看是不是三无产品,照着上面的电话打过去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如果你不缺钱,最好送到质检机构去检测一下,结果有什么状况,可以直接跟我联系(微信 chengl)。这一次过年回家,把所见所闻跟很多事情窜在一起想,我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互联网是传统道德文化的天敌。以前有个电影叫《榴莲飘飘》,秦海璐因为这个电影成了影后,讲一个戏剧学院毕业的女生到香港去做小姐,挣钱,回到东北老家之后再过正常人的生活。一个人在生人世界里做坏事,但回到熟人世界还能从良。但今天她不需要去香港了,每天凌晨两点在自己的家里对着手机、打开滤镜就可以直播,给他打赏的可能就有邻家大叔,大家白天见了面装作不认识。互联网已经用生人世界瓦解了熟人世界。在瓦解了传统道德文化之后,笑贫不笑娼,那所有人为所有人服务的互联网,其实就是所有人给所有人下毒。所以互联网也成了公权力的大麻烦。我们以前依靠公权力来监管坏人,但前提是依靠多数人的支持去收拾小部分的坏人,因为公权的力量是多数人给的。我记得很清楚,1996年刚刚上人民大学军训的时候,有一天列队,我发现很多人在吃花生,我就问你们怎么吃花生,有个人就得意洋洋的跟我说,我已经把花生分给大家了,法不责众,就安全了。没有互联网之前,因为地理的限制,这个世界是分成很多部分,连不成一个整体,但在互联网上基本所有人连到了一起,如果大部分人都从一件事上获利,或者被洗脑,那还怎么管。前几年的大监管,比如整顿教培行业,反垄断导致股价下跌,因此引起多少人骂街,这还仅仅是触动一小撮人的利益,如果有些事情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人从中获利,那还怎么管。有人会说,难道别人给我下毒,我还会不知道?说对了,有科技帮忙,别人给你下毒,你真的可能不知道。在没有化肥农药添加剂之前,我们吃到的米就是米,肉就是肉,奶粉就是奶粉,那个做不了假,所见即所得,但有了化肥农药添加剂的帮忙,我们吃到的肉没了肉味,牛肉可能是鸭肉,嫩肉可能只是加了嫩肉粉的老肉,辣椒可能是苏丹红,奶粉可能是三聚氰胺。比如我的老丈母老丈人,他们已经闻不到那个刺鼻的气味了,而且即使闻到了,因为这个东西更便宜,能省几块钱,他们也不会主动去追责,反倒觉得占了便宜。更不用说短视频,有了滤镜,你对面那个美女可能是个黄脸大妈。那些人是对症下药的天才,不管你害怕什么、喜欢什么、愤怒什么,只要你还是个普通人,有情绪,他们都可以制作出对应的谎言喂给你,你完全不觉得那是毒,反而觉得那是良药,是朋友。要做出来一个热水袋一个电热毯,还需要机器设备,还是一小撮人能做的,但要录制一个短视频散布一个谣言或者一种情绪出去,却是很多人可以做的,这个卷进来的人太多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网。在没有互联网之前,人是生活在一个熟人的氛围里面,你是不好意思给熟人下毒的,也是不敢,因为他明白过来会找到你算账。一个人中了毒,其他人会指出来,在熟人社会里人依靠着亲戚、朋友、同事来抵抗那些毒。你可以很容易的骗过一个人,但没可能骗过所有人。但互联网是一个生人社会,下毒是没啥负罪感的,在论坛里、在大群里、在微博上、在算法里,没人会对另一个人负责。手机就是一个小黑屋,我们每天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看的那些东西,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还有很多同样中毒的人在一起,或者就是纯粹的机器人假装跟我们在一起,我们就以为很温暖,很安全,然后很勇敢的跟身边的熟人争吵,甚至反目成仇。互联网平台本来应该是生人社会的守门人,把骗子卡住,可评论可以造假,销量可以造假,排名可以造假,平台的竞价排名其实就是你给我钱我帮你造假,很多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可以合法造假。生人社会发展到最后就是海盗社会,海盗怎么活人就怎么活,海盗就是人跟人之间完全是抢和被抢的关系,反正今天能抢就抢,明天再说。我不是说真有海盗,毕竟有法律有警察,我是说这些在生人堆里拼命又下毒又洗脑的人。记得有个朋友转过一个“奥巴马”的视频,他是这么说的: 用足够多的垃圾信息去扰乱一个国家的舆论场,问足够多的问题,散步足够的谣言,植入足够多的阴谋论,使得他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既不相信领导人,人们彼此也不再信任,觉得不再可能找到真理,游戏就赢了。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可能是AI合成的“奥巴马”都做不到的事,自媒体竟然做得完美。他们不想叛国,他们只是想挣点钱,科技+自由市场,帮他们办到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人与人之间不再信任,是对人类的一次降维打击。说远了,不说那么多了,我也不想讲大道理,其实就是关心在老家的这些老人,我们必须做一点实际的事情出来。
-RAtDotL-
你是开实体店的?生意不好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