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的时候,邓艾都带兵来到成都城下了,后主刘禅就投降了,这么着蜀汉政权就没了。转过年来,蜀汉那些君臣都被弄到洛阳去了,这当中就有蜀汉最后一任“丞相”樊建。诸葛亮去世之后,丞相这个职位就不再设立了,不过尚书令的职权跟丞相差不多。那樊建作为蜀汉最后一任“尚书令”,他到底是个啥样的人?他又有着怎样的经历?
樊建,字长元,是荆州义阳人,他和魏延、董厥这些人都是老乡,都属于荆州集团。诸葛亮当丞相的时候,樊建就在丞相府里做掾史,后来升成典军书记了,还跟着诸葛亮去北伐。这么说来,在诸葛亮掌权的时候,樊建就一直是丞相府的“秘书”。251年的时候,樊建以校尉的身份去东吴出使,可他没见到孙权,为啥?因为那时候孙权已经病得很重,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孙权让诸葛恪去接待樊建。完事儿后,孙权就问诸葛恪:“樊建跟宗预比起来咋样?”诸葛恪回答说:“樊建的才学见识比不上宗预,不过高雅的性情要超过宗预。”樊建回到蜀汉之后,官运亨通,官越做越大。先是当上了侍中,后来又取代董厥,成了尚书令。但那时候宦官黄皓一手遮天,专权得很,“大臣们都只能维护着局面,没一个能纠正过来的”。樊建也没辙,改变不了这个情况,就只能顾好自己,“不和黄皓往来交好”。
264年的时候,蜀汉亡了,董厥和樊建这俩蜀汉的旧臣就到洛阳去了。在招待他们的宴会上,司马昭专门安排人演奏蜀地的乐舞。樊建他们,心里难受得很,特别悲伤。可刘禅,就跟没事人似的,还谈笑自若,这就有了“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后来,司马昭对蜀汉那些旧臣都进行了封赏,像“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都被封成列侯”了。
同一时间,樊建被封作相国参军,摇身一变成了司马昭的高级政治顾问,就在同年秋天,还兼着散骑常侍这个职务。265年的时候,司马昭因病去世了,他儿子司马炎把皇位给篡夺了,建立起了西晋政权。樊建在西晋也有任职,司马炎封他为给事中。给事中这职位,级别虽说不怎么高,可却是皇帝身边的人,主要负责“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就相当于是皇帝身边的“顾问”。
264年,这是蜀汉灭亡后的第二年,蜀地出了个“钟会之乱”。在这期间,邓艾被弄死了,他家的人也被流放了。邓艾可压根就没造反,这就是个冤得很的案子,但是一直都没人敢出来喊冤。有一回,司马炎向樊建打听诸葛亮治理国家的法子。樊建就说:“听到不好的事儿肯定改,也不把过错当荣耀,赏罚都讲信用,连神明都会被感动。”
司马炎听了很是认同,就说:“好!要是我能有这样的人来辅佐我,哪会像现在这么累!”樊建马上磕头说道:“臣私下里听到大家都在议论,都说邓艾是被冤枉的,陛下您知道却不管,这难道不就是冯唐所说的‘就算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也不能任用’的情况吗?”司马炎笑着回答:“我正打算弄清楚这件事,你这话倒是提醒我了。”于是,晋武帝司马炎就下诏书,给邓艾平反了。从这儿就能看出来,樊建在西晋也挺受皇帝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