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下葬,封闭地宫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些工匠是怎么出来的?

猫眼观史 2024-11-30 11:53:11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皇陵地宫修好了咋关门,最后那工匠又该怎么出来呢?

古代那些皇上,修墓时总要找一堆手艺好的工匠,墓里再设一堆机关陷阱,防着盗墓贼。

可传闻这些工匠,日后却难以活命。

那他们真的就跑不掉了吗?会不会人家早就留了一手,挖个暗道或者做个假门,最后溜之大吉了?

咱们可千万别小瞧古代工匠的智慧。即便是在地宫那样阴森森的地方,他们也能给自己留条后路。

考古专业人员称,工匠们往往会给自己修建一条逃生通道,藏在角落或者隐蔽处,等地宫一封,他们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撤出去。

举个最让人拍案叫绝的例子,就是唐代乾陵。

唐代很多陵寝的地宫封闭进程,不是一次性的,得分阶段来。工匠们每干完一阶段,就撤出去喘口气,等下一阶段再进来接着干。

这方法,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又给了工匠们喘息的机会,实在是高。

而到了即将收工时,工匠们在地宫入口会添一块数吨重的巨石,上面还搞了些机关,一关上,外面的人就别想进来了,看起来确实是完全封闭了。

可工匠们呢?他们有内部的机关,想开就开,想撤就撤,跟玩似的。

考古发现还告诉咱们,有些陵寝的地宫入口,那假门、暗道多得是。这些玩意啊,不光是给盗墓者挖坑的,更是工匠们的救命稻草。

一旦地宫封闭,他们就能通过这些假门暗道,悄无声息地溜走。

说到自然地形,工匠们那更是用得溜。山体裂缝、地下河流,这些看似凶险的地方,也同样是他们的逃生通道。

只要摸透了地形,那地宫对他们来说,就跟自家后院一样熟悉。

不过啊,也有那么些朝代,为了防止工匠泄露秘密,会干出灭口的勾当。但这事吧,它不长久。

为啥?灭了口,工匠们谁还愿意给你干活儿啊?再说,也难保没漏网之鱼啊。

再看看《明史》中记载的,明十三陵的工匠,真是把机智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在地宫里头搞了些复杂的机关和陷阱,不光防着盗墓者,还给自己撤离时加了层保护,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且,古代皇陵工匠还很注重分工,每个工种都只管自己那一摊儿。

这样一来,谁也别想摸清整个陵寝的底细。工匠们既能安心干活,又能保证自己撤离时不泄露秘密。

最后咱们来说说,那些故意留下的未完成工程或者错误设计。这一招,可真是够损的,但也是够聪明的。

工匠们利用这些迷惑未来的盗墓者或者考古学家,同时也给自己撤离找了个好借口。这样一来,即便是地宫封闭了,他们也能堂而皇之地撤出去,谁也说不出啥来。

而且,工匠们往往把逃生通道、地形与机关陷阱并用,既能保密,又能保自身,他们还是很有安全感的。

0 阅读:29

猫眼观史

简介:文史专栏作者,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