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19世纪初拿破仑在欧洲就是战神一般地存在,当时整个欧洲除了东边的俄罗斯和隔海相望的英国以外,其它地区都被法国吞并,欧洲合众国差一点提前200多年就实现了。大家都知道,拿破仑是栽倒在俄罗斯手里,俄罗斯凭借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无限纵深和冬将军最终拖垮了他们。但假如当初他能做到这一点,要想取得胜利是易如反掌的。
方法很简单,利用政治手段,把俄罗斯的统治者和人民分化开,重点打击前者,而对后者进行笼络和安抚,为己所用。如果这样的话,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说不定历史就重新改写了。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1812年不可一世的法皇拿破仑借口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破坏《提尔西特和约》,率军60万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境,企图一战定胜负。在此之前,由于拿破仑在战场上一再战胜强敌,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沦为了拿破仑的保护国或附庸国,他的亲属或将领分别统治着这些国家,拿破仑帝国盛极一时。这一次侵俄,拿破仑也觉得会像往常一样,经过若干场重要的战役,全歼俄军,逼迫亚历山大签订城下之盟,整个战争估计几个月内结束,根本不会拖到冬天。
谁知俄军在巴克莱指挥下坚壁清野、避免决战、一路后撤。拿破仑一直在后面追击幽灵一样的俄军,弄得疲惫不堪就是寻歼不得,就像是重拳打在棉花上,有力使不出。这个时候,法军的后勤补给线越拉越长,战事有拖到冬天去的可能,这对法军是相当不利的。
这时的拿破仑也是一筹莫展,只能被俄军牵着鼻子走。他当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军事以外的办法,只想着亚历山大会在某一个时候突然向他屈服,就这样一拖再拖,最终被俄国人的坚强意志和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给拖垮了。我们假设战争一开始拿破仑就颁布《解放农奴》的宣言,那对双方战场上的形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既然要解放农奴,就要采用政治与军事并重的策略。法军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被征服的人民当战利品一样对待,要像正常的法国公民一样,解除他们身上原有的封建契约,恢复他们的自由,分给他们土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让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超过以前。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觉得跟着法国人走有奔头,才会在俄国社会产生链式反应,让更多的地区脱离俄国的控制。如果达成了这样的局面,法军就不用四处出击,俄罗斯内地的革命浪潮就能把沙皇专制政府吞没。
列宁曾经说过:“俄国是各民族的大监狱。”现在有人把他们从监狱里放出来,他们能不欢迎吗?说不定俄罗斯的广大人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甚至于拿破仑连兵源都不缺了,后勤也有保障了,击败亚历山大只是个时间问题。
不过话又说拐回来了,即使沙皇政权被推翻,公民意识和民族意识觉醒的俄罗斯人民会建立一个新政府,如果拿破仑能和新政府平等相处还好,如果还想把新俄罗斯当成是附庸国,俄罗斯人民还是会起来反抗的。这时,拿破仑的上策就是与新政权达成一个长期的和平条约,以便腾出手专心对付英国。
我们这样分析,不是为了宣扬战争,而是通过战争发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正义的一方才有取得最后胜利的可能。拿破仑之所以输掉战争,和他企图奴役、压迫其他民族有关,这就是邪不压正的道理吧。
图/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