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拥有36个博士学位,但跟他一比就是妥妥的“学渣”,他是谁?

沐语纪文史 2024-06-07 11:41:14

文 | 瓜田李的猹

编辑 | 沐语纪史

1925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建立,聘请了“四大导师”,成为传唱一时的佳话。

其中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的名字耳熟能详,唯独最后一位,最年轻,也最声名不显。

可名字虽不响亮,但学识却货真价实。

他能讲30多种方言,精通8国外语,闲来无事写了一篇只有96字的短文,却被誉为“百年内无人能超越”。

胡适与他是好友,两人又经常比较,在名头上,胡适稍胜一筹,36个博士学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胡适却自觉不如此人,与朋友谈天时,也对其推崇备至,称其各方面都称得上是“第一人”。

一次考试中,此人的成绩更是吊打胡适,将胡适衬托成了一个妥妥的“学渣”。

他就是被称为“民国第一鬼才”的赵元任。

在民国那个能人辈出的时期,文学巨匠各显神通,为何唯独赵元任,能让胡适心甘情愿的称之为“第一”呢?

语言奇才赵元任

赵元任是名门望族出身,是清朝“乾陵三大家”之一赵翼的世孙。

赵翼的名字也许很陌生,但他的一首诗却是耳熟能详,诗的后两句还经常被名人大家拿来引用。

这首诗名叫《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除了祖上,赵元任的祖父是知州、父亲是举人,母亲也是大家闺秀。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赵元任从小生活自然无忧无虑,他在祖父做官的衙门长大,有专门的保姆照顾,有长辈家人的疼爱。

不过赵元任却并不因出身好而骄纵,反而懂事好学,为人和善。

优秀的基因,也让赵元任学什么东西都很快,尤其在语言方面,赵元任有独特的天赋,他一周能学会一种方言。

家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女眷,姨妈教他常熟话,伯母教他福州话,他还从保姆那里,学会了说北京话和保定话。

她们潜移默化影响着赵元任,才三四岁,他就咿咿呀呀能说好几种方言。

小孩子天性爱玩,赵元任也不例外,会的方言很多,他就用方言背四书五经,在大人面前一顿显摆,赢得不少夸赞。

最厉害的是,在一次宴会上,赵元任用8种方言和宾客聊天,大家亲切之余,都感觉这个小家伙不一般。

后来长大了,赵元任还用方言帮助过刘半农,只不过刘半农有点欲哭无泪。

那时候,刘半农想编写一本中国“骂人专辑”,于是就在北京某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

内容就是征集各地的“骂人语言”,恰好文章被赵元任看见了,这是他的专长。

放下报纸,赵元任当即就跑到了刘半农的宿舍,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将刘半农好一阵“痛骂”。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链接已附文末

骂的过程中,周作人也赶来凑热闹,用绍兴话加入骂局,刘半农听的难受,但为了做学问,只能忍着。

除了语言方面,赵元任在其他方面也丝毫没有落下,而且他的天赋实在恐怖,连胡适都自愧不如。

将胡适衬成学渣

赵元任兴趣广泛,什么都爱学一点,关键是还能学精。

在南京江南高等学堂上学时,他跟着国学大事吕思勉学历史,之后又跟着美国人学英语、物理,同时他还选修了德语。

优秀的人,其实要比常人更努力,赵元任就是这样。

学习之余,他也研究音乐、天文、戏剧等知识,有一段时间,他还自己搞发明。

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赵元任却不是一个书呆子,情窦初开的年纪,他还学着在日记中记录自己对喜欢之人的情感。

时光飞逝,赵元任成长着,思想也不断变化,当时国内新思潮涌动,很多年轻人希望能去国外看看,他也不例外。

1910年,赵元任期待的机会到来了,当时清华宣布招选一批公费留学生,只要通过考试,就能拿着“庚子赔款”去美国进修。

消息很快引爆了社会,无数青年前仆后继来参加考试,不乏一些有实力的青年,竞争十分激烈。

赵元任也想试一试,他开始根据考试内容做准备,但时间仓促,只给他留了三个月的时间。

但天才就是天才,赵元任从小打下的基础十分牢固,即便准备不多,但他依旧在一众青年中摘取了第二名的桂冠。

而坐在最前排的胡洪骍,很出名的青年才俊,却只考了第55名。

后来这个胡洪骍做学术,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大为震撼下改了名字。

他取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哲理名言,改名为“胡适”。

也正是因为这次考试,胡适很佩服赵元任的学识和才智,两人成了好朋友,一块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修习。

接触多了,胡适更加觉得自己小看了赵元任,他仿佛一个知识海绵一样,什么都懂,也什么都能学会。

这让胡适第一次觉得自惭形秽,和赵元任比起来,自己简直就像一个“学渣”一样。

因此,在胡适成名之后,有人问他同一批留美学者中最厉害的是谁,胡适总是说:“赵元任是第一”。

也就是所谓的:每与人评论留美人物,辄推常州赵君元任为第一。

信息来源:凤凰卫视,链接已附文末

写96字文章,百年难以超越

在康奈尔大学期间,赵元任也大放光彩,考试时取得了三个满分和一个99分的傲人成绩,这在康奈尔大学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最优异的成绩。

只要看过赵元任的履历,谁都无法相信,一个人能有如此大的精力,在多门学科上都有所造诣。

赵元任在康奈尔修习数学系,毕业后他又读完了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而后又回到康奈尔大学教授物理学。

1920年回国后,他在清华担任心理教授以及物理讲师。

一年后,赵元任又远赴哈佛研究语言学,同时担任中文系教授,此外,他还是一个音乐大家。

在教学期间,他还曾当过英国哲学家罗素的翻译。

虽然涉猎广泛,但赵元任却对自己的喜爱毫不敷衍,学音乐,他就节衣缩食买钢琴,潜心钻研谱曲,还买来很多西洋乐的书籍观看。

学科学,他就省吃俭用,拿自己的钱和同学们一块创办《科学》月刊,自己则不辞辛苦,亲自撰写、编辑稿件。

他可不是心血来潮,《科学》月刊不仅激发了华人同学的科学热情,还引来了爱迪生的关注,还亲笔写信祝贺赵元任。

学贯中西、精通文理,赵元任是当之无愧的奇才。

但相比起这些,赵元任奋斗一生的,还是和自己渊源颇深的语言学。

关于语言,赵元任还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故事。

赵元任的世祖赵翼,诗出名人不出名,赵元任也一样,他有一篇文章,不少人或许都见过。

这篇文章总共只有96个字,但却拯救中国的汉字于水火之中。

文章最奇特的地方,就是同音不同字,通篇只有一个读音,文章叫《施氏食狮史》。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1931年,学术界有一种说法,汉字艰难晦涩,拉丁文简单易懂。

这种情况下,很多接受了新思潮的学者都推崇学习简单的拉丁文,希望通过字母组合来代替汉字。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汉字博大精深,代表中华民族的独特性,一场汉字拉丁化大战在文化界展开。

就在此事争论不休时,赵元任默默写下了这篇奇文,汉字得以拯救,文章也被世人认为100年内无人能超越。

赵元任对语言的研究和运用,简直出神入化。

而赵元任之所以能心无旁骛的做学问,其实离不开一个女人,那就是他一生的挚爱杨步伟。

学霸的神仙爱情

赵元任的夫人叫杨步伟,比他大三岁,是一个丝毫不输赵元任的奇女子。

杨步伟是黎元洪的侄女,从小就接受新式教育,上女校,出国读书,年仅20岁就成为了女校校长。

同时,杨步伟还是一个医学博士,拥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医院。

这样的女子,或许也只有赵元任能与之同肩而行了,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亲戚家,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见面第二天,杨步伟就表明心意,再次邀请了赵元任,而且还把家里包办的婚姻解除了。

赵元任也是,认识杨步伟后,他三天两头跑去医院,不是去看病,而是去看自己的心上人。

互相奔赴的爱情自然很快能开出花,认识的第二年,两人就准备谈婚论嫁了。

结婚当天,两人打扮干净整洁,在中央公园拍了不少合照,晚上则请胡适和朱徵做证婚人,简单的几个家常菜,两个友人,赵元任和杨步伟就这样结了婚。

婚后,赵元任要出国做学术,杨步伟就关了医院,陪着他出去,

在国外,赵元任赚钱,杨步伟就照顾一大家子的衣食起居,两人互相扶持,家庭美满,还培养出了聪明伶俐的子女。

自古以来,中国不乏才子佳人的故事,赵元任和杨步伟绝对是其中的典范。

1981年,92岁的杨步伟仙逝,赵元任悲痛欲绝,两年后也追随妻子去了极乐世界,享年90岁。

有人说赵元任是民国奇才,是富有才华学识的大家,但我更觉得,赵元任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信息来源:清华大学,链接已附文末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与参考:

1.中国新闻周刊:《写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赵元任是民国最好玩的大师》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9LAMG8O0514BE2Q.html

2.凤凰卫视:《“隐士”大师赵元任 改造中国的语言》

https://phtv.ifeng.com/program/wdzgx/200911/1101_5447_1414079.shtml

3.清华大学:《东西问·人物 | 赵元任:学贯中西,民国时期最好玩的大师》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96766.htm

4.中华读书报:《方言大师赵元任》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2032/79058.htm

0 阅读:0

沐语纪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