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新疆地区古代人群研究的文章。这篇文章由我国的付巧妹研究团队合作完成。该研究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最大规模的古基因组研究,并且成功获取了201例新疆古代人类的基因组。其研究结果显示,新疆一直就是亚欧大陆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并存之地。
用一句话概括,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地方。这里吸引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并且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新疆独特的文化。
这些数据像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让我们看到了新疆古代人类的遗传演化历史。通过他们,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种族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迁徙流动。这项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新疆历史的了解,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在古基因组学领域的实力。给付老师团队点赞!
前段时间介绍的小河墓地,我们称他们为小河人群。以前其来源一直是个谜,大家都很想知道他们的来龙去脉。一支由吉林大学带头的研究团队,对小河人群的样本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原来小河人群并不是来自欧亚西部的高加索人,而是西伯利亚南部的古北欧亚人(简称ANE)的后代。我们现在知道了,小河人群从距今约9000年前就开始独立生活,没有和其他人群有过多的交融。小河人群的来源之谜终于有了答案。
那么这些基因对新疆其他地区的人有没有影响呢?
如果有,那么影响有多大呢?
这个问题之前大家都不太清楚。直到一组科学家,包括付巧妹团队,发现了些有趣的线索。新疆西北部的青铜时代早期人群,与亚欧草原西部的人群,以及中亚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文明区(BMAC)的相关人群,有着相似的基因。这意味着,新疆早期的人群不仅与本地的人有交流融合,还与周边地区的人有联系。
这个发现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新疆人群基因变化的大门。早期的新疆人,既包含了本地人的基因,也包含了周边地区人的基因。这些基因在新疆人中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
研究人员在新疆北部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的遗骨,这些遗骨几乎只有古东亚和北亚人的混合基因(92%)。这说明很久以前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亚欧草原人、BMAC人(一种古代人)和古东亚北亚混合人一起进入新疆。在与当地的塔里木盆地居民交流和融合后,形成了新疆西北部青铜时代早期的古代人群。这就像一场文化的大碰撞,不同地区的人群,与新疆本地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独特新的文化。
青铜时代末期,又有两种新的遗传成分加入了新疆人群。一种是来自西方草原的安德罗诺沃人群,另一种是古东亚人群。这种变化是因为早期的一群人,叫做切木尔切克人群,在天山以北地区扩散,同时中亚人群和新疆人群在内亚山地走廊地带进行了更频繁的交流互动。
铁器时代早期,新疆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很多游牧民族,如巴泽雷克、塔加尔、塞人、大月氏和匈奴。他们的流动将欧亚东西部联系得更紧密。这时,新疆人群的遗传成分中出现了塞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新疆塔里木盆地和田地区会出现印度-伊朗语系中的和阗塞语。
铁器时代的新疆人群最大的特点就是东亚人群成分的增加。从不同地域来看,这些东亚人群成分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增高的趋势。从铁器时代到其他历史时期,新疆人群的遗传成分将东亚、中亚和草原人群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现在的新疆人群仍能看到那时候的遗传成分,就是因为上述情况。
具体到小河人群,他们的基因特点主要来源于古北欧亚。他们的Y染色体主要是R1a-M17,这是一种在南西伯利亚常见的基因类型。同样的,他们的mtDNA以C4*为主,这也是南西伯利亚人的特点,这在学术界是很罕见的。既不属于东亚,也不完全属于欧洲,而是具有自己特色的古北欧亚血统。
另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根据论文,他们发现,住在帕米尔高原和周边瓦罕走廊的塔吉克人群,基因里有古代小河人群的遗传成分。而这个成分在其他的塔吉克人群、吉尔吉斯人群以及其他中亚人群中并没有发现。研究团队提出一个假设:小河人群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离开塔里木盆地后,迁徙到帕米尔高原,并与印欧语系的人群进行了融合。帕米尔高原成了小河人群的最后栖息地。至此,我们完全了解了小河公主的踪迹了。
新疆这个地方,就像一个大火锅,各种人群和文化像食材一样在里面翻滚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味道。尽管这个地方五千多年人来人往,但当地人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遗传上的连续性。就像火锅里的食材虽然换了好多轮,但底料的味道始终没变。这就是新疆,一个融合了多元文化的熔炉,几千年来,味道依然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