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年代,我们就已经能够造出“大船”、几下西洋,但随着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革命,他们的现代工业迅速超越中国,清政府最终成为了腐朽落后的王朝。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统治造船业的是欧美国家,直到上世纪60年代,日本造船业快速崛起,其市场份额一度达到了全球的一半。然后全球造船业第一的位置被韩国抢走,但日韩仍然垄断了这个巨大市场。
2000年,中国在造船业上的市场份额只有4%,但很快,我们就打破了日韩的垄断,在造船业上遥遥领先,而未来,中国船企还有着更大的野心。
· 日本、韩国、中国的“三国杀”
在现代工业发展中,造船业零部件多、供应链长,能够带动50多个行业的发展,所以许多国家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都会选择大力发展造船业。
上世纪60年代,日本造船业风头正盛,其市场份额一度占据全球的一半,日本的经济发展也是欣欣向荣。
到1969年,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定下了年均经济增长率的宏伟目标,恰逢世界造船工业空前繁荣,韩国出台了《造船工业振兴法》,希望以造船业来推动韩国的经济发展。
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抓住了这个机会,下决心要发展好韩国的造船工业。可当时的现代集团,既没有造船经验也没有造船技术,就连造船用的船坞都没有,凭空想要造出大船根本不可能。
幸好,郑周永还有朴正熙的大力支持,朴正熙给郑周永找好了造船的地方——蔚山尾浦湾,又建议他再去欧洲找资金、找订单,选择放手一搏的郑周永最终说服伦敦巴克莱银行提供建设贷款,又低价拿下了希腊船王的两艘订单,韩国造船业就此出发。
1972年,现代造船厂举行奠基仪式,朴正熙亲自出席并发表讲话,在朴正熙的强力推动下,不仅是现代集团,大宇重工、三星重工都开始涉足造船业,联合挑战日本造船业的地位。
到2000年,韩国成功称霸世界造船业,当时韩国造船业取得了全球40%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也有进军造船业的想法,但我们的起步和现代的起步一样残酷:没有订单、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
无奈之下,相关负责人将目光转向香港,希望从爱国人士、“华人世界船王”包玉刚那里拿到订单。在到大陆考察之后,包玉刚激动不已——作为爱国人士,他自然希望祖国的造船业兴旺发达,于是,他拿出1亿美元,向中国船舶工业公司订购6条巨轮。
虽然如此,包玉刚对于船舶的要求也很高:必须符合英国劳氏船级标准,交付期限为18个月,超过之后有1个月的优惠期,之后每超过1天就罚款4500美元,超期150天,船东就可以弃船。
而这艘被命名为“长城号”的船舶,是大连造船厂第一条按劳氏标准建造的船,对于全体造船工人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为了建造“长城号”,大连造船厂经历一场技术改革和几个月的“魔鬼训练”,最终在“长城号”分段合拢时,这艘197米长的巨轮,误差只有2毫米。
顺利建设完成“长城号”,是我国造船业的一个良好开端,此后,我国造船业也开始乘风破浪,争夺全球市场份额。
· 大型矿砂船的超级跨越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造船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短板仍旧很多,国内的一些需求也无法完全满足。
比如,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们对铁矿石的需求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由于我国国内的铁矿石相对比较缺乏,所以我们就必须要从外国进口铁矿石,实际上,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而当时,全球出口铁矿石最多的两个国家就是澳大利亚和巴西。
这两个国家距离我们都是“山高水远”,如果我们想要大量进口铁矿石,那就要数量足够多的超大型矿砂船,而这是当时我们的造船公司无法建造的,日韩两国则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通俗来说,我国需要的大型矿砂船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就是航程足够远,能够完成从巴西到中国的超远航程;其次则是运力足够大,一次能够运送足够数量的铁矿石,否则长途跋涉购买一次矿石根本划不来;最后,我们大型矿砂船数量要足够多,这样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才能保障我国国家战略物资运输的主动权。
为了支持我国大型矿砂船的开发和建造,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相关船型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我国成功接到了承接了将一艘大型单壳油船改装为23.6万吨大型矿砂船的订单,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大型矿砂船的设计领域。
同年,我国还开始设计建造一款23万吨的大型矿砂船,作为中澳铁矿石运输的主力船型,这艘船同时还要兼顾巴西航线。这艘船的成功研发,填补了我国大型矿砂船设计建造领域的空白。
到了2016年,我国自主研发的40万吨级的大型矿砂船,这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大型矿砂船的建造能力。
2018年,我国又开始建造第二代超大型40万吨系列矿砂船,这一矿砂船吸收了全球航运界的先进经验,还能充分满足我国矿砂海运的需求,更满足了现代船运“安全、环保、绿色、节能”等要求,是我国船舶制造业高水平的体现,也显示出我国制造业已经开始转型升级。
举一个例子来说,我国在第二代大型矿砂船上安装了LNG READY系统,即使船只的燃油耗尽,也可以通过液化天然气进行驱动,完成剩余航程。再比如,为了更好地与巴西合作,我国设计的大型矿砂船还有针对淡水河流航行的设计,更适应当地的环境。
到现在,我国大型矿砂船已经完全打破了日韩的技术垄断,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40万吨大型矿砂船成为了中巴航线中最大级别的船型,都被业界亲切地称呼为“CHINAMAX”。
现在,光是我国上船院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就达到了85%和61%,实属一枝独秀,扬名海内外。
不仅是大型矿砂船,我国在各种船型的设计制造方面都具有优势,已经从造船大国转型成为造船强国。
· 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
2010年,是我国造船业的一个重要年份,那一年,我国船舶制造业开始回暖,当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数据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都已接近全球总量的一半,首次位居世界第一。
但当时,我们第一的位置还不稳固,我们也不过是一个造船大国,要实现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的跨越,意味着我们在高科技船舶的设计制造上仍要下功夫。
而且,造船业还有大型游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航空母舰三颗明珠,只有能够制造出这三种船舶,才意味着我们成为了造船强国。
航空母舰暂且不说,就拿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船)制造来说,由于韩国船厂起步早,他们此前在LNG船领域拥有绝对垄断的统治地位,直到我国沪东中华造船厂实现了技术突破,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为什么说LNG船是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因为LNG船要运输冷却至零下163度、转变为液态的天然气,这意味着LNG船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也有着很高的建造难度,但造好之后,也会带来很高的经济附加值。
随着我们技术的突破,我国承接的LNG运输船订单也越来越多,2022年,我国船企承接的大型LNG运输船订单达到了55艘,占全球订单总量的30%,也创造了历史新高。
到了2023年,我国LNG船订单量继续扩大,今年11月2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在上海交付,填补了我国在该船型建造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外国垄断,也意味着我国在世界LNG船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
更重要的是,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分别占据全球总量的551.%、74.7%和61.4%,已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也彻底将韩国甩在了身后。
而在科技含量更高的绿色船舶订单方面,我国也有很大的突破,我国现在已经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并实现了主流船型的“绿色船舶全覆盖”,这意味着我国船舶的价值在不断提高,我国船舶的盈利能力也在不断增长。
如今,韩国方面也不得不承认,我国造船业的价值链综合竞争能力已经超过韩国,就连他们自己的报告都是这样写的:中国综合得分为90.6分,韩国则只有88.9分。
当然,我国造船业也不会就此止步,我们还将向着更高科技含量、更绿色、更多经济效益方面继续发展,为全球航运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资料:
重大突破!打破垄断,中国首艘!
引领全球超大型矿砂船创新迭代潮流,中国船舶上船院全力打造VLOC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