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机制,是如何挑选学生的?这一制度背后,究竟偏爱哪类学生?

凡尔赛百态 2024-12-02 02:54:38

保研,全称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质上是考研体制内的一个特殊通道。

考研旨在维护教育公平并开辟上升途径,但当前其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若将其作为唯一升学路径,在学历日益贬值的背景下,可能导致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尽管保研可能增加作弊风险,它依然侧重于学术成绩作为主要评估依据,有助于激励学生更加投入于校内课程学习及个人全面发展。

在国际上,许多高校也高度重视学生的GPA。与我国现行的考研模式相比,国外更普遍采用申请制入学方式。

日本的修士考试或许是少数几个类似于我国考研制度的国际案例之一。

保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结合了本土考研机制和海外申请制度特点的产物。之所以没有完全复制国外的体系,主要还是出于对公平性的考量。

许多人可能从未深入理解,保研制度的核心目的并非仅仅为了选拔研究生队伍,而是为了优化本科生的管理。观察保研政策的各个方面,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为了塑造学校期望的本科生形象而设计。

学业成绩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无论你是通过勤奋学习还是通过巧妙的方式获得好成绩,只要不作弊,都是学校所鼓励的。如果选择勤奋的道路,你需要认真上课,保持出勤率,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若采取其他方法,实际上也是在与教师和学校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按照他们的要求行事,这对教师和组织的工作极为有利。许多难以推行的任务,一旦与保研加分相关联,便变得容易执行。

其他各种加分政策也是出于管理方便而设立的。很多时候,只需一句“不顺从会影响保研,顺从则有利于保研”,许多工作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那些批评保研制度筛选出来的是精明利己主义者、人精、善于投机取巧的人其实没有抓住要点。关键在于,保研是一个激励机制,它奖励的是那些听话的人,至于这些人是否适合读研并不重要,毕竟研究生资源充足,即使有人只是为了刷学历而进入研究生院也无妨。

保研群体的大致轮廓可以这样描绘:那些学习能力超群,仿佛天赋异禀的学霸,他们大约只占学生总数的3%到5%,无需太过拼命就能成绩斐然,还能有余力涉猎其他领域,自然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

另一类学生,智力处于中上水平,却凭借不懈的努力以及对学校乃至社会规则的深刻理解,往往能在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

在多数情况下,尤其是文科领域,智商并非决定性因素,懂得游戏规则、日常用心积累、考前勤于搜集资料,加之出色的社交能力和与学长学姐及专业高手的良好关系,让他们在考试和团队项目中占据优势,进而确保了优异的排名和不错的未来出路。

还有一部分同学,虽同样智力不错且勤奋,但缺乏上述综合能力,通常能获得本校或略胜一筹的学校保研资格,构成了保研大军的主体。

拥有隐形家庭资源的学生也不容忽视,他们可能与前两类有所交集,强者沿袭前两条路径,而条件一般者则借助外力达成保研目标,这些手段已被广泛讨论。至于通过特殊途径如支教或就业来争取保研机会的,往往是边缘候选人。

关于精致利己主义者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第二类人,当然第四类人和第三类中的一部分也涉及其中。保研过程确实不如高考那般公开透明,背后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竞争。

尽管有观点批评这类人在影响社会公平和选拔秩序,但我认为这有些言过其实。未保研的学生中,有的是出于个人规划选择出国深造或有直接就业的打算,而因种种原因既不能工作也无法留学,同时保研无望的实属少数。

在商业乃至科研界,这类精于计算、社交能力强、擅长规则运用且家庭背景较好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往往能很好地适应职场环境,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不逊色。如果真的天才存在,也不会被这些人轻易超越。

在顶尖985高校,保研过程倾向于选拔那些持之以恒、对海外留学兴趣不高的学生。而211及以下院校的保研竞争更为激烈,尽管成绩中可能存在一些水分,但筛选出的往往是极度重视成绩、精于规则运用的学生群体,这一群体中女性学生的比例相对较高。

推免生在学术基础和科研能力方面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执行力强是他们的共同特点。然而,当前的保研制度对于真正具有扎实学术功底和创造力的学生来说,识别能力并不突出。

特别是在数理领域,通过推免渠道进入研究生阶段的人才与“优秀科研人才”之间的重叠度,甚至不及在纯理论解题竞赛中获奖的学生。

这些竞赛获奖者往往成绩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他们没有保研资格,只能通过考研这一途径实现深造的梦想。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72

凡尔赛百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