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宁”到底是回婆家还是回夫家?

野话说文化 2024-04-04 10:13:05

归宁,这个词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不见了。如果你认识这个词,那肯定是在文言中碰到的,或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章中,还能找到。

虽然普通话已经几乎不使用“归宁”这个词了,但是在方言中仍然存在,比如在胶东方言中就存在。

胶东方言中,称“归宁”,意思是指“女儿”或“姑娘”。

比如说:

例1. 他 家生了三个归宁。(她家生了三个女儿)

例2.这个小归宁长的真俊。(这个小姑娘长的真漂亮)。

但是,以上方言中的“归宁”的含义,已经与文言中的“归宁”意思不一样了,“归宁”的原来是个动词,指的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家省亲”。

比如《诗经》中: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洗完还是没洗完啊?我要领回家看父母)

诗经葛覃描绘的春天场景

方言中的“归宁”显然是原词的“延伸”用法,或着用此词借代指“女儿”。

但是要说明的是,“归”和“宁”其实是两个词。

“归,女嫁也”。

这是《说文》中的解释。指的是女人出嫁,就是“归”。这样的话,女人到夫家自然就是“归”。问题是,女人出嫁,明明是“离家出走”,怎么能是“归”呢?

这可能与古代的礼制有关,出嫁称为“归”,很可能是指对一个女人来说,她的真正的归宿是“夫家”,也就是“自己家”。回自己家,叫“归”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就好理解了。

出嫁之女归宁父母

这是“归”字的本义。归字,有一个倒下的山,这个部首在“妇”字中也存在,说明这两个字本身就是有联系的。归字,应该还是“闺”字的原字。

宁,则指的是“安慰、抚慰”的意思,归宁父母,自然是回娘家,回门看望父母的意思。

因此,用“归宁”借指“女儿”是非常合理的。

虽然,“归”是指到“夫家”或“与丈夫组成的自己的家”的意思,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归也用来指“回门(回父母)家”。这是因为从战国开始,汉语逐渐增加了很多复合词,双字词,原来的单音节词的含义就弱化了。

比如,《左传》中就描述,“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

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

凡是诸侯家的女儿,归宁叫“来”,出嫁(或省完亲回夫家)叫“来归”。

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女儿回来省亲了,叫“(回)来了”,省完亲要回自己家(夫家)了,就叫“来归”,其实就是“归”。

这么说来,“归”和“来”是对立的。

从娘家的角度来说,结婚的女儿,回娘家就是“来做客”,回夫家那叫“归家去”。

多音节词的增加,导致“归”和“来”的专有意义弱化了,偶尔也见把回娘家简称为“归”的情况,比如《诗经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说是向师氏请假,说请个假要回家“。这里的“归”指的就是“回娘家看父母”。本来“归”指的是“出嫁、到夫家、到自己组建的小家庭”,怎么又成了回娘家呢?有人认为,这首《葛覃》描写的姑娘是未出嫁的小姑娘,她在“师氏”那里学习,或工作,比如做奴仆,或学习贵族礼仪之类,为出嫁前做准备。当时,小姑娘身处外地,又是学习礼仪或女红准备出嫁,因此感觉就像“嫁出去”了一样,时间稍微长一点,很自然的想念父母,看望父母说成是“归”也是合情合理的。

“归”和“来”的区别用法,可能还在一些方言中严格保留,也就是归是归,来是来,分的很清楚。

其实,无论如何使用“归”和“来”,都不耽误“归”的本义,是出嫁、回夫家、回归自己的小家庭。而“归宁”则是指回娘家。娘家人对回来的女儿,则称为“回来,来客人了”。

最后,把《诗经·周南·葛覃》列在文后,供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译文:

葛藤多柔长,蔓延山谷中,叶儿真茂盛。黄雀轻轻飞,栖息灌木上,喈喈啭欢声。葛藤多柔长,蔓延山谷中,叶儿真清鲜。割来煮泡后,织成粗细布,穿试百不厌。轻声告保姆,思归情缠牵,洗罢贴身衣。又忙洗外衫。何洗何不洗?早归父母安。

0 阅读:0

野话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