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朗普与普京通话一个半小时,讨论国际形势,就俄乌战事交换了意见,而泽连斯基事后才收到特朗普的通知,这样一来,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乌克兰作为小国的价值被无限压缩,大国决定国际事务,依旧是亘古不变的原则。
而有人觉得,我们中国作为五常之一,与美国和俄罗斯关系盘根错节,这样的国际事务不应该在联合国讨论,并且叫上英法一起讨论吗?

这其中的缘由,还是要说回俄乌战争本身,说实在的,俄罗斯这次打乌克兰窟窿捅得太大,我们中国帮也帮了,实在没什么能说的了,剩下就看美国和北约的态度了。
那么俄罗斯捅的窟窿和娄子究竟有多大,为什么已经越过了一般的地区事务,下面让我们一探究竟。
中国帮助了俄罗斯,还是正常的贸易?
作为旁观者,我们中国一直没有参与到这次战争之中,在所有的国际报道中,我们都没有对俄罗斯实施实际的军事支援,许多阴谋论者认为,中俄之间的穿一条裤子早已成为事实,肯定私下里提供了武器。

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只能用基本的事实反击,中俄两个国家拥有不同的军工标准,即便采购了零件,能够使用吗?而如果直接采购,必将暴漏在俄乌战场引起西方的恐慌和大肆报道,但是三年过去了,并没有一列报道说明我们的武器参与到这次战争中。
其二,对于中俄之间一直存在的经济合作,是国际间正常的贸易往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长期的买卖,主要交易的货物是能源,也就是天然气和石油。
2014年,中俄签署了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协议规定俄罗斯将通过西伯利亚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合同期长达30年。

按照协议,俄罗斯将每年向中国供应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该项目的总价值为4000亿美元,是中俄能源合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笔投资之一,今天这一合同依然有效,怎能算是刻意支援俄罗斯战争呢?
除了天然气,石油也是中俄能源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石油生产国,而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双方的石油贸易关系日益加深。
2013年俄罗斯和中国就达成了长期石油供应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将通过该管道向中国供应石油,供应量逐年递增,预计合同期为25年,总金额超过400亿美元,同理这也是我们之间正常贸易。
俄乌战争自2022年2月开始以来,尽管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制裁,但中俄之间的贸易,尤其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俄乌战争爆发后的2022年和2023年,中俄贸易额持续增长,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2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其中,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额占比逐年提高,能源产品尤其是天然气、石油和煤炭成为中俄贸易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2年俄罗斯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量约为160亿立方米,而到2023年,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的天然气量增至180亿立方米,这一增长直接推动了天然气贸易额的增加,交易金额超过了100亿美元。
2023年进一步加大了出口量。俄罗斯石油的出口金额在2023年预计接近300亿美元,在俄乌战争后的石油进口量大幅上升,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2022年俄罗斯对中国的煤炭出口总量大约为3,500万吨,而2023年增长至4,000万吨,煤炭的贸易额也接近40亿美元。

俄罗斯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增加,尤其是小麦、大豆和谷物的供应量也在增加,随着西方技术制裁的加剧,俄罗斯开始向中国寻求更多的高技术合作,包括半导体和通信设备等领域。
说实在的,如果按照美国人的标准,要给俄罗斯断草断粮,那我们是帮助了俄罗斯,但是如果按照国际契约精神,我们履行多年前的合同,则从来也没帮过俄罗斯。
俄罗斯得道多助,乌克兰失道寡助
论述一场战争,如果只从新闻报道中获得消息,那必定会被公知和舆论左右,要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就要有历史判断,而一场战争的胜利更不能以人数伤亡和占领土地多少为判断依据,否则苏德战争中斯大林丢地无数,人数伤亡无数,又算是什么呢。
只有最后真的把红旗插到对方的国会大厦上,才算是真正的胜利,所以一场战争的胜与败从来都不全在战场上,更多的是在政治上,说白了就是在参战国家的人心向背上。
在现代国际局势中,俄罗斯出兵乌克兰这一举动并非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源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国家安全的深刻考量。
乌克兰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文化和历史上都曾是同一体的一部分,随着乌克兰的独立与西方力量的渗透,尤其是北约的东扩,俄罗斯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这一背景下,俄罗斯的出兵行为,正是对其历史责任、国家安全的维护以及战略纵深的坚守。
乌克兰一直是俄罗斯的战略腹地,双方的关系远非一纸疆界所能割裂,从凯萨尔帝国到苏联时期,乌克兰一直是俄罗斯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地理上,乌克兰位于俄罗斯的西部边缘,地处广阔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没有山脉或自然屏障作为屏护,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国界线处于一片无险可守的平原上,这使得乌克兰成为了俄罗斯防线上的薄弱环节。
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不仅是一个领土问题,更是一个战略缓冲区的问题。
在军事战略上,缓冲区的意义不言而喻,历史上许多大国的兴衰与其战略纵深密切相关,俄罗斯深知,若乌克兰成为北约的成员国,它的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俄罗斯的出兵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捍卫一个国家的领土,更是为了捍卫自己国家的生存空间和战略纵深。
自乌克兰独立以来,西方世界尤其是北约,一直在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北约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使得乌克兰的军事实力逐渐增强,尤其是在重型武器、导弹系统等方面的装备越来越精良。

试想如果古巴成为一个敌对势力的军事基地,美国是否会坐视不理?正如冷战时期,苏联在古巴布置导弹时,美国几乎是迅速反应、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
这一事件也成为了冷战期间最具象征意义的“核危机”,而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就像美国与古巴一样,是唇齿相依,俄罗斯自然无法容忍北约的力量出现在它的门前。
换位思考,若我们身处在俄罗斯的立场,难道能容忍一个敌对国家直接把坦克开到自家门口?请大家不要忘记,日本帝国主义正是通过侵略我国东北从而染指中华大地,在全球战略博弈中,地理因素始终是无法忽视的存在,而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不仅仅是一个邻国,更是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乌克兰独立以来,一直咬着历史问题不松口,还学两面派左摇右摆,在北约与俄罗斯之间捞好处左右逢源,可是自己国家的贪污腐败和寡头政治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最后还选出来一个演员总统,如此儿戏的行为,置国家人民安全于不顾,即便有再多的装备和武器,金钱与粮食,无非都流入了贪官污吏之手。
这就是最明显的不得人心,失道寡助,即便是取得了暂时的军事胜利,也是美国间接指挥的结果,特朗普如今要抽走一切人员兵力和资金,乌克兰因人成事焉能长久,最后还不是沦为大国的交易品。

如此这般胜利,最终还是让乌克兰人民背上巨大的战争贷款。
俄罗斯捅的是大窟窿,同时也是美国的软肋
在当前的全球政治局势中,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不仅仅是一场局部的军事行动,它是三大超级大国——美国、中国、俄罗斯——之间力量此消彼长的真实体现。
俄罗斯的军事进攻和经济抵抗,虽然从外表来看削弱了其国力,但实际上却深深扎下了一个战略窟窿,这个窟窿影响的不仅是俄罗斯本身,也深深撼动了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并可能为中俄进一步捆绑提供了契机。
俄罗斯从历史上来看,始终是一个以战争为本的民族,俄罗斯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硬实力上,还体现在其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强国意识。

多年来,俄罗斯曾多次向西方试探,试图通过外交和谈判解决冲突,然而俄罗斯的这些和平提议无一例外都被西方国家冷眼对待,甚至在实际行动中被西方国家“耍了”无数次,这种屡屡受挫的外交政策,最终将俄罗斯推向了与西方对抗的边缘。
俄罗斯知道,面对持续的制裁和西方国家的挑衅,若仅仅依靠妥协与低声下气并无法换取真正的尊重,因此普京决定通过乌克兰这场战争来立威,试图以铁拳证明俄罗斯不是可以随意挑衅的对象。
在俄罗斯的视角中,乌克兰的命运并非仅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领土问题,更关乎俄罗斯的战略地位与民族尊严,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明显的案例——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正如捷克斯洛伐克对纳粹德国的意义。

1938年西方国家在慕尼黑协议中决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领土交给纳粹德国,以期通过让步避免冲突,这一“绥靖政策”导致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沦陷,也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正如当年的捷克斯洛伐克被牺牲一样,乌克兰也被西方当作棋子,俄罗斯的反应并不意外,在普京看来,乌克兰的服气和西方的妥协,正是他这场战争的真正目标。
毋庸置疑,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军事力量的消耗、经济的下滑,甚至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然而,俄罗斯的凝聚力并未削弱,反而因民族主义的复兴而更为坚韧,俄罗斯所需要的并非简单的经济回报,而是战争的胜利和战略目标的达成,对于俄罗斯而言,胜利的含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外交上的胜利,是对西方不尊重其国家利益的回应。

回顾历史,俄罗斯从未被“金钱”所击败,而是始终通过牺牲换取了战略胜利,俄罗斯不畏战斗,因为他们深知战争的真正意义——通过铁与血活下去,而不是妥协和让步。
与此同时,虽然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实力依然强大,但俄乌战争却暴露了美国的一个重要软肋——拖不起长期战争的代价。
2023年,美国的国防预算已接近8000亿美元,这是美国自冷战后最大的国防支出,与此同时,国际舆论也越来越倾向于质疑美国是否应该继续在全球范围内维持这样的大规模军事介入。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干预不再像以往那样理直气壮。

普京正是通过这种“拖不起”的长期战争博弈,迫使美国走到谈判桌前,最终妥协。
俄罗斯的战略魅力恰恰在于其坚持不懈的持久战术,正如中东、越南等历史战役所展示的那样,战争的代价往往是所有国家都无法承受的,俄罗斯通过坚持“消耗战”,捅了一个足够大的窟窿,让西方,尤其是美国,感到拖不起、承受不住。
结语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虽是代价惨重的“惨胜”,却也是其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在这场历史性的较量中,不仅动摇了西方的全球战略,还为中国与俄罗斯的进一步捆绑提供了契机。
而美国,则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的可行性,因为一场持续战争的代价,最终将决定谁能在全球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年度预算超8000亿美元,起底五角大楼那些财务黑洞,环球时报
俄罗斯稳步推进旗舰LNG项目,中国能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