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中医人还活在靠传统师徒传承模式来培养中医发展中医的梦里

老夏的笔记本 2024-02-25 11:56:19

我从来不否定中医需要传承,但中医传统传承模式根本就不行,必须在创新的基础上优化传承,提升效率,原因有:一是今天已经没有中医传统传承方式的环境和土壤了,不可能回到过去。二是中医传统传承模式从来就没有改变它的封闭性,自然是低效的。即使在古代,中医人才培养效率也没超过今天,大家去研究下就知道了。三是大家去看看中医世家最后传承下来的是什么?最后有几个中医世家真正把技术传承好的?但我们社会上很多人只要谈到中医需要创新,就来一句:“传承都传承不好,还创新。”

西医其实也讲传承,重视传帮带,只是很早就革命了传统传承方式的弊端,大家去看看梅奥诊所的发展历史就知道。梅奥兄弟意识到他们兄弟从小受老梅奥熏陶、追随其学习医学知识的经历,是不能复制的。因为其他医生不可能有他们这么好的成长环境,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来优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1903年,梅奥兄弟他们把外科医生组织起来,成立了“临床手术学会”,并应同行的要求,开放手术过程,允许同行临床观摩,这是梅奥诊所临床培训的开端,也是医学教育的萌芽。1914年,梅奥诊所开始制定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研究计划。1915年,梅奥兄弟向明尼苏达大学捐赠150万美元(随后又追加50万美元),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专科医生培养项目,学制三年,梅奥诊所医学教育正式开启,给那些愿意献身于医学事业的年轻医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梅奥诊所还开创性的建立了统一的综合病历管理系统,就是其知识系统,要求任何医生记录、私藏的病历都要交给诊所统一管理。

这个创举,今天看来似乎理所当然,但在当时影响巨大,好像打破了医生的铁饭碗一样。因为病历中记载着医生行医、手术的经验和技术,是个人行医吃饭的“know-how”。有个别医生,已经记录10年了,最后,他们是很不情愿地交了上来。对比下梅奥诊所在医生培养领域一系列的创新,再对比下我们中医的传统传承模式,应该明白为什么不行了吧!可能很多人又会问,为什么中医大学的教育也培养不出人才,可能效率比传统传承模式更差?确实是这样的,原因很多,但核心还是出在中医的封闭性和私利观上,难以建立统一共享的知识系统。所以我在读刘力红教授《思考中医》部分章节时,他发出的那些中医学习、人才培养的困惑,其实也是大部分中医人的困惑,不管怎么努力就是解决不了,为什么?

因为按大部分传统中医人的认知和知识框架,即使再思考和摸索100年,也无济于事,因为大家还活在狭小的中医圈内,就中医去解决中医存在问题,可能吗?

再说以刘力红教授的机缘和资源,拜得如此多的大医家为师,按传统方式学习,结果又如何?

我们如此多有中医情怀愿意默默付出培养青年中医传承技术的医生和机构,最后结果又如何?大家睁眼去看看和统计下数据不就明白了。

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中,无论是中医人才培养,还是发展中医,最后都需要从产业的角度来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需要产业的反哺,需要一批批真正做中医的医疗机构强有力的手段来推进,打破传统中医的封闭性和私利观,也许才有希望。

// 本文来源:谈医说馆

// 作者:蒋小富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0 阅读:0

老夏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