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初,从前线回来的丁盛被抽调到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该系都是正军职以上将领。
丁盛是54军首任军长,该军是原44军一个师和45军两个师重新组建而来,都是非常能打的主力师。该军番号虽新,可是老部队,战斗力强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bcc8571a8acfab79a8283af7fb5c04.jpg)
他从师长到副军长、代理军长、军长成长很快,或许基于战绩出色。
自从部队改编为野战部队后,天津攻坚战,快速突破民权门得到总部嘉奖;衡宝战役中大胆穿插敌后,为整个战役胜利创造有利条件,一个师歼敌五千多人,受到四野总部嘉奖;部队在广西平息玉林土匪,受到广西军区表扬。
解放后,不少老资格被调走,133师师长、134师师长都被调离,换成新师长,只有他一直没动,被提拔为副军长。新任军长任职没多久,调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他代理军长,几个月后改为军长。45军军事干部中,他是资历最老,战绩突出的一位。
部队与44军一部组建新番号部队后,挺进朝鲜作战,停战后调回国学习,但该军军长没有变动,副军长、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等都有变化。刚调任过来的副军长欧阳家祥代理军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d60715d2b69e06d1f452660e5925ea.jpg)
在丁盛学习期间,54军一直在朝鲜前线驻防,军长一直没有调整。或许是前线没有战事缘故,也或许54军离不开这位战将。总之,欧阳家祥代理2年多没有转正。当1957年7月,丁盛军事学院毕业后,上级让他重返54军继续担任军长,欧阳家祥被调兵团参谋长。
这支部队非丁盛领导指挥不可吗?
从军领导配置来说,该军军部领导基本上都是后调任过来的,该军虽然是老部队,可也是两个军组建而来的部队,丁盛的能力在朝鲜前线作战时,或许已经树立起来,部队需要凝聚力。丁盛在自己回忆录中,多次讲到部队的凝聚力,能者上,不能者下。有些团长过去在机关或者缺乏实战的参谋出身,当上团长不合适进行调整,大家心服口服。
丁盛是政工出身,但很会治军,使得过去的两支部队凝聚在一起,这需要本事,也需要能力。或许基于这一点,上级希望54军更加具有战斗力。1958年部队从朝鲜回来后,调去四川驻防,此后两次进藏作战,可见其突出的战斗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c8ac87cedd0d95063aaf5e5e00e2e5.jpg)
他一直为54军培养接班人,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留在这里当军长。从1945年,在这支部队当旅长,部队改编为8纵24师,45军135师,上级曾经想调一些副军长到军区工作,他坚决留下,认为对方是未来54军的接班人。
1964年,在这支部队近20年后离开,到新疆工作后,转入广州军区工作,南京军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