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2年,干部年轻化号召提出后,离退休干部的待遇也更明晰了。中将以上军衔按照大军区正职待遇,担任过大军区正职的少将,也是如此。
作为在广州军区和南京军区担任过司令员的丁盛,在1982年以团职待遇退役,看病实报实销。
他当时面临更多是生活问题,住房条件差,供给关系,以及身体差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c81271b1fd607dd01c9a0835fba336.jpg)
住房方面搬家多次,在1984年本来让他到南昌一个干休所休养,供给关系也到那里了 。因心脏病复发导致生病住院,还晕倒后摔伤后脑。为了方便家人照顾,重返南京。可个人的供给问题没有带过来,只能在当地才能享受到,因此吃大家的。
他的身体不好,在担任大军区司令时就以心脏病住院。他当时是南京军区司令,第三书记,负责军区全权工作,住院后政委廖汉生负责。
过去住院,因职务问题,一切都不是问题,如今成为“老百姓”,看病问题,尤其是报销并不容易解决。如果遇到大问题住院,需要自己垫付,然后报销,并且需要到南昌卫生局。
1991年,受邀去武汉转一转,回到南京后就因心脏病住院,一住就是个把月,药费花费五千多。这些钱放到或许感觉不到什么,可在九十年代初可不是小数。他当时的生活费200元,两年半才能攒下这笔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302ae7bff00414c6eec7cf63cf83334.jpg)
因自己在南京生活,无法及时报销处理,只能是先行垫付。他哪里有这么多钱,妻子退下来的时候工资才113元,尽管后来涨了一点,身体也不是很好,哪里都需要用钱。
没钱怎么办呢?医院得知他的情况后,就让他们找担保,才算出院。
后来,他就去南昌老干局报销,人家看到这么大一笔钱也是一脸懵,甚至抱着质疑的态度。因为住院不在南昌,不好去证明。谁也不能证明钱是不是真正用于看病上,尽管都有收据,但也都是手写的,而且那时候也不像现在信息对称。
人家说:在南京花这么多钱,你是没有这么多开支的。
丁盛说自己这是实报实销,没有弄虚作假,对方说:我们不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f230680d6e1e64983092f5284bd5bab.jpg)
从两方面来说,那时候地方也不富裕,虽然说实报实销,也都是地方兜底,而地方没有那么多钱,丁盛是知道的。过去看病报销一百多块也没有报销,因为没钱。如今虽然好转一点,可一大批支出。
晚年的丁盛生活波折很大,但他的老战友老部下对他很关心,组织上也改善他的生活,最后几年关系恢复到部队,在广州军区干休所休养,虽然是师级待遇,可没有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