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官职大军区政委,离家四十多年,决定回去看看,过去心有顾忌

从阳化石 2025-02-04 03:17:16

新中国成立后,不少部队将领回到家乡探望亲人,而廖汉生自1934年离开家乡,到1979年才回家乡。不回去,并不是不想念家乡,而是觉得无法面对父老乡亲!

廖汉生是湖南桑植人,与贺老总是同乡。

1934年加入贺老总领导的红2军团,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政工干部,担任团政委、师政委。而说到与贺老总以及家人的关系,是亲戚,也是世交。廖汉生的父亲与贺老总旧相识,曾经贺老总麾下任职,他们还结为娃娃亲,成为贺老总的外甥女婿。

此前,廖汉生一直在地方打游击,与贺家姐妹领导的地方与地方周旋,后加入红军主力。

地方部队编入主力后,有不少桑植本地人当兵,部队要离开苏区转移,老百姓都纷纷来送别,有人拉着他的手说:我把儿子交给你了,我把丈夫交给你了,他都一一答应下来。

在艰苦的行军作战后,牺牲了不少,除了少数几个他知道怎么牺牲的,其他的也说不清,无法答复家乡父老乡亲的承诺。这是他不敢回去的原因。

他虽然没有回家乡,但因为工作关系,托人把母亲、女儿、女婿接到身边生活。女儿和女婿是老实的庄稼人,他离开桑植时,女儿才几岁,对父亲没有印象。抗战时期,从家乡传来消息,得知妻儿去世悲痛欲绝。实际上,并没有牺牲,多年后才得知消息不准确,可他已经另组家庭了。

或许希望更多陪伴亲人吧,让他们在青海西宁生活,女儿、女婿小住一段时间后,执意要回去,也只好同意了。他虽然没有回去,家乡的亲人是见到了。

解放后的他,担任过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北京军区政委,军科院政委,1979年时担任南京军区第一政委。

萌生回家乡的念头,也是因为久别家乡,自己也年近古稀,再不回去看看,或许就没有时间了。而且过去红军家属,时隔四十多年也都离世了,心理上也没有太多压力和负担了。

家乡依然不富裕,仅有一个招待所还年久失修,睡觉到县委书记办公室住下。先后去了烈士陵园,这里曾经有一万多人参军,经过几十年的战争,活着的不多,当官的更是寥寥无几。在他们县,只有一位元帅,一位中将,一位少将。比起江西的永新,湖北的红安、湖南的平江、安徽的金寨,一个县走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将军,他们桑植显得低调。

这里是红2军团主要战斗的地方,前后参军1万多人,走出三位将帅,并不是多。从这一点可以印证战斗的残酷。

0 阅读:1
从阳化石

从阳化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