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第一反应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媒体恶补劳动法,然后听到的最多的可能就是二倍工资,然后认为公司只要没和自己签劳动合同,就可以拿二倍工资,但实际上,拿不到二倍工资的情形有很多:
第一:超过仲裁时效,申请的太晚了,二倍工资是惩罚性赔偿,适用1年的仲裁时效,也就是说入职之日起算,超过2年,双倍工资就超过时效了,不会再被支持。
第二:劳动者个人原因拒签或不签劳动合同的,公司能有效举证曾与劳动者沟通过签订合同事宜,是劳动者不愿意签订,从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此类情形劳动者仲裁双倍工资不会被支持。当然如果劳动者能举证不签或拒签的过错是用人的(比如单位要求劳动者签订空白合同,比如单位要求降低工资待遇,变更公司主体签订劳动合同,比如合同到期不续签),则会支持。
第三,劳动者担任公司人事、总经理等职位,负有签劳动合同职责,而故意不跟自己签,这种情况下也不会支持。
第四,劳动者手中没有合同,没有合同的原因可能是自己把合同丢了,也可能都被公司收走了,但是这不意味着 没签过劳动合同。仲裁是如果单位能提供出来签署的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则不会支持。
第五,签了一些书面文件,虽然名字不是劳动合同,像岗位协议,入职确认书等,虽然名称不是劳动合同,但如果文件内容基本具备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也会被当作已签订劳动合同。
第六:劳动者无法举证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既然不是劳动关系,当然也就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不需要承担双倍工资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