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难河之战:朱棣率军亲征,杀到蒙古军心有余悸,创一项古代记录

梁兴兴 2024-03-25 22:51:59

明朝初期有两个相连的盛世——永乐盛世,仁宣之治。这两个盛世紧紧相连,前后30年,后世称为明朝的黄金时期。

但也有人认为,仁、宣都是吃了祖宗的老本,所谓的仁宣之治,根本就是永乐大帝留下的遗产,所以明初盛世应该视为永乐一人的功绩。

对于不熟悉历史的人,可能只知道永乐皇帝朱棣是个“乱臣贼子”,靠造反夺了侄儿的皇位,而且迁都北京,让北京当了500年首都。

事实上,永乐皇帝上台期间做了不少事——扫平河西、征服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这都是对明朝,甚至对整个中国影响深远的举措。

在军事上,朱棣还五次出关征讨蒙古,打残鞑靼,让鞑靼部在宣德年间申请内附,有汉唐之气象。

而在永乐五次出关中,规模最大,胜利最辉煌的是第一次。

明史说:朱棣带着50万大军出关,先奔胪朐河,再转战斡难河,重创鞑靼汗本雅失里——这位狂人刚刚杀了明朝使者,并全歼了名将丘福的10万大军。

很明显,永乐皇帝此战是“问罪”性质,所以动员华北精锐和亲卫军,深入大漠,穿越了蒙古高原,追到斡难河。

说起来,自从洪武北伐结束,蒙古的鞑靼和瓦剌都在崛起,永乐皇帝的北伐沉重打击了蒙古势力,追到斡难河边,也创下了汉人君王追亡逐北的最远记录。

斡难河之战,也不仅重创本雅失里,还回头攻击鞑靼太师阿鲁台,两战全胜,明军带着大批俘虏和牲畜回国,战绩功耀史册。

那么在永乐初年,名将如云的明朝为何需要皇帝亲征?斡难河之战,明军又是如何大胜蒙古骑兵的?这场大战对历史有多大影响呢?

1朱棣:不是我想去,是手下不争气

洪武年间,明朝对北元进行了十几次北伐,叫得上名字的大将都在这里有过战功。最著名的如蓝玉的捕鱼儿海之战,基本扫平北元朝廷,致天元帝死于内乱,北元政权名存实亡。

天元帝死亡之后,北元帝位传承混乱,失去了法统,大汗也不再立年号,开始回归草原特色。

但进入建文二年,明朝和北元都在内乱,明朝发生靖难之役,朱棣在造侄子的反;草原上是鬼力赤篡位,杀掉北元大汗坤帖木儿,自立为王。

鬼力赤上台后,因为得位不正,索性彻底放弃“大元”这个国号,改称蒙古国。自此明朝史书不见“北元”二字,称东部属于北元的土地为鞑靼,而西部则是瓦剌。

靖难之役结束后,明朝休养生息,明成祖朱棣希望缓和跟蒙古的关系,双方派出使者访问,开边市贸易,关系比较融洽。

然而此时,蒙古那边的内乱依旧不断,鞑靼大汗鬼力赤和太师阿鲁台不和,阿鲁台在永乐五年——即1407年杀死鬼力赤,独霸朝纲。

但国不可一日无主,所以他在次年迎接元朝后裔本雅失里为鞑靼大汗,这位新大汗有黄金家族血脉,是个“元朝复国主义者”,决意复兴大元,起兵东征西讨。

此时,本雅失里攻伐兀良哈、瓦剌,也对明朝虎视眈眈。

朱棣本想和瓦剌、鞑靼都缓和关系,让他们自己内斗,不要把火烧到明朝。没想到鞑靼崛起太快,打翻了草原的平衡。

永乐七年,朱棣派使臣郭骥去访问鞑靼,带去朱棣的信件,责问他为什么不和大明修好。结果本雅失里一怒之下把郭骥杀了,还杀了使团成员,就一个人逃了回来报信。

消息传回明朝,朱棣大怒,随即点兵北伐。

一开始,朱棣没想着自己亲自去北伐,所以让手下头号大将——靖难第一功臣丘福带10万大军出征。

丘福此人是老将,在靖难之役里表现出色,深得朱棣信任。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丘福出关,深入漠北,在胪朐河边遭到蒙古骑兵埋伏,全军覆没。

丘福一个国公,带着四个侯爵全部牺牲,蒙古人士气大振。

而在出征前,朱棣其实早就警告丘福不要轻敌,结果丘福不听劝告,轻敌冒进,导致大军覆灭。朱棣震怒,撤丘福的爵位,全家发配海南。

但眼前的局面还是得收拾,朱棣决定御驾亲征,调集整个华北的精锐部队,让南方筹粮,在永乐八年二月出征。

2斡难河决战,蒙古骑兵一败涂地

朱棣第一次北伐,《明史》记载是动员了50万人出关,这个数字是当时明朝的宣传,真实人数不可能这么多。

按照当时明朝动员能力、后勤能力,朱棣几个月调度,带10-12万人的可能性比较大,最多可能带15万人出关,这也是洪武时期出关的正常明军人数。

朱棣带兵北上,先在北平整顿,二月初十从北京德胜门出征,三天后过居庸关。彼时,塞外冰雪还没融化,道路泥泞难行,朱棣多次下令军队减速,等待辎重。

三月初,朱棣带着大军进入草原,在今天的内蒙古兴和县整顿兵马,举行了阅兵。初十,大军缓缓向北开动。

朱棣这次非常保守,有丘福全军覆没的例子,朱棣不敢轻敌,大军每走一段距离,就分工兵和步兵筑城,放一部分粮草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结果从兴和到丘福兵败的胪朐河,朱棣大军走了快两个月。

胪朐河是鞑靼王庭的所在地,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本来都在这里,但朱棣大军来到河边,却连一顶帐篷都看不到。

朱棣派骑兵去找人,只找到一些散兵游勇,后来抓获一名俘虏,明军审问才得知,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听闻明军出关,两人意见不和,分头一东一西逃去。

《明史.鞑靼传》:“本雅失里闻之惧,欲与阿鲁台俱西,阿鲁台不从,众溃散,君臣始各为部。本雅失里西奔,阿鲁台东奔。”

本雅失里要向西,是因为他本人长期在中亚和西域活动,是帖木儿帝国和东察合台汗国的座上宾。只要向西,如果自己被打败了,还能逃回去当客人。

而明军就是来找本雅失里报仇的,所以朱棣下令全军向西,俘虏交代元廷驻扎在“兀古尔扎河”,即汉文记载的“斡难河”,今天外蒙古“鄂嫩河”。

于是,朱棣下令大军在胪朐河扎营,骑兵带20天的口粮追击,自己亲自带队出发。

《北征录》:“初九日,上以轻骑逐虏,人各赍粮二十日。其馀军士,令清远侯帅领驻扎河上。”

明朝骑兵部队追逐本雅失里,四天后赶到斡难河,本雅失里的大帐就在河边。但蒙古骑兵发现明军赶到时,并没有仓皇撤退,而是主动结阵决战。

而后,明军发起冲锋,一鼓作气就打垮了本雅失里。蒙古骑兵崩溃后,本雅失里带着几个亲卫逃跑,丢弃了他的人民和大量辎重。

之后,本雅失里一路逃入瓦剌,想借瓦剌的土地发展,但没多久就被瓦剌人杀死。

无论是《明史》还是《北征录》,对这场战斗的记录都很简单,因为朱棣出兵时让所有文官留下,前锋军中只有几个文官。

《北征录》:“扈从文臣,止令尚书方宾及光大、勉仁数人随行。”

《明史.鞑靼传》:“帝麾兵奋击,一呼败之。本雅失里弃辎重孳畜,以七骑遁。”

其实,本雅失里的失利是必然的,他本人是“外来户”,威望和实力远不如太师阿鲁台。

阿鲁台和本雅失里分兵,阿鲁台自然带去大部精锐,本雅失里手上本就没几张牌。

3鞑靼臣服,蒙古将士心有余悸

朱棣打败本雅失里后,又回头向东去找太师阿鲁台,当时阿鲁台驻扎在贝尔湖东部的“静虏镇”。

见明朝大军压境,阿鲁台部发生内乱。朱棣见状,要求阿鲁台投降。

遭到阿鲁台拒绝后,朱棣下令出兵。大战之后,阿鲁台也遭遇大败,鞑靼骑兵逃亡兴安岭,朱棣这才引兵南下。

历经两场大战,朱棣在斡难河之战击败本雅失里,又在静虏镇打败阿鲁台部,鞑靼部自此日薄西山,朱棣时代的蒙古从此低头。

而击败本雅失里的斡难河之战,不仅打击了鞑靼部的实力,还对当时整个蒙古部族的自信心造成重创。

斡难河,现在叫鄂嫩河,在贝尔湖以北,由蒙俄两国分别拥有。

这条河第一次发生大战是在13世纪初,当时蒙古高原的天之骄子孛儿只斤.铁木真刚刚崛起,他的对手就是草原霸主“克烈部”。

1204年,铁木真和“克烈部”汗王王罕在斡难河边决战,双方出动全部骑兵冲锋,最终铁木真打败“克烈部”,阵斩王罕,由此开始了大蒙古帝国的雄霸之路。

本雅失里逃往斡难河,还选择在这里决战,有效仿祖先一战立功的想法。但最终,本雅失里却被朱棣打败,鞑靼、瓦剌、兀良哈得知消息后都心惊胆战。

得知本雅失里被灭后,阿鲁台本就有投降的想法,结果手下不同意,要给大汗本雅失里报仇,所以才有静虏镇的大战。

战后,阿鲁台对明朝心服口服,派使者入关献上马匹求和,阿鲁台部开始短暂的“内附”。

阿鲁台后来还上书,痛陈瓦剌人杀害本雅失里,弑君之仇不能不报,希望明朝支持自己,朱棣便封阿鲁台为“和宁王”。

永乐十二年,朱棣出关长驱直入,远征瓦剌,这时候完全不用担心鞑靼的问题。

当年北征,明军激战勿兰忽失温(外蒙首都乌兰巴托外红嘴山),因被瓦剌埋伏,损失惨重,只得惨胜。哪怕如此,明军回国时鞑靼也安安分分,还派使者来朝贺。

斡难河之战其实还有个巨大的影响,就是元朝的“国玺”,即中原王朝的“传国玉玺”被本雅失里带到了瓦剌。他死后,玉玺也就留在了瓦剌。

这代表着鞑靼失去了“北元”的法统,而瓦剌则成为“北元”的继承人。

当然,这个宝物也对明朝有很大的吸引力,朱棣征伐瓦剌,鞑靼的阿鲁台就认为是去找传国玉玺的。

但在朱棣本人的叙述中,他对这个宝物没兴趣,出关征讨纯粹是为了打击瓦剌。

《成祖实录》:“如必以此为宝,则元氏得之当永保天位,福及子孙,何至衰败凋落如今哉。”

永乐末期,鞑靼在自身壮大后再次反叛,这才有朱棣生命最后三年的三次北伐。

这三次北伐战果都不大,因为鞑靼人早早得到信息,逃入草原,最后两次甚至没有发生战斗,被调侃为“草原旅游”。

鞑靼人之所以早早逃跑,既是为了保存实力,也是因为斡难河之战被打怕了——这一战明军正面摧垮北元留下的最后精锐,也让蒙古人知道野战中的明军难以战胜,不能硬碰硬。

但谁能料到,永乐追亡逐北,军功盖世,明军称霸草原。短短20年后,瓦剌大军就在土木堡击溃20万明军,活捉英宗皇帝。

明军野战军的武力衰退之快,确实是个历史谜团。只是不知道,这究竟是明朝和瓦剌的国运使然,还是人为。

参考资料:

1.《明史》

2.《北征录》

3.《朱棣对蒙古各部的均势政策与五次北征》,蒋重跃

1 阅读:58

梁兴兴

简介:金戈铁马,风云人物,趣谈史事,启迪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