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梁山最阴险之人,一身绝技却装弱,宋江死后,他投奸臣当走狗

瑛悦谈历史 2025-03-30 08:58:36

在大众的认知里,《水浒传》水泊梁山 108 位好汉那可是义薄云天、豪情万丈的代名词。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他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简直就是正义和热血的化身。

宋江作为梁山之主,“及时雨” 的名号那是响当当,走到哪儿都有江湖好汉卖他面子;吴用号称 “智多星”,一肚子的谋略,梁山的诸多大小事务都在他的算计之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三拳打死镇关西,那豪爽劲儿让人拍案叫绝;武松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更是把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这看似一片赤诚的梁山之中,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特殊人物”。

他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仿佛只是梁山众多好汉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可实际上,他的心思之深沉、手段之隐蔽,超乎想象,就好比平静湖面下暗涌的潜流,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藏危机。

这个神秘人物究竟是谁?他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五十两银子,这真的很难拒绝

萧让本来只是济州城里一个普普通通的秀才,但是他的字写的特别好,不仅好,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模仿名家字迹。

尤其尤其擅长模仿苏、黄、米、蔡四种字体,因为在宋朝,这四位大家的字被人们传颂的最广,笔下字迹几可与名家真迹媲美,在当地小有名气,人们甚至称呼为“圣手书生”。

本来萧让在济州府内的生活非常无忧无虑,平时主业就是读书,为下次科考做准备,希望能继续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生活主要靠在私塾中教授孩子们读书,或者给人写一些书信文字,因为字写得好,所以这份进项反而占据了大头,甚至比学生们交给的学费都高。

平日里也会吟风弄月、煮茶抚琴,有时也会和好朋友金大坚一起舞枪弄棒、打熬筋骨。

如果他的生活继续这样过下去,其实他也是非常愿意的,哪怕不中举,也能在这个小城中拥有一个中上等的社会地位、一份和农夫走卒比起来不算微薄的收入,或许他的学生中未来会有个中了举,当了大官的人,那么其只要回乡之时来拜访一下,也能够完成光耀门楣的成就。

但这一切在那个早上都被改变了。

那是一个普通的上午,一个人来到了萧让的家里,一伸手就往桌子上放了五十两银子。

说实话,虽然他有学费收、有润笔费拿,因为秀才的身份可以不交一部分赋税,但他的身价绝对没有五十两银子。

甚至萧让这二十多年来,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来人声称自己是泰安州来的,泰安州岳庙要篆刻碑文,那里的人都知道萧让字写得好,想让他过去写一篇碑文,由他的好朋友金大坚镌刻成石碑。

萧让在一开始听到之时,心中既高兴又有些犹豫。

高兴的是自己的名声竟然传到了泰安州,还有人专门来请自己去篆刻碑文;犹豫的是,这路途遥远,自己从未出过远门,心中难免有些不安。

但来人却告诉萧让这五十两只是定金,事成之后还有一部分,并且还有金大坚陪着,这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嗯,这位官人用他的“钞能力”感化了萧让,非常愿意陪他去这一趟。

毕竟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萧让甚至想不到什么碑文究竟这么值钱。

就这样三人上了路,没成想刚刚出城半天,就遇到了一伙剪径强人。

乱写被砍头?那是你绳子后面的牛

来人很多,至少有四五十人,为首的是一个矮个子,他们一跳出来,那个泰安州的官人就大叫一声逃跑了。

说实话,萧让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人能跑的这么快,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似乎是一阵风一样瞬间消失了。

萧让无奈之下,只能向这伙强人讨饶,告诉他们自己是去给人家写字刻碑文的,是两个穷书生,身上没有钱,就这几件衣服。

但那个矮子却说出了一句让萧让很难理解的话——“俺不要你财赋衣服,只要你两个聪明人的心肝做下酒。”

萧让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或许以前他也遇到过土匪,但也是抢不到钱就会放人,最多因为觉得碰上这种穷鬼晦气,揍他一顿而已。

毕竟大家都是出来讨生活的,一切都要向钱看。

可这次遇上的土匪属实是抽象,萧让和金大坚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看到强盗把萧让和金大坚围了起来,二人对视了一眼,他俩似乎知道一直以来苦练的武艺是为了什么了。

就是为了今天这碟“醋”。

萧让从袖子里抽出了短棒,金大坚挥舞着他刻碑用的锤子(吃饭的家伙,暂且用来对敌),和对面大战在了一起。

萧让和金大坚的武艺其实非常不错,这四五十人被打的近不了身,那个矮子见势不妙就想逃跑,萧让和金大坚心中燃起了少年的一股热血,追了上去。

但没追二里地,他们就遇到了矮子的援军。

在被围起来之后,萧让和金大坚还想再动手,但却被两个人轻而易举的打掉了手中的武器,被抓了起来。

随即便被压到了一艘船上,晃晃悠悠地到了一个山寨之中。

一个也是书生模样的人接待了他们,告诉他们自己叫吴用、绰号智多星,那个泰安官人叫“神行太保”戴宗、矮子是“矮脚虎”王英,欢迎来到水泊梁山。

原来其萧让和金大坚们是被他们故意“赚上山来”的,因为他们的一个好兄弟“及时雨”宋江在江州喝多了乱写乱画被抓了起来,还要斩首示众,希望二人能够伪造一份蔡京的书信给蔡九知府,把宋江救出来。

萧让心里知道吴用肯定没对他们说实话,喝多了乱写被砍头,差不多等于捡了根绳子被判刑,因为绳子后面还牵着头牛。

但二人也不敢多问,因为这里的人一个个都比他们要高上一头,并且那明晃晃的刀枪上还带着血。

萧让想起来“矮脚虎”说“取心肝下酒”的话。

那似乎不是他在吹牛。

梁山不是你想走,想走就能走

于是二人按照吴用的吩咐写好了书信。

萧让的笔迹绝对是和蔡京的笔迹一模一样,甚至蔡京本人来看估计都很难分出来。

但是吴用说的内容却让他有些犹豫,按照他写出来的东西非常工整、非常格式化,如果放到蔡京下发的公文里,那绝对没有一点问题,可这是一封爸爸给儿子的家信,萧让很难想象蔡九看到这样的信后会相信这是蔡京给他写的——除非他们父子平时在家也是公事公办的说话。

金大坚仿造的蔡京“翰林蔡京之印”,也是如此。

且不说这是蔡京好几年之前的印章了,一个父亲给儿子的家信,用“翰林蔡京”的印章。

这合理吗?

但二人不敢质疑吴用的主意,毕竟他是“智多星”。

按照吩咐写好信之后,由戴宗送了出去,他还是那么快,一下子就没了影子。

不过片刻之后,吴用就发出了一声惊呼:“不好!”

他也发现了自己这封书信的漏洞,萧让和金大坚对视一眼,赶紧跪下磕头:“大王饶命,我们制造的书信绝对逼真啊。”

二人不能表现出早就发现了吴用的漏洞,不然那样情况会更加糟糕。

“当时发现了为什么不说出来?”

“因为我看出来了吴用小心眼,当面打脸我怕他翻脸。”

能这么说吗?

还想不想活了。

但吴用和一个“晁天王”没有理会二人,而是赶紧商议怎么办,经过一阵准备,他们带着不少人马下了山,看样子是去劫狱了。

至于当初“书信写完就送你们回家”的许诺,萧让和金大坚谁都没有提起,只盼着能够活下去。

两天后,二人的家人竟然也都被接到了山上。

原来这是一个来了就别想走的地方,不愧是一群好汉啊。

吴用他们的劫狱非常成功,那位宋公明被救上了山,但萧让的直觉告诉自己,此人并不是很想和他的救命恩人们在一起,萧让察觉出来这个比王英高不了几寸的“黑三郎”,似乎非常看不起梁山上别的人。

他并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土匪,哪怕是在土匪窝里。

但这一切都和二人没关系了,他们在这梁山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命,就是活下去,和家人一起活下去。

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奇怪。

萧让要跟着他们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次他尝试着拒绝这么喝酒,希望能用小盅或者慢慢喝,然后就被一个浑身黑黢黢、腰上别着两把板斧的“黑旋风”拍了一巴掌:“你这么讲究,是不是看不起我们!”

萧让不敢和他争论,只能吃药一般吞下了一大碗酒。

萧让看着李逵,心中有话想说。

他想说吴用每次也是一点点抿着喝的,你怎么从来不去拍他?

他想说你下山接母亲回来告诉大家母亲被老虎吃了时,众人的悲伤连三秒钟都没持续了,这山上估计没人看得起你。

他想说…

靖康二年,我的美好前途啊

算了,他什么都不敢说,只能称呼一声“哥哥”,喝一碗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似乎完全成了透明人。

只在攻打祝家庄的时候出来再次伪造了一封书信,帮助他们打破了一个庄子,又假装了一个知府,帮他们骗了两个人。

萧让穿着知府的衣服,其实心里是非常,非常高兴的。

他希望时间能过的慢一点,让自己多穿一会这件衣服。

如果萧让没有加入这群好汉,而是继续在家读书,那么会不会已经中了举,真的当了知府。

再后来的一天,一个石碑被送上山来,上面有梁山上很多人的名字,正好一百零八个,每个人还多了一个星宿的称呼。

萧让的是“地文星”,排名地煞第四十六。

萧让不知道这种事情是真的假的,只知道金大坚前几天晚上被宋江喊走了。

为什么会不让萧让来写这个名单呢?

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吗?

但能当一回天上的星星,他还是很高兴的。

后来事情的发展出乎萧让的意料,梁山竟然被招安了。

他们成了官军,被派去攻打别的反贼。

这一路上萧让的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做一些文职工作就好,只有在攻打王庆时,面临敌军偷袭的情况下,他提出了一个“空城计”。

宣赞、郝思文这两个人还怀疑萧让,毕竟以前在梁山上,他都一直没怎么说话。

但萧让能怎么向他们解释呢?

前有一个“智多星”吴用,后面又来了一个“神机军师”朱武。

萧让只不过是一个“行文走檄、调兵遣将”的“人肉打字机”,去质疑军师?

提出自己的看法?

别闹了,吴用肯定会不高兴的。

这次的计谋很成功,空城计打败了敌军,但萧让也知道自己不能继续在梁山的团队中留下了。

隐忍了这么多年,突然展现出了军事才能,这是一个很难让萧让解释的事情。

以前为什么不献计,是看不起我们吗?

萧让只能用最阴险的心思来猜忌这些梁山好汉,因为自己“加入”他们的方式给自己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在征讨方腊之前,萧让找了一趟蔡京。

没有钱送礼,只给了他一封信。

内容是很简单的问候,但字迹却是蔡京自己都很难辨认的“蔡京体”。

不出所料,萧让被蔡京留在了他家里当门馆先生。

看似是家庭教师,但萧让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萧让不止一次地帮助蔡京伪造他政敌的一些书信,几乎没有人怀疑那是假的,蔡京非常相信萧让在专业领域的技术。

而后来的事情再次出乎了萧让的预料,他本以为可以靠着这份技术成为蔡京的心腹,以后真的可以外放一个知府,而梁山那群人就和自己再没关系了,哪怕自己也听到了他们的一些消息。

宋江拉着李逵一起死了,吴用竟然自尽了,萧让不知道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觉得他们这种人很难自杀。

如果真的不得不死,那么也是因为他们手中已经没了对抗朝廷的底牌,所以不得不死。

萧让很庆幸,自己选了一个很有前途的主子,真的快要被外放知府了。

靖康二年,他要出京城了。

嗯?

京城怎么关门了?

哪里来的这些蛮夷士兵!

不,这才刚刚…

0 阅读:11
瑛悦谈历史

瑛悦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