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1908-1970)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典型代表。尖锐批评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弗洛伊德的结论,来自于对精神病患者的研究,把人类中病态的人们所具有的精神状态,推及整个人类;而行为主义者则是把人类看作物理、化学意义上的,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的生物。这两个思潮都是反理性、反道德、反文化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马斯洛认为,要研究人类的普遍的状况,必须选取最优秀的人物作为研究对象。马斯洛最初研究的对象是让他崇拜的自己的两位老师。后来在他研究的案例中,包括了美国成就显赫的总统林肯、杰佛逊、罗斯福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赫胥黎等优秀人物。在马斯洛的学说中,最重要的概念是自我实现。这是他在研究优秀人物的过程中总结出的人的最高需要和为人的最高境界。
自我实现这一概念的定义,马斯洛根据他研究的优秀人物的共同点,大致把它描述成“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对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完成。”那么,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概念, 就被马斯洛定义为:“ 一个人能成为什么, 他就必须成为什么。” 即人类具有的成长、 发展、 利用潜力的心理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按照马斯洛的研究,自我实现的人,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1.具有洞察生活的能力。
2.有清醒的是非观。
3.有一种谦虚的态度。
4.致力于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责任或职业。
5.有创造性。
6.有勇气、不胆怯,不怕犯错误。
7.信任、善良和美在他们身上高度地结合在一起。
8.与恶斗争。
9.健康的自尊。
10.有独立性,同时又乐于与人相处。
11.相信宇宙是有意义的,相信精神生活。
12.自我控制比较容易。
13.比普通人更能与人建立深厚的私人友谊。
14.与“异性相吸”“门当户对”背道而驰,能深深爱上志同道合者。
15.对别人十分尊重,与任何人的友谊都不是利用性的。
16.有可能建立一个坚定、幸福、持久的婚姻。
17.自发地主持正义,敢于批评。
18.对人和蔼,有耐心,爱孩子。
19.达观而镇静,能耐心寻求缓慢的、有秩序的变化,而不希冀突变。
与互联网上那么多“人间清醒”的鸡汤文相比,我更喜欢这样来定性人和社会。
马斯洛认为能够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只有人类的1%。可谓是百里挑一。而且要做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必须长期地努力和磨炼,不断地加强修养,所以通常被马斯洛视为自我实现的人,都在60岁或60岁以上。
不过,做到了自我实现和具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不同的概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是有责任感的,有尊严的,有理想的。特别是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追求自我实现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