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成为当下最火的电视剧,该片由王家卫导演,以9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各色人物在繁华都市追逐梦想的故事。剧里有个片段,汪小姐的车在去诸暨救宝总途中被撞坏,后来她成立新公司的时候,宝总送了她一台凯迪拉克,沿着这个故事,我们来聊聊90年代那些和车有关的事。
90年代的凯迪拉克值多少钱?能买车的都是什么人?宝总送给汪小姐的这台凯迪拉克叫帝威,别看现在凯迪拉克被调侃成“八折凯”,20多万就能买,放在90年代,人家是豪华品牌领域的顶流,响当当的总统座驾,地位和奔驰宝马比是有过之而不无不及。宝总在那个时候买帝威,花费估计在140万元左右。
90年代做一名“万元户”已经足以令人羡慕,那么当时的上海房价几何?大家可以看看这张1993年新民晚报的房地产广告,房价980元一平,买凯迪拉克帝威的钱可以买下20套两室户,这些房子放到现在应该能值1个多亿。
稍微“亲民”点的也有,比如桑塔纳,它是属于90年代的汽车图腾,但它的价格也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需要十几万元。我搜罗了一些同时期的汽车价格,丰田佳美,也就是现在的凯美瑞,90年代中期的价格是51.5万元,奥迪A6的价格是46万,而当时普通人的工资只有300-500元,相比之下,买房更容易实现。
除了企事业机关单位,90年代能买车的必然都是富商,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第一台法拉利车主——李晓华。1992年,法拉利在亚运村会展中心进行了一次展卖,但当时他们觉得中国内地不具备消费法拉利的能力,做好了将展车拉回去的准备,没想到北京首富李晓华以13.8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那台法拉利348,成为中国内地首位法拉利车主。13.8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约等于人民币150万,宝总看到了李晓华都得叫一声阿哥。
90年代车主没有保养概念一直开到坏才修在90年代初,个人能买车的凤毛麟角,全国汽车市场70%的购买力在公车消费上,政府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款购车行为都有严格规定,买车都要层层审批后才能购买。直到1994年,国务院公布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鼓励个人买车,简化了流程,凭个人身份证就可以。
那时候的通讯和现在没法比,而且也没有4S店,大部分为进口车,所以就要找进口车经销商,沟通基本靠国外发过来的传真,黑白打印的图文比较模糊,有点开盲盒的感觉。订车之后,等待的时间也完全看人品,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的也有,这点倒是和现在无差。
中国第一家4S店在1996年才成立,那么在没有4S店的时候,车主们去哪里做保养呢?我问了一些入行二三十年的老汽修师傅,拼凑出了一点信息。
那个年代的人其实对车的了解比较匮乏,随车说明书又都是英文的,大部分人都没有保养的概念,几万公里没换过原厂机油的大有人在,发动机拉缸了才想起去修,去的地方叫“特约维修中心”,价格非常不透明。
老师傅说,那时候的车容易坏,主要是因为保养不到位,坏了之后,又没有可靠的零部件更换,所以越修越坏,进入死循环。之后大部分修理厂才从“维修为主”转为“养护为主”。
汽油一升1.5元,停车费1元再早些时候,国内并没有92/95标号的汽油,只有66号和70号,后来才有了90号。90年代初期,汽油价格一般是一升一块五出头,到了90年代后期,逐步涨到两块钱左右,此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两桶油”成立,在调控以及汽车保有量增加的双重背景下,汽油价格在2002年到2012年的这十年发生巨变,从2.5元涨到差不多现在的水平。
那时候大家都还在骑自行车,80年代的时候其实也没有什么停车场的概念,国家放开对私人购车的限制后,出于维护公共秩序的需要,停车场才开始出现,90年代蓬勃发展,这个阶段的停车场管理很原始,人工收费为主,价格也大多是一块两块的区间,到了90年代末期,在一些景区出现了10元20元的比较贵的停车费。
写在最后
《繁花》已经大结局,后劲挺大。黄河路已经替代武康路成新晋网红,南京路也不再是来上海旅游的必逛景点,东方明珠旁边矗立着比它更高的楼。30年的风云激荡,国内汽车市场也发生巨变,曾经昂贵的汽车变得亲民,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繁花》中看到的是诡谲的商战和红绿的灯牌,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