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龙病来势汹汹,如何防治,这篇文章给你说明白

乾坤一局 2024-03-22 17:59:29
柑橘黄龙病的发生规律

柑橘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一些地区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在柑橘种植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病害,其中包括柑橘黄龙病,其暴发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柑橘黄龙病在植株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能感染,尤其是7~8龄幼树的发病概率最高。二,是感染该病后,春梢发病较轻,秋梢发病较严重,植株染病后整体树势矮小。感染初期,部分枝条、叶片逐渐黄化,扩散之后会导致全株发病,病树的枝、叶、花、果及根部都会有明显症状,造成植株全叶黄化脱落。

如果花果染病,柑橘在第2年花期会提前,并且果实变小和畸形,果实酸,严重时会导致木质部全部变成黑色。三是柑橘黄龙病具有传播性强和传染范围广的特点,并且传播途径广泛,主要通过接穗传播、苗木调运传播和木虱传播,如果在育苗和嫁接过程中没有执行严格的检疫制度,会导致柑橘携带黄龙病病菌,直接造成该病的传染和扩散。四是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主要媒介,传播该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8个月。

通常情况下,成虫在嫩枝上产卵,在吸食柑橘汁液5h后会加大传播的风险,卵孵化以柑橘嫩梢的枝叶为食,并且分泌出大量的白色蜜露,成为新的传染源,通过风雨传播。此外,柑橘木虱有一定的迁飞性特点,传播距离和风力有着直接关系。

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来看,木虱成虫会在衰弱的柑橘树枝上越冬,当嫩枝长到3~6cm时很容易成为木虱的生存场所。 尤其是幼年树更容易遭到虫害的侵袭,发病之后会出现均匀性黄化、斑驳型黄化和缺素黄化。其中均匀性黄化是指树冠新梢出现黄梢之后直接扩散给全株,之后扩散蔓延,导致其他叶片发病;斑驳型黄化是指叶片在成熟转绿之后失去光泽,叶脉也会出现块状的黄化症状;缺素黄化是指叶脉保持绿色,但是花叶部位会出现黄化的症状,导致叶片黄厚和变小,甚至枯萎死亡。

柑橘黄龙病的主要发病症状

柑橘黄龙病发病初期阶段,在浓绿的树冠中间会出现1~2条或多条叶片发黄的枝梢,枝梢黄化主要表现为叶片均匀黄化,或叶片生长转绿之后,叶脉附近逐渐黄化,之后会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

一般情况下,发病当年的春梢能够正常转绿,但是伴随着春梢老熟,叶片由绿色慢慢变为黄色。患病树当年的夏梢和秋梢叶片就无法变绿了,由淡黄色逐渐变成黄色,之后发黄的叶片在秋末会逐渐脱落,在次年春天萌芽前全部脱落。柑橘患病后,第二年的枝梢短弱,叶片表现为长而细,叶肉主侧脉为绿色,其余叶肉为淡黄色或者黄色。随着病情进一步扩散和蔓延,黄梢枝条逐渐增多,会导致柑橘整株枯死。

患病植株的花比正常树开花早,花瓣短小且肥厚,颜色为淡黄色。小枝上的花朵可能聚集成团,患病花几乎全部脱落,极少数能够结果。患病果实畸形,没有光泽,并且着色不均匀,有些病果的果蒂附近为橙红色,其他部位为青绿色。

柑橘黄龙病的化学防治措施

在当前的化学防治中,较常见的方法是直接使用含抗生素的化学药物,在短期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抑制病害的扩散和蔓延。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通过树干注射和枝条浸泡等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抑制病菌作用,可以选择四环素、土霉素、青霉素G钠盐等抗生素,能对病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出现药害,并且防控效果没有持续性,一旦停药可能在几个月内复发。

针对该问题,有的研究人员采用纳米技术来提高抗生素药物渗透进入柑橘叶片的有效浓度,从而提高药物的传递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效,降低用药量。此外,为了增强药物的渗透力,可以使用纤维素酶分解角质层的保护膜,再使用抗生素纳米粒子,能够将药物输送到目标部位,提高对病菌的抑制效果。但以上方法由于成本过高还无法在农村普及。

柑橘黄龙病的物理防治措施

因为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对热度较为敏感,可以利用物理防治技术做好对病菌的抑制工作,主要利用光照、湿热空气、热水或者蒸汽作为主要的传热介质,然后向患病的柑橘植株传递足够的热量,对患病的树木进行热处理,抑制病菌甚至造成病菌的死亡来治疗黄龙病。但是物理防控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的,最大的难处就是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并且效果不稳定,在有些地区还缺乏热处理治疗的应用条件,只能将该技术应用在无毒幼苗的培育方面。

为了增强防治效果,有研究人员将四环素或者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配合物理防治,效果比单独地使用某一种方法更为明显。相关研究显示,通过热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延缓柑橘黄龙病,有学者选择48~58℃的水蒸气温度处理感染黄龙病的枝条,通过热处理之后能够有效清除病菌,并且受害枝条的数量明显减少。

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如果将感染黄龙病的种苗暴露在45-55℃的热气中处理,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可以发现其黄龙病的病症逐渐消退。此外,还可以把感染黄龙病的柑橘种苗放在47~50℃的水温中,浸泡10分钟,间隔一天重复1次,连续3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发现新叶片没有明显的黄龙病症状。

这里顺便说一下,柑橘出现黄龙病之后,枝条会出现营养元素缺乏的症状,尤其是锌元素的缺乏较明显。有些研究者通过叶面喷雾或者灌根等方式,为植株补充微量元素及营养物质来控制病菌的扩散和蔓延,这种方法能够增加已经感染黄龙病植株的柑橘产量,同时能够提高果实的品质。

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目前,柑橘黄龙病其实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应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概率。柑橘黄龙病主要是由带病苗木或者嫁接穗以及带菌的木虱引起,因此,应从正规的渠道购买合格的苗木接穗,减少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概率。此外,还应做好柑橘木虱的防控工作,可以采取以下防控手段。

第一步,在柑橘树木萌芽之前喷洒1次杀虫剂,能够灭杀冬季残留的有害物质。在春梢发育时期再次喷洒药物,能够有效灭杀成虫、幼虫和虫卵。第二步,做好成年柑橘树的夏梢修剪工作,在幼枝长到5cm时可以喷洒药剂,每隔8天再喷洒1次,但是要控制好药物用量。

总的来说,在柑橘黄龙病防治中,应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有效降低农药的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一是在柑橘园内种植青草或者其他绿色肥料,在柑橘生长的关键时期做好杂草的清理工作。通过生草栽培等技术能够实现对害虫天敌的保护,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二是做好柑橘枝条的修剪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及时修剪枯枝和病虫枝,能够提高柑橘园内的通风透光性。做好日常的施肥和浇水工作,增强柑橘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可以适当增施有机肥料,并且减少化肥的用量。

三是采取物理防控措施,做好害虫的防控工作。结合害虫的生活习性,采取人工方式捕捉害虫的卵和幼虫。也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趋色性等特点悬挂色板诱杀,在害虫高发时期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或选择黄板诱杀,防治效果较好。

四是使用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等生物源杀虫剂及矿物元素,应选择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杀虫剂,禁止使用高毒和高污染的杀虫剂。防治柑橘黄龙病的过程中要注意规范使用杀虫剂,保证用法用量安全。在害虫繁殖时期进行化学防控非常关键,同时要做好柑橘炭疽病和溃疡病的防治,交替轮换使用消毒药剂,避免误杀害虫天敌

针对黄龙病,要加强柑橘园的栽培管理

一是结合柑橘园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的施肥管理,根据柑橘树的生长情况补充其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适当增施有机肥料,并且控制好氮肥的施用量,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合理搭配肥料比例。通过科学的施肥工作能够提高柑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柑橘黄龙病的扩散和蔓延。在施肥之前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树木的生长情况科学选择肥料。

二是做好日常的水分管理工作。科学的水分管理能够减少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概率,营养物质在适合的水分条件下才能溶解和吸收,合理施用肥料能够促进柑橘健康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在灌溉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果园内湿度过大,还应做好干旱预防工作,一旦柑橘园内出现积水要及时排水,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增强土壤的保墒能力。

三是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对栽培地区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在发现患病植株之后,要及时清除,并且统一焚烧处理,防止健康植株染病。

0 阅读:0

乾坤一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