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起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佛弟子们为了将佛陀的教法结集起来,召集五百阿罗汉,由阿难尊者根据昔日听闻的佛陀教法,当众复述诵出形成了《阿含经》。
而《法句经》与《阿含经》也有直接关联,是将《阿含经》及早期律藏典籍中“偈语”结合起来,以偈颂形式呈现。其中有不少佛陀教化弟子的故事或譬喻,内容平实质朴,容易理解,相关问题依然映射着现今的一些现象。以下选取一则《法句经》中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七次出家的质多哈达““””
释迦牟尼佛(后称佛陀)住世时,有一位比丘名叫质多哈达,出家前他是个家境贫穷的农夫,平时靠给人放牛谋生,这活儿可不容易。有一次他赶着牛群来到森林,突然雷霆霹雳、天降大雨,受惊的牛群四散奔逃,偌大的森林,跑丢一头牛都赔不起。为了找牛,他奔波了好几日,身心都快崩溃时,眼前出现了一座优美静谧的园林。这里是佛陀与比丘们禅修的精舍,又累又饿的他,扑通一声跌坐在门口。比丘们心生怜悯,拿了清水和食物让他吃饱喝足,这样的友善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想:我天天放牛,痛苦不堪,不如当个比丘不愁吃穿,于是请求准许他留下出家。
比丘们回答:只要愿意,佛法的门是敞开的,每个人都可以出家修行。剃度后,他就成了一位出家人。之后的日子,他也挺守规矩,该乞食时外出乞食,该回来时就按时回来,这样的生活清净简单,一段时间后他还长胖了。但清净的日子一久,他开始心生厌倦,每天都是这套程序,一大早起床,排队去托钵乞食,再排队回来,入城也不许游玩,睡个懒觉也不行。于是又怀念起以前,不放牛时能睡到中午,想喝酒就喝,想出去玩就玩,想着想着就决定还俗。虽然回了家,但毕竟不可能天天吃喝玩乐,还是得去工作、去放牛,哪有回忆滤镜里那么安逸,现实还是很骨感的。过了一段时间,他想想还是出家好,于是第二次出家。可过不多久,又还俗······就这样来回摇摆,一共出家了六次,又还俗了六次。
“质多哈达”并不是他的本名,而是比丘们看到他一会儿出家,一会儿还俗,心念漂浮、心智不坚,所以喊他“质多哈达”,意思是心意不坚定。他这样的身心状态,其实是很痛苦、纠结和烦恼的。他的妻子嫁了这样的一位丈夫,可想而知也是痛苦不堪,放又放不下,提又提不起,两人经常争吵。一次大吵之后,妻子疲惫地睡去,沮丧的质多哈达看着妻子外衣脱落,鼾声大起,张开的嘴巴流着口水,看起来像具膨胀的尸体。突然对佛陀开示过的“观身不净”有了觉悟。
他反思:难道这就是我要追求的目标吗?昔日的美貌女孩和爱情,从当年的喜爱、依恋,到现在变成互相指责、憎恨和伤害。过去以为,自己失败的是事业,但现在发现自己失败得更多。在无常生灭变化的世间,一直在追找、一直在努力,原本以为是命运不济、世事不公,现在突然明白是努力的方向错了。
毕竟过去出家了六次,听闻过一些佛法,他突然悟到佛陀所说的“无常”“苦谛”都是真理,真正的问题不是命运,而是没有能力“自利利他”。事业、命运、情感、家庭,比他更好的人,也同样经受着无常的摧残和考验,不会对某些人宽容,对某些人严苛。但在同样的考验下,有些人有安住身心的能力,更有人不仅能安住自己的身心,还能利益别人,而他的过去,不仅自己安住不了,还给别人带来痛苦、烦恼和伤害。他重新拾起被搁置了好几个月、布满灰尘的袈裟,走向精舍,跪下来请求再次出家……可比丘们纷纷摇头,你都还俗六次了,怎么又来!但这次,他表现得异常坚定,终于得到比丘们的接纳,第七次为他剃度出家。
让比丘们奇怪的是,这次质多哈达再也没提还俗。他说,我以前出家,并没有想清楚自己的方向,也没有真正地放下执着。我其实还是在为世俗而活,没有为法而活,因此老是定不下来心,现在的我不一样了。佛陀听到了这番对话,微笑着告诉比丘们:是的!从前的质多哈达心念漂浮,不够坚定,是因为他其实还并不了解法,没有真正知道生命的方向。所以,在尘世间痛苦了,就想出家;出家烦了,又想还俗;从一个地方换到另外一个地方,从一种生活方式换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但他没有明白,真正的问题不是外在,而是降伏自心,现在他已经成为一位放下了执着,获得正法的阿罗汉了。
本则故事取材自《法句经 · 心品》
很多人常常会陷入当下的烦恼,幻想远方的美好,羡慕他人的生活,例如最近爆火的阿勒泰,或悠闲的海岛。也有人一会儿觉得世间的功名利禄好,遇到挫折又觉得修学解脱好,修学一阵又重新追求起了世俗名利······就这样左右摇摆不定。佛陀说“四圣谛”——苦、集、灭、道。苦谛,不仅仅是痛苦,还有“逼迫”之意。为无常所逼迫,很多东西我们不能一直拥有;无我,我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被缘起法则所左右;为生老病死所逼迫,在六道里无限轮回;这就是苦谛。在这样的一个生灭变化、无常无我的世间,想从外面找个安心处,是找不到的,真正的方向要“向内求”。
此心安处是吾乡,当对佛法心志坚定之时,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都可以安心修学。一念觉,此岸即彼岸。除了出家比丘证得阿罗汉,佛陀也有很多在家弟子成为圣者,修得充满法喜,了悟生命的意义和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