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了解宗教狂热之外的另一面——《十字军东征》

刘喜脉 2023-04-04 13:44:08

我对十字军东征最早的深刻印象来自一部名为《天国王朝》的电影,原因有三:

其一,当年的伊娃格林实在过于美艳,让人过目不忘;

其二,战争场面很是宏大,让人对那个充斥血与火的岁月格外“好奇”——事实上,这只是后人对不是自己时代的一切的一种“探索欲”,当时的人可不会喜欢遍地都是战火纷飞的时代;

其三,电影投资巨大,票房极为惨淡,后来才知道公映版与导演剪辑版大有不同,感觉好电影被短视的投资方毁了。

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我才对十字军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天国王朝》的故事背景对应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期著名的“耶路撒冷围攻战”。

在这场战役中,坚守耶路撒冷的勇士们让率领穆斯林大军的萨拉丁接受自己的投降,以让出“圣城耶路撒冷”为代价,换取了数万百姓和将士平安撤离的结局。

等对这段历史了解更深入后,我才更明白这部电影与众不同。

无数战死他乡的十字军战士,被灌输的理念是“杀死异教徒不是谋杀,而是通往天国之路”,纵使是赫赫有名的圣殿骑士团,也逐渐沦为抢劫阿拉伯人和当地老百姓的强盗,甚至,外来的好战分子一直秉持着嗜血般的狂热,他们在乎的是战争,而不是为谁而战——否则,也就没有十字军血洗君士坦丁堡。

不仅如此,神权与王权的斗争必然伴随各个宫廷可见或不可见的腥风血雨,“东征”的价值,可能与萨拉丁面对主角疑问时的回答一样,既是【Nothing】,也是【Everything】。

对于伟大的人物而言,信仰从来都不是宗教的狂热和血与火的喧嚣,而是一种不可明说的永恒神圣。

但是,有多少人能如此伟大呢?纵观人类历史,伟大的人物总是少数。

在并没有深刻了解历史前,十字军东征于我,更像是一群可悲的凡人或者俗人,在一场宗教狂热驱使下的洲际侵略。

教皇乌尔班二世曾在1095年对一群贵族们祝福道——

“踏上征途,罪愆得免,神圣王国之不朽荣耀必定降临汝身!”

于是,为了所谓的“圣城解放”,为了所谓的“自我救赎”,一群基督教王公们率领一众“领取十字”的信徒们,对基督的“敌人”发动了绵延许多年、多达九次的圣战!

来自西欧、西亚、北非、北欧的战士们——从西方的安达卢西亚到东方的阿勒颇,为了“侵略”与“反侵略”,各种血流成河。

诚然,除了第一次东征,之后的征战被普遍认为是一连串失败,是从构想到施行的彻头彻尾的失败,鼓动者为了一己私利,将一厢情愿的自大幻想和妄自尊大的文化一元论包装为“伟大的远征”,至于军队的统帅,普遍孤高自傲、好大喜功、贪得无厌,同时又缺乏军事智慧与技术实力,没有根据军事与后勤保证的常识做出判断。

更为重要的是,生与死的抉择让教徒逐渐开始回归人性,曾经,教皇口称“赎罪”就能让人远赴他乡送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教权的世俗化,带来了信仰的危机,也让人更注重眼前看得见的利益。

这已经在为后续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欧洲大事件埋下伏笔。

无论如何,十字军东征是世界历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页,两种不同信仰的人为了耶路撒冷的归属捉对厮杀数百年之久,其跨越地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力度之大,至今仍是欧美学者的研究热点。

抛开血腥与混乱,我们着眼于十字军东征的筹备与组织,还是能看到宗教战争背后的理性——即这种洲际战争需要事无巨细且耗资巨大的准备工作。与之有关的政治、宣传、财务、后勤等方面的计划与组织。

首先,发动战争。

这是一项需要取得公众支持的复杂宣传工作——制造舆论。同时,十字军东征并不是一国行为,而是多国联合行动,那么,为了积蓄盟友,确保兵进路线、军需供给、市场稳定和通行安全。各国领导人以及指挥者需要通过频繁的碰头或书信交流,以制订统一的战争策略,以及相关的时间表,这都离不开情报搜集、地图绘制等等。

其次,战士招募。

虽然很多战士真的是因为信仰,但还有更多人是为了追求利益,这背后都是以报酬和契约为基础。这不仅刺激了欧洲借贷理念、借贷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也改变了欧洲原有的领主与佃户的关系,远赴他乡的征战成为了一种基于“个人投资”的商业行为,我们可以这么说,欧洲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私人军队转移,是各自为营的有报酬的十字军军团的必然结果。

第三,信仰的迭代。

十字军东征的历史被后人“演化”为各种传奇,虽然战争必然围绕血腥与暴力,但英勇战士们的忠诚、勇敢、慷慨等美好品质,却是不灭的。同时,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条顿骑士团等应运而生,像医院骑士团致力于提供医疗以照顾病人或受伤的朝圣者,其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其实是伴随战争的推进一路散播的。

第四,技术的更新

战争需要技术支持,在十字军与穆斯林的战争中,不少先进的阿拉伯文化与技术或主动或被动地被引入欧洲,军方有组织地消化吸收和改进,客观上促进了旧技术的升级。

我想,这本名为《十字军东征:计划与组织,理性与信仰》的冷门书,核心价值,是提醒我们应该更全面、深入地看待一件似乎已经被定调的历史大事,每个宏大的历史概念,都有无数个也许“微不足道”的历史小事支撑,而这些历史小事,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刺激我们变得更有智慧。

0 阅读:11
刘喜脉

刘喜脉

笑谈中外古今事,伴君smile随风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