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黑白间|(六)简牍-篆隶演变的推动文书

翻蓁熙 2024-05-09 06:58:48

文字的发展离不开材质的进步。在汉代发明纸张之前,我国古代记录事件,除去使用兽骨、龟甲、金石等不易得或者笨重昂贵的材料之外,书写材料还有少数贵重的纺织品,但最主要的书写载体还是简牍。

“简牍”是古代遗存下来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的统称。

简是以毛笔书写在竹片或者木片上,单枚呈长条形,只书写一行文字。当字数较多时,就写在数个简上,用麻编连穿在一起,这样的形式则称为“册”。如果是长篇内容,就被称作“篇”,一“篇”可能含有数个“册”。

牍的材料与简相似,但多为木质,与简不同的是它的宽幅很宽,有的牍宽度可以达到十五厘米,呈长方型,所以也会被称为“方”或者“版”。

简牍的装裱形式一直延续至今,最终演化成为现代书本的版式。简牍的形式在晋以前被大量使用,与石刻文字相比,简牍上的文字直接体现了毛笔书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视觉上更具有层次感。

在十九世纪末,我国西北陆续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简牍,大致有楚地简牍和秦地简牍两大类。楚简牍的主要代表有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竹简】(图一)、1957年出土的【信阳楚简】(图二)等。秦简牍目前发现的主要是【云梦睡虎地秦简】(图四)和【青川木牍】(图三)。

图一 【曾侯乙墓竹简】

楚简不追求规范工整的形式,它要求的是制作的便捷和书写的方便,如战国早期的【信阳楚简】(图二),简书墨字,章法结构错落,疏密关系明显,字体开阔,结体均匀扁正,起笔时每有重顿,整体线条圆润流畅,收笔处自然向下勾尾回旋,整体书风舒散妩媚。

图二 【信阳楚简】

而作为秦简牍的代表,今藏四川省博物馆的【青川木牍】,牍上三行墨书定为战国晚期秦武王二年和四年(公元前309年——公元前307年)的手迹,木牍有行无列,字与字之间距离较大,字形方扁取横势,与汉隶外形类似。起笔有明显收束之意,其被视为目前年代最早的古隶标本。

图三 【青川木牍】

而另一个代表【云梦睡虎地秦简】(图四)则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初期,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以及甲种、乙种《日书》。其中《语书》、《效律》、《封诊式》、《日书》为原书标题,其他均为后人整理拟定。

图四 【云梦睡虎地秦简】

从字体形式上看,【云梦睡虎地秦简】脱胎于秦篆,形态中篆隶混杂,虽然保留了大量中锋圆笔的篆书笔法,但其字体架构欹斜相依,节奏明快且平稳有序,气势连贯,质朴而舒朗。其中的夹杂着汉隶明显的掠笔、一波三折,相较于【青川木牍】,其隶化的特征更为明显,成为研究隶书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资料。

从考古发现出土的【信阳楚简】到【青川木牍】,再到【云梦睡虎地秦简】,它们展示了和金文完全不同的书法语言和审美形态。

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秦篆至古隶的演变过程,它们为研究隶书的源流提供了有序的传承方式。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0

翻蓁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