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内孩子普遍患有近视?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凡尔赛百态 2025-02-13 02:38:17

当前我国的近视问题确实相当严峻。

据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指出,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患者数量约为4.5亿。

若缺乏有效的政策干预,我国5岁以上人群的近视发病率将攀升至50.86%~51.36%,患病人口将接近7.04亿~7.11亿。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的世界视觉报告中估计,中国有超过7亿人患有近视。

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发生率为53.6%,而大学生近视的总体发生率更是超过了90%。

这些数据确实令人震惊,因此大家都认为,国内的孩子几乎普遍存在近视问题。

近视主要源于长时间用眼过度,无论是学习还是玩游戏,长期下来都会使眼睛感到疲劳。

如果国内孩子能更多地参与课外活动,比如在操场上奔跑,那么他们的眼睛就能得到充分休息,从而减少近视的风险。

许多学生平时的用眼距离主要集中在两个范围:从黑板到眼睛的距离和从书本到眼睛的距离。

长时间保持这两种距离,眼部肌肉会逐渐失去弹性,无法有效调节焦距,进而导致近视。

未成年人的假性近视往往就是因为眼部肌肉已经出现问题。

如果能及时进行治疗,让眼部肌肉得到放松,并且考虑到身体仍在发育中,是有可能逆转眼部肌肉失去弹性的趋势的。

但一旦身体发育成熟,近视就变得难以逆转了,只能通过手术来矫正。

预防近视的方法其实相当简单,就是让孩子的眼睛在不同的视距之间经常变换,无论是看黑板还是看书都不要过近。

平时应该鼓励孩子多观察远处的物体,以保持眼部肌肉的运动,维持其弹性。

爱运动的学生,甚至是喜欢玩耍的学生,近视的可能性更小,因为他们花在看黑板和书本上的时间较少,同时他们在户外的时间更多,户外环境中眼睛所接触到的光线距离比教室里要远得多,变化也更加丰富。

男生近视的情况通常比女生少,这也不难理解,因为男生通常更好动,活动过程中眼部肌肉会得到更多的锻炼。

并非是看手机或电视本身导致了近视,而是长期保持与这些设备相同的距离观看,使得眼部肌肉过度劳累。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一棵树看,也同样会导致近视。

问题在于我们不会长时间盯着一棵树看,却会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视、黑板或书本。

预防近视的关键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多参与户外运动,避免他们的眼睛总是在两种光线距离之间频繁切换。

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国内教育通常倾向于让孩子从小就努力学习,期望他们在孩童时期就掌握众多知识。

儿童阶段正是身体机能发育的时期,眼睛也不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若此时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很可能导致眼睛过度疲劳,进而引发近视问题。

反观大学阶段,学习压力相对减轻,而此时人体各项机能已基本发育成熟,因此我们常看到国内中小学生近视问题较为严重。

国外的教育理念则与之不同,有些国家主张在孩子小时候要释放他们的天性,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真正的竞争往往从大学开始,小学和中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个人兴趣。

国内外青少年近视情况的差异便显而易见,国内近视现象普遍增加,而国外则相对较少。

这一理论并非绝对,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引发近视,如高楼大厦对视野的遮挡、电子产品的增多等。

如今的学生着实太苦不堪言,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无一例外。

那谁最苦呢?

小学阶段当属学渣。在这一时期,没有哪个家长会觉得自己孩子不适合读书。

一旦孩子成绩欠佳,家长们往往会将其归结于晚慧、粗心、不用功或者玩心重等原因,进而给孩子施加各种压力,实在令人心疼。

毕竟谁都不愿承认自己的孩子无法在学业道路上顺利前行。

中学阶段,中等生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

不妨设想一下,一个高中生,早上七点半就开始早自习,一直上到晚上九点半,而且很多孩子下课后还要继续做作业。

算下来一天要学习十四个小时,扣除两顿饭的两个小时,实际上课时长就达十小时,这可比“996”工作制还要残酷。

他们既没有单休,更别提双休了,两周甚至三周才休息两天。

就连寒暑假也难以完整享受,寒假最多两周,暑假顶多一个月,这还是在严禁补课的前提下。

想不近视?难如登天。

但只要能熬过高中的辛苦时光,日后便没有什么工作是不能胜任的。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2
凡尔赛百态

凡尔赛百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