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何仅成都一城独大?其他城市发展一般?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凡尔赛百态 2025-02-12 02:33:46

为什么中国仅有一个首都?

为什么不考虑同时发展几十个陪都,以此推动经济更进一步呢?

为什么阿根廷在近二十年间只产生了一位球王?

为什么不尝试培养出数十位球王,那样阿根廷或许就能每届世界杯都夺冠了。

为什么只有深圳成为了经济特区的代表?

为什么不同时设立上百个经济特区,这样人均GDP不就有可能翻倍吗?

饥荒时期,百姓没有粮食,为什么不选择吃肉?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四川本就遭受了严重的削弱,汉中、遵义以及重庆都已不在四川的范畴内。

如此一来,四川在经济、资源和人口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仅能支撑起一座超级大都会的发展。

成都拥有深厚的底蕴,其作为四川盆地的中心,想要不发达都很难,“扬一益二”的说法绝非空谈。

四川本身就经历了大幅削弱,却还要带着三个拖后腿的地区。

四川的市划分得过多且细碎,若能把一些小市进行合并,四川的经济状况将会得到显著改善。

曾经四川将制造业布局于重庆,然而重庆直辖后,成都制造业几乎从零开始,其艰难程度可见一斑,即便是广东面临此境也难以承受。

倘若四川保有西边三州、汉中、重庆以及遵义,那么凭借水运之便、天然气资源和广袤平原,四川无疑将富得流油,无需背负沉重包袱,发展之势犹如开挂一般。

四川人口总数达到8300多万,与江苏相当。

然而,四川拥有21个市级行政单位,而江苏仅有13个。

在四川,除了成都有超过2100万的人口外,南充是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但也仅仅超过500万。

绵阳、宜宾和达州等城市的居民数量均在400万左右,其余的大多是人口在200至300万之间的小城市。

四川地级市的划分过于细碎分散,行政规划不尽合理,这是导致四川地级市实力偏弱的主要原因。

如果能够对四川的区划进行调整,比如让绵阳把平武北川划出并入德阳,那么绵阳将成为人口七八百万、GDP超过7000亿的大型地级市,在西部地区都将名列前茅。

川中几个城市、宜宾与泸州、达州与广安等也可以进行合并。

内江与资阳、广元与巴中等城市也可以考虑合并。

经过这样的调整后,四川的地级市规模将在西部排名靠前。

四川人民忍受剧痛,却不气馁。

成都平原以发展农业为主,重庆则凭借水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

省政府大力支持重庆,为其提供人力、土地和政策等资源,使得重庆迅速崛起。

更猛烈的变革来临,重庆被分离出去成为直辖市。

这一举措让广东和湖北两省感到震惊,广东的深圳和湖北的武汉再无可能被分离出去。

广东在限制深圳的发展上采取了巧妙的策略,紧紧抓住东莞的长安和虎门,牢牢握住惠州的惠阳和陈江。

随后,广东政府又进行了一次神操作,将汕头的陆丰和海丰划给深圳作为经济发展区。

中国想要再有直辖市出现,除非辽宁政府不再看重沈阳和大连。

而最令人惋惜的是广东惠州市,作为粤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如今却带着两个天生缺钙的孩子:博罗县和惠东县艰难度日。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然而安徽靠近南京的好几个城市(如芜湖、马鞍山、滁州)都已明显倾向于与南京合作。

甚至南京的地铁还延伸到了安徽境内。

这难道不是因为合肥在规模和实力上稍显不足吗?

毕竟2023年合肥的GDP比南京低了5000亿左右。

四川旁边有重庆,两地一大半城市相互接壤,虽巴蜀一家亲,但自重庆直辖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成都只是副省级城市,而重庆是直辖市,级别和资源上都高出成都一级。

两地都位于西南地区,文化习俗和饮食基本相似。

国家的政策是有限的,西部大开发的时限也是有限的,资源和人口同样有限。

如果四川不能将成都发展成为可以与重庆匹敌的城市,那么当南京能够把地铁通到安徽时,为什么重庆的轻轨就不能修到四川呢?

安徽可以出现“逆子”般的芜马滁,四川就不会有城市蠢蠢欲动吗?

尽管成渝是国家打造的两大西南经济中心,但无论如何平衡,历史表明两碗水很难端平。

哪个城市发展得更好,哪个就能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和资源青睐,这是事实。

而且成渝共处西南地区,未来谁能吸引云贵青藏的资源,谁就更具有发展潜力。

但仅仅依靠口号和政策能实现虹吸效应吗?

在中国,仅有广东和江苏这两个人口与经济大省有能力支持两座超大城市,构建双中心格局。

重庆直辖后,四川的人口与经济体量已不足以支撑起两座超大城市的发展。

如果川渝分家后的四川仍坚持双中心战略,试图扶持一座地级市与成都并驾齐驱,结果很可能是资源分散,导致成都和被扶持的城市都难以脱颖而出,淹没在中国众多城市的洪流中。

在如此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一座城市若想获得曝光度、关注度以及更多机遇,必须跻身全国前10。

对于先天条件不足、地处内陆的城市而言,这一点尤为关键。

与其因双中心或多中心战略而分散力量,导致四川的人才和资金外流,不如集中资源,全力以赴将成都打造成一座超级城市。

这样不仅能留住四川本地的人才和资金,还能吸引中西部乃至全国、全球的大型企业入驻成都,为全川创造更多工作机会和税收。

成都人口已达2200万,位居全国第四,GDP突破2万亿,排名第七。

成都成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500强企业入驻,创造了无数税收和就业机会,成为中西部的中心城市。

这正如一个家庭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应集中力量培养一个有潜力的孩子上名校,而不是让所有子女都面临考不上大学的境地。

与其分散力量打造多个缺乏存在感的小城市,不如聚焦资源,打造一座鹤立鸡群的超级城市。

成都的巨大成功也引来了其他省份的效仿,纷纷举全省之力提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

四川省全力打造成都超级都市的战略无疑是明智且成功的。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0
凡尔赛百态

凡尔赛百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