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220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有哪些特征?

雨泽专注 2024-10-30 02:21:40

2020年,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通知》,正式启动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共批准创建220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评选旨在聚焦优势特色品种并突出重点县市,通过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打造一批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年产值超过 100 亿元的农业产业集群。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从品牌建设的角度出发,带领元一智库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创了“百亿特色产业集群”理论。该理论围绕“留一个百亿产业给百姓,树一个实干丰碑给后任”,聚焦“品牌引领、产业重构、资源导入、绿色高效”十六字方针,致力于实现“富民强县促振兴”!

本文章将从分布特征、产业特征、发展建议三方面对近几年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进行全方位解析。

创建数量及分布特征

2020-2024年,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大荒集团、广东农垦均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申报,2020年创建50个项目,2021年创建50个项目,2022年创建40个项目,2023年创建40个项目,2024年创建40个项目。

从地域分布上看集群分布,河北、河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有9个,内蒙古、山东、湖北、贵州、甘肃、新疆等有8个,黑龙江、辽宁、安徽、江西、广东、云南等有7个,吉林、西藏6个,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海南、宁夏、青海、新疆兵团等5个,天津、广东农垦等4个,北大荒3个,北京、上海各2个。

空间布局上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东北产业振兴”格局,每个产业集群均体现了省域统筹、跨越地市、县(市)落实、主体受益的特点。

2020-2024 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地域分布情况

主导产业类型分析

产业集群所选主导产业在各省都具有一定的引领地位,是省级重点发展的产业,充分体现了强调地方特色、突出自身优势的要求。

2020—2024年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从品类上划分,畜禽类72个占绝对数量优势,粮食类30个,蔬菜类25个,水果类24个,中药材类14个,油料类13个,其他农产品类(橡胶、棉花、蚕桑、咖啡、糖料)12个,水产品类10个,食用菌类为9个,茶叶类8个,林特花卉类3个。详见下表。

从产业细分类别来看:

畜禽类产业数量最多,包括牛产业17个、羊产业11个、家禽产业13个、猪产业9个、奶业7个、马产业1个、梅花鹿产业1个;

其次是水果类产业,包括柑橘产业4个、梨和苹果产业各3个、芒果产业2个、金柚、猕猴桃和桃子等7种水果产业各1个;

再次是蔬菜大类,包括传统蔬菜13个、大蒜、朝天椒、榨菜、番茄、夏菜、香芋、辣椒、马铃薯等产业各一个;

在粮食产业中,水稻产业9个、大豆产业5个、小麦3个,高粱、青稞、旱作谷子、杂粮产业各1个;

油料产业中,油菜产业5个,花生产业3个,向日葵产业1个;

水产类有小龙虾产业5个,罗非鱼、甲鱼、生蚝产业各1个;

林特花卉类产业有包括核桃、红枣、花卉产业各1个;

其余品类分别为:橡胶和桑蚕产业2个、棉花产业2个、糖料、咖啡产业各1个。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主导产业类别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品种,畜牧、水果、蔬菜、粮食一直是重点发展产业。

名单的年际变化规律为:相比于2020、2021年的主导产业,2022、2023两批次的产业类别会更为集中,减少了食用菌、林特花卉、茶叶等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产业项目,重点加强粮食、油料和其他特色产业的增加。而2024年则是注重中药材和水产品类产业的增加。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如何高质量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对于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建设百亿特色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其中重点是实现农产品品牌化到品牌产业化的转变。通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建立地域的优势并在自己身上凝聚,是促进区域发展壮大的强大推动力。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要以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能“长红”、农业产业“小散乱”,什么都有,什么都不行、“土特产”销售难,优质不优价等问题为中心,聚焦“品牌引领、产业重构、资源导入、绿色高效”十六字方针,因地制宜地将本地主导产业打造成特色产业链条,实现农业产业化、品牌产业化。

首先,注重培育产业主体。

通过培育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

例如,新疆积极建设葡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实施葡萄基地生产能力提升、葡萄酒高质量发展提升等五大工程37个子项目。通过对种植大户进行培训,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种植模式,促进当地增收。组建合作社联社,形成葡萄种植、葡萄筐子厂、冷链保鲜库等为一体的葡萄产业链。

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种植户正在采收葡萄(无人机拍摄) 夏特克·海拉提摄

其次要积极探索新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通过优化农产品质量,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以农促旅,以旅带农,吸引客流,让农产品变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云南借助全国咖啡产业崛起浪潮,打造云南省咖啡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咖啡精品化道路,不断探索打造全业态咖啡消费场景,推动咖啡精品化率显著提升,咖啡品牌集中爆发,咖啡消费业态提质增效,形成从“种子”到“杯子”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通过产业融合促进了咖啡产业的发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通过建立专业的品牌管理机构和运营团队,建立品牌管控制度体系,通过故事营销、体验营销等方式增强品牌吸引力,打造特色鲜明品牌形象,通过三产融合,实现农产品的品牌产业化,进而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寿光坚持绿色、生态理念,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着力打造“寿光蔬菜”品牌。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展开合作,提高技术创新优势,通过加强市场体系培育和产品信息平台建设,让“寿光蔬菜”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品牌。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集群式发展可以通过产业链、供应链高效配合与协同创新,促进优质要素资源在特定区域内优化配置,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同时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产业集群建设发展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资料:

[1]中建政研集团:原创 | 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情况综述

[2]中咨国业:收藏,2020-2023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统计分析

[3]河北中心智库:彭建强 | 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0 阅读:0
雨泽专注

雨泽专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