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腐败有多狠?有人贪污总额相当于国家5年收入

无心镜 2024-08-17 14:16:48

01

和珅被称为古代第一贪官。

那他到底贪了多少钱呢?嘉庆在扳倒和珅之后,对其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价值2.2亿两白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也就是说和珅所贪之钱相当于大清朝5年半的财政收入。

清朝晚期,清政府10年花了2500万两打造了北洋水师,和珅所贪污的钱,可以打造8支北洋水师,真是如此,甲午海战中,小日本会被打得鬼哭狼嚎吧!

02

和珅这么富有,是怎么敛财的呢?方式有很多种,今天来说其中的一种。

有一富商叫国泰,一次在扬州结识了一个人,两人朝夕相处,成为朋友。

一次恰好遇到漕运总督经过扬州,仪仗威严,车骑盛大。国泰啧啧称道,艳羡不已。

朋友就说:这有什么好惊羡的?10万银子就能购得他的顶戴。

国泰惊问:大官也能买?

朋友说:你拿钱来,我就能替你办妥。你跟我到京城见一个贵人,不出三月就能做到道台。国泰取上30万两银子,高兴地跟着他进京去了。

抵京后,朋友带国泰拜入和珅门下。原来,国泰的这个朋友就是受和珅委托的揩客,专门负责从外招徕巨富买官的。

没几天,朝廷就任命国泰为江苏省粮道。不久,和珅又把国泰调往山东。山东政务简单,国泰渐娴吏事,三年内就当到了巡抚。

为了报答和珅,国泰自然是倾尽全力,将百万家产都耗尽了。国泰为官之后,大肆盘剥,鱼肉百姓,也想从中捞钱,其中大部分都孝敬了和珅。但国泰捞钱的动静太大,被御史弹劾。

国泰自然向和珅求援,和珅派人去试探国泰的底细,看他还有多少钱。

那人告诉国泰,如果要想将弹劾的事情摆平,少说也得100万银子。国泰东拼西凑,才挤出了20万两。

和珅知道国泰已经没有油水可以榨了,于是请旨查办国泰。国泰入狱,知道自己绝无好下场,在狱中自杀了。

03

大型工程一直都是腐败的重灾区,古今皆如此,原因很简单,大型工程花钱多,规模大,有太多的地方可以捞油水。

明朝万历时期,乾清、坤宁两宫因为大火需要重建,工部营缮司郎中贺盛瑞被委以重任,成为工程的责任人之一。

贺盛瑞是一名建筑专家,曾经负责修建泰陵、献陵等大型皇家工程,其为人正派,一心想要建造一个良心工程。

而工程开工第一天,贺盛瑞就发现了问题。干活的工人是100多名,但报上来的人数却是500多名。贺司长大怒,令人追查,很快就发现原来是监工太监想多报400人的工资,中饱私囊。这个太监也太狠了吧,100人报500人,虚报了4倍之多。

不仅如此,工人的工资也有不少猫腻:从银库领出来的是白银,分发到夫匠手上的是铜钱;官方兑换比率是每两银兑钱690文,给工人则按照550文作一两,每两克扣140文钱,其中的差额自然流入某些人的腰包。

工程所需的材料也是一项重要开支。

工程用铜要从太监掌管的内库提取,不给太监们塞钱就领不到。贺盛瑞不愿行贿,转而向铜商购买相同质量的铜。铜商计算一下,若是千里迢迢去南方采买,不仅赔钱,而且肯定误期。工部的同僚们怕误期,就私下把这笔“好处费”缴了。费用一缴纳,铜料很快就顺利领来了。

而下面的商人也开始动起了歪脑筋。木材商王天俊等人用巨款行贿高官,弄到了政府委托采买16万根大木的批文。因为是重建宫廷的原料,沿途关卡不得刁难。于是,王天俊等人走私木材几千万根,获利不可计数。即便是合同中的16万根木也逃税32000余根,总体获利6万两。当然,王天俊所得到的利益可不敢自己一人独得,大部分还是进了高官和太监们的口袋。

建筑用瓦,按照惯例是使用官瓦,但此时官瓦制造早就成为太监们的敛财工具,其质量无人过问,甚至比不上民间瓦。官瓦又黑又丑,每片要1分4厘;民瓦又白又坚硬,每片价只需3厘。贺盛瑞力排众议,要求使用民瓦。仅此一项,就省下了2000金。

整个工程,贺盛瑞总共节省了白银72万两。

但令人震惊的是,在工程结束之后,贺盛瑞被罢官。罪名是“冒销”,冒销就是贪污的意思。贺盛瑞是替国家省了72万两白银,也就意味着有人少赚了72万两,这些人联起手来,自然要把贺盛瑞这个眼中钉除掉。

04

五代时期,安重霸贪得无厌。

有一位邓姓油商,善于下棋。安重霸经常找他来一起下棋,但只让油商站着下棋,不许他坐下。

而安重霸一天不过才下十几步,而油商一站就是一整天,身体自然无法承受。有人劝告油商说:这个刺史喜爱受贿,他找你根本不是为了下棋,是想获取钱财呢!

油商献给安重霸金子十锭,而安重霸再也找他下棋了。

05

朱元璋时期,徐均被任命为广东阳春县主簿。

阳春县这个地方,黑恶势力特别强大,他们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徐均刚一到任,一个小吏就提醒徐均,说您初来此地、人生地不熟,应该主动拜会一下莫老大。

徐均为人正派,不仅不拜访莫老大,反而暗中派人调查他,在掌握了莫老大的违法事实之后,将莫老大逮捕,然后将莫老大押送到了上级的州府。

可是,府里的官员早就被莫老大买通了,把莫老大放回了家。

徐均还跟莫老大较上劲了,一定要将莫老大绳之以法,于是继续调查莫老大的罪状,再次把莫老大抓了起来。

可就在徐均继续审理莫老大的时候,州府里面的文件来了,将徐均调离阳春县,调到阳江县任职去了。

徐均一走,莫老大自然很快就被释放了,继续自己飞扬跋扈的日子。

06

清朝时期对官员有“申斥”的惩罚,是对轻微违纪官员的一种惩罚,实际上就是让太监对官员进行斥责和辱骂,官员在跪听谕旨后,由宣旨的太监来执行。

对于平曰威风凛凛的官员来说,被一个太监当众大骂,是极为难堪的事情。你想啊,比如一个堂堂县令,平日里作威作福,却被一番羞辱,自然十分难堪。

于是有人花钱贿赂太监,免去斥责和辱骂。

清末唐绍仪、张百熙二人都受到传旨申斥的惩罚。唐绍仪塞给太监四百两银票,太监宣旨后就走了。张百熙不知规矩,没有行贿,太监宣完旨后对他就是一顿狂骂。

清末翰林刘廷荣也被传旨申斥,瀚林不是一个肥缺,刘廷荣也没啥钱,拿不出四百两银子,只向宣旨太监交了二百两。结果,太监申斥时只骂了句“混账下去”,免去了“王八蛋滚”,程度减轻了不少,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

2 阅读:155

无心镜

简介: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