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节约开支午餐只吃窝头,7天后看到内务府账单,康熙沉默了

河山明志 2024-11-16 04:21:20

我国古代就提倡统治者应该节俭节约,这样才能顺民心,得民意。不过却很少有君主真的这样干。

大多都是臣子这样做来代表统治阶级安抚民心的。毕竟如若当皇帝,谁不想每天生活在最高级的享受中?

况且若是皇帝想要体现自己的好名声也很容易,他只要让人传出他平时的生活在节约开支的消息就可以,至于做没做到,皇宫之外的人也没有机会知道。

虽然古代真正以身作则,将勤俭节约贯彻落实的皇帝并不多,但还是有皇帝真正的尝试过节俭的。这些皇帝大多治理国家有方,是民心所向,就比如说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他曾体验过吃七天的窝窝头。

了解民生

前段时间笔者无意间看了一篇文章:《真正的好领导:要经常请下属吃饭》,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暂且不论,但看文章的标题,我们不难理解,领导请下属吃饭,很正常,而且这也是领导和下属有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当然,请下属吃饭不仅仅在现代社会产生,它在古代也有。其中较为有名的如康熙皇帝。

一次,康熙皇帝做东,请大臣们吃饭。

“饭局”上,康熙作为皇帝,是当时餐桌上地位最高的人。于是他就承担起了开启话头的任务。

在餐桌上,说的最多的无外乎就是关于饭菜的问题。问菜是否合口?这似乎不太正经,康熙思来想去,问关于百姓的问题最好,如此既能开启话头,顺便也能关注民生。

康熙看着这些大臣们,指着桌子上的菜说道“我平时就吃这些,你们是知道的。但我也想知道你们在家一般吃些什么,百姓们吃些什么?花费多少?”

当大臣们听到康熙的问题后,几乎都惊慌起来。因为这是一个回答不好就要被处罚的“送命题”。

按理说,身为百姓的“父母官”,他们应当和平民吃一样的东西。可是自古以来就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道理。在座的这些官员既然都能和皇帝商讨大事,自然官位就不低,而权力和财富一直都是紧密连在一起的。

所以他们不差钱?吃的说不定都不比皇帝差。但是走上高位的人哪个不是人精,这些大臣脑筋一转,很快便回答道:“皇上,我们和您吃的不太一样。我们一般只吃窝窝头,最多再配上一些自己家中腌制的咸菜,这便算得上是一顿饭菜了。总共一两个铜板就足够了。”

康熙听到这些话,看向桌上的饭菜,全都用料昂贵,制作精美优良。又想起来自己平日的吃食账单,肉和菜各几百斤,做菜的厨师、端菜的宫女、试毒的太监更是不计其数。做法也是竭尽奢靡,许多菜都得浪费掉大量的食材才能取一点点精华。

想到这康熙心中不免浮出了几分愧疚的情感。

喜爱节俭之风的皇帝

其实在康熙早期的时候,国库中可谓是空空如也。顺治皇帝英年去世后,把年幼的康熙交给信任的大臣抚养,但这也使这几位大臣权力越来越大,想要越过这位小皇帝去治理国家。

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鳌拜,他和康熙在治理三藩的想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康熙首先就要解决鳌拜这个问题,但是在他治理好鳌拜之后却发现三藩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于是他立马闭关锁国,带兵攻打三藩。

首先闭关锁国就让百姓们失去了海外贸易这一渠道,其次带兵自然需要许多钱财。国库在此时尤其的空虚,康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常会带头体验节俭的生活,在百姓和官员中带起“节俭之风”

吃窝窝头超支

因此,康熙在此次“聚餐”之后,为了体恤百姓,他对御膳房下旨,把自己接下来的午餐都换成窝窝头配咸菜。

在康熙吃了七天窝窝头之后,便觉得自己已经省了很多钱了。

于是他便想验收一下自己的成果,看看究竟能为国库省下多少钱。说不定还能大肆宣传,弘扬一下自己的明君形象。

然而当看到内务府交上来的账单的时候,康熙沉默了。因为自己的吃食用度居然不仅一点都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多了。

可是自己确实是连续吃了七天的窝窝头,怎么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和自己想要的不一样呢?

想到这,康熙颇为生气,准备把内务府总管喊来问罪。谁曾想,这位总管面对康熙的问罪时,也很委屈。

他和康熙说道:“皇上,虽然您吃的是窝窝头,但不是和老百姓一样的窝窝头。和面的水是御膳房里面的厨子每天取叶子上的露水,面粉是由最饱满熟透的玉米磨粉,磨成精面之后再细细筛出最顺滑的面粉。

腌咸菜的香料都是用的西域进贡的。窝窝头做好之后还没完,还得从那上百个窝窝头中挑出形状、颜色最为出众的才能被端上餐桌。更别提那些伺候你吃饭的宫女和太监了。”

康熙听完后,觉得对这些愚笨的奴才真是无话可说,于是便下旨道“恢复如初”。

利益被威胁

其实康熙想要体验百姓的辛苦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这事触及了内务府那些人的利益,平常在皇帝吃饭这一件事上,他们可以获得许多好处。若是这事被毁掉,便是相当于砍了他们的左膀右臂。

人的贪婪有时候会驱使他们去做一些冒险的事,就算皇帝权大势大,他们也会明着暗着使计让皇上取消这个想法。

皇帝的吃饭不仅关乎于内务府的利益,还有许多地方的人。

如果康熙一直吃窝窝头,那么专门伺候他吃饭的宫女太监,以后也只能陪着皇帝吃窝窝头。不仅如此,之前能做出各式菜肴的厨师也不需要了,甚至只需要一个农妇就够了。这种情况下,那些厨师只能一个个被辞退,失去这份可以得到荣华富贵的工作。

康熙想要改变吃饭方式,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是很多人的工作和未来安排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他这突如其来的想法,自然也就不会成功了。

总结

康熙虽然这次闹了一个小“乌龙”,但是总的而言他还是想要为百姓,为国家干事的。正是他的这种想要干实事的态度以及为此付诸实践,才使他的国家蒸蒸日上,后来更是摆脱了国库空虚的现状,达到“康乾盛世”。

自古以来心中装着民众的事的人才是合格的领导者,若是只为了自己的享乐,迟早会遭到报应。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能传到现在可见它的真理。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12

河山明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