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爱农者看闻 2024-06-21 13:17:51

作者:刘健 王美娟 刘林星

摘 要:我国是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大国,构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对推动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影响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问题是地方政策制定不够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不足、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和有效供给不足。为了加快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有效性,首先从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生成机制入手,探索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驱动模式,然后以公共信息服务、公共安全服务、交通便捷公共服务、惠民便民公共服务为主题,构建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框架,最后结合框架中各利益主体相互牵制的关系,提出保障体系构建的策略。

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是指在海岛区域内旅游者所从事的各种运动健身、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的总和[1]。海岛休闲体育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是权衡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和检测个人生活品质的新标准。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分为无居民海岛与有居民海岛两种类型。我国无居民海岛岛屿区位条件优势,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具有的碧海、蓝天、绿岛、金沙、白浪、悬崖峭壁等资源组成了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的重要核心元素,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构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新问题。构建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广大公民日益增长的休闲体育旅游需求,有力保障公民参与休闲体育旅游活动[2],树立科学的健身健康理念、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保证。全面落实2021年4月文化和旅游等三部委出台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近期国家《“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背景下,围绕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主体,探索无居民海岛与有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异同,分析影响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因素,提出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策略,以期为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1 我国无居民海岛分布特征及用途分析1.1 我国无居民海岛分布特征

我国无居民海岛是指不属于居民户籍管理的住址登记地的海岛,是我国重要的海陆兼备海上国土以及特殊的海洋资源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根据《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拥有面积大于500 km2的海岛7 300多个,无居民海岛占海岛总数的94%[3]。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和广东3省,浙江2 836个,占总数的42.37%,福建1 419个,占总数的21.2%,广东796个,占总数的11.89%。无居民海岛的分布上呈现南多北少、近岸多远岸少的特点[4]。我国在2011年首次公布了176个无居民海岛(见表1)。

表1 我国首批公布可开发无居民海岛调查统计表 (N=176)

省份

岛数量

分布城市

用途及数量

总站比

辽宁

11

大连市、锦州市葫芦岛市、凌海市

旅游娱乐用岛8个

6.3

旅游娱乐及渔业用岛2个渔业用岛1个

山东

5

威海市、青岛市、烟台市

旅游娱乐用岛4个旅游娱乐及科研用岛1个

2.8

江苏

2

连云港市

旅游娱乐用岛2个

1.1

浙江

31

宁波市、温州市、舟山市、台州市

旅游娱乐用岛12个工业用岛8个渔业用岛5个交通运输用岛3个公共服务2个仓储用岛1个

17.6

福建

50

宁德市、莆田市、泉州市南安市、厦门市、漳州市

旅游娱乐用岛25个工业用岛9个交通运输用岛14个城乡建设用岛2个

28.4

广东

60

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深圳市广州市、珠海市、江门市阳江市、湛江市

旅游娱乐用岛31个交通与工业用岛19个公共服务4个旅游与交通3个农林与渔业用岛3个

34.1

广西

11

钦州市

旅游娱乐与交通运输用岛10个城乡建设用岛1个

6.3

海南

6

三亚市、万宁市

旅游娱乐用岛6个

3.4

1.2 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用途

我国首批公布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名单主要包括广东、福建、浙江、广西、辽宁、海南、山东和江苏等8个省份的176个无人岛。其中广东60个、福建50个、浙江31个、广西11个、辽宁11个、海南6个、山东5个、江苏2个。开发利用主要涉及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城乡建设、农林牧业、工业、渔业、仓储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5]。通过表1的统计可知,目前我国首批公布的无居民海岛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有60个岛屿,分布在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深圳市、广州市、珠海市、江门市、阳江市、湛江市等11个城市,占调查的34.1%;其次是福建省有50个岛屿,分布在宁德市、莆田市、泉州市、南安市、厦门市、漳州市等6个城市,占28.4%;第三位是浙江省31个岛屿,分布在宁波市、温州市、舟山市、台州市等4个城市,占17.60%。从我国176个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类别来看,旅游娱乐类排在第一位,总数104个,占59.10%,主要是开发海上观光、潜水、游泳、帆船、帆板、皮划艇、摩托艇等休闲体育旅游项目,如山东省烟台担子岛、威海褚岛、乳山宫家岛、青岛牛岛和即墨大岛;其次是交通运输类,总数49个,占27.80%,主要用于港口、货轮等海上交通运输业;第三是工业类,总数36个,占20.50%,主要用于海洋油气产业、海洋化工、海洋矿业等产业的发展;四是渔业类,总数11个,占6.30%,主要用途是海参、鲍鱼、鱼类、大对虾、螃蟹等养殖业;公共服务类排在第五位,总数6个,占3.40%;用于科研和仓储开发的岛屿最少,各占0.6%,其中,科研类用于海洋类科考、教育、科研基地等研究。我国无居民与有居民海岛相比,无居民海岛数量较多,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资源,特别是休闲体育旅游的生态系统和无居民海岛不同,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要适合生态承载力和不同海岛的实际。

2无居民海岛与有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异同2.1休闲体育、体育旅游休闲、体育旅游三者“属”概念的异同

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休闲与旅游融合的新型旅游发展方式,构建保障体系是加快弥补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短板,推动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普遍面临基础设施滞后、产品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探索保障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界定休闲体育旅游、休闲体育和体育旅游概念是研究保障体系构建的起点和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和整理分析可知,目前我国体育学术界对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概念的界定尚未见报道。为了科学开发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概念,不妨先在休闲体育、体育旅游休闲和体育旅游概念的“属”概念范畴内,厘清三者的概念,探索三者概念的异同,以便对无居民海岛与有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异同进行科学的论证。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非工作和非劳动的休闲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的一种自由的体育活动。休闲体育旅游是社会公众参与体育旅游最直接的领域,是促进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是实现全域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6]。体育旅游作为体育和旅游结合的具有参与面广、关联性强的特征,是一种异地性的休闲体育体验,作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已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其发展既符合国民健身向国民健康目标转变的需要,又符合体育产业发展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需求[7]。

2.2无居民海岛与有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异同

构建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是实现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深入探索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与有居民海岛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上有何不同,在中国知网以篇名、关键词和摘要同时检索“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与“有居民海岛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文献尚属空白。然而目前体育旅游发展中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问题已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如武恩钧“我国健身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构建”、卢青“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2]、吴玲敏“论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9]等领域,但理论发展仍滞后于实践,仅部分学者提出我国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主客共享、政府主责、多方协调和体系构建完备性,这对构建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支撑明显不足。基于以上学者的观点,研究认为“无居民海岛与有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无居民海岛与有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收益对象无疑是广大公民。因此,本研究将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界定为: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休闲体育旅游单位为骨干,保障全体公民基本休闲体育旅游权益、满足全体公民基本休闲体育旅游需求为目的,为社会各界提供休闲体育旅游的公共设施、产品、服务的保障体系。可见,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是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保障体系,它是一个保障制度,确保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如何提供、由谁提供,以及供应的数量和质量。

3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3.1地方政策制定不够完善

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是一个跨类型的复合型产业,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着直接的联系。产业要素和影响因素很多,只有抓住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政策要素,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构建。政策是实现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其政策制定的作用是政府根据时代背景,为实现一定目标制定的,对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形成、目标、要素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控。2013年12月《山东省海岛保护规划(2012—2020年)》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复,并明确提出重点开发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业,振兴山东经济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10]。但是从调查的文件中发现,至今没有关于高质量构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相关政策文件。2017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实施的《关于海域、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的意见》中更没有明确的条文,从政策和制度方面限制了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有效性。因此,在已有初步开发和利用基础的无居民海岛进行试点整体开发休闲体育旅游的情况下,逐步完善保障体系构建的地方政策,从政策层面保证新发展阶段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是最佳的战略选择。

3.2 基础设施不配套

无居民海岛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的重要内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11]。我国无居民海岛风景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多样性的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充足,但在目前绿色转型赋能促进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存在资源市场配置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资源价值和稀缺程度未得到充分体现,加之无居民海岛比较分散和交通方式的陈旧,造成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者难以进入海岛景区。特别是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中饭店较少和服务接待能力弱,尚需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如厕所改造。我国无居民海岛远离大陆,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目前无居民海岛经济发展速度尚不及大陆沿岸发达地区,而且新开发的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项目宣传力度不够,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手段欠佳,尤其是线上预约相关通信设施,与互联网时代大众休闲体育旅游的需求相差甚远。“高门槛”限制了游客的参与积极性,节气变化导致产品供给不足,再加上治理主体“失灵”、利益主体分散和市场化运作不成熟等相关体育旅游协调度不高的因素[6],限制了保障体系的构建。

3.3 资金投入不足

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是我国体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12]。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在国家权益、安全、经济、生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核心价值和战略地位[13]。但保障体系的构建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通常对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与互联网、物联网、交通运输等方面投入的资金比有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投入的资金要高得多,因此需投入大量资金才能为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撑。可是目前由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保障体系的构建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看到长远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体系构建的资金投入不足,从而影响了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可行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4 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资源比较分散、区域化突出,不仅对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宣传不到位,吸引力不足,也对保障体系构建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提升保障体系构建的宣传力度,对提升保障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保障体系构建利用推介会等规定动作进行宣传的多,有创意的自选动作宣传的少,造成宣传材料不够新颖和特色,尤其从保障体系构建亮点吸引游客眼球的与单要素新媒体、多要素新媒体、主流新媒体和地方新媒体融合的宣传不够突出,“线上和线下”融合数字化营销宣传力度不强。因此,在新发展阶段丰富保障体系构建宣传内容和形式,通过全面统筹与单要素新媒体、多要素新媒体、主流新媒体和地方新媒体融合的宣传渠道,完善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宣传矩阵,才能全面提升保障体系构建的宣传力度。

3.5 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

调查发现目前保障体系构建的协调机制不畅,主要表现在保障体系构建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协会等力量不足,地方协调机构空缺,导致保障体系构建的管控机制不全。各类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项目和资本“随意上马”,缺少保障体系构建法律法规的强有力支撑,尤其是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保障体系构建的效能,造成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严重闲置与浪费,这是影响保障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3.6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有效供给不足

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特征,但不意味着政府是唯一的投资者和供给者。遗憾的是较长时间以来,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确实是这样的格局。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主要有:(1)政府部门垄断了资源供给和配置的来源渠道,特别是在缺乏有效的制度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将大量的社会资源投入到见效快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中去,而不愿意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休闲体育旅游景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14],造成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严重浪费。(2)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典型的外部效应,投入和回报不是很匹配和对应,市场主体在没有较大补贴或其他补充的话,一般不愿意涉足,从而导致了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缺口,造成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知名度较低,竞争力和影响力较弱。(3)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创新的支持机制,尤其对保障体系构建的认识尚未形成高度统一,需要从公共信息服务、公共交通服务、公共安全等方面丰富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内容,改变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为保障体系构建提供创新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保障体系的构建。

4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4.1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生成机制

休闲体育旅游既是休闲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又是国民运动休闲和度假的主要形态。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机制的形成不仅为休闲体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保障体系构建提供可以持续利用的资源。动力机制是指促进保障体系构建的推动力和拉动力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和拉动保障体系构建的动力系统。当推动力和拉动力的合力处于扩张状态时,保障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是正向的;当推动力和拉动力的合力处于收缩状态时,保障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是负向的。由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动力机制对休闲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系统的内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15]。目前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动力机制的形成是在以政府主导、企业和公民参与以及市场经济为基本的休闲体育旅游资源配置方式、需求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基本需求、供给、稳定的供求关系,形成共同的多利益制衡机制、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基本要素,实现保障体系构建的有效性。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是构成动力生成机制的基本条件。因此,当休闲体育旅游需求满足休闲体育旅游目标时,构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动力机制,是在需求驱动和目标驱动下形成的一种综合动力体系,是各种动力功能的耦合,这些功能的合力决定了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质量和效率[8](见图1)。

图1 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生成机制的要素

从图1可见,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生成机制是人、环境、社会、经济、体育文化等现象与关系的和谐统一。生成机制属于绿色低碳经济系统范畴。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动力学机制,具有强大的链式反应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由多种驱动力和拉动力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开放性、完整性和动态性的特点[16]。

4.2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驱动模式

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驱动模式,是实现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动力。因此,面对国家提出的海洋旅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创新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驱动模式,是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建设工程,围绕实现“十四五”时期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发展目标,提升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驱动模式的有效性,依托数字化和科技化手段,以更精细的休闲体育旅游高质量公共服务管理、更优质的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们对美好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的新期待。据此提出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驱动模式,为保障体系构建提供内生动力(见图2)。

图2 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驱动模型

新发展阶段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对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我们必须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为引领,立足我国国情和休闲体育旅游的实践,树立国际视野,坚持以问题为导向[17],围绕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主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的研究。首先,获取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者需求以及服务中供需双方在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资源等方面的约束条件,即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需求的初级阶段,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市场新特点、要素的变化、发展态势和消费水平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明确目前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强化保障体系构建的内生动力,在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满足不同群体的公共服务需要,审视保障体系构建的规模、结构与质量,准确估计保障体系构建的流程。其次,选取相互关联的保障体系构建要素、市场价值、品牌创新等方面对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进行系统设计,提升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水平。最后,保障体系构建的维护、演化与重构阶段,通过改革推动,激发保障体系构建的新活力,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保障体系构建的质量和成效。

4.3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

保障体系构建既是衡量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建设和组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虽然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与公民对休闲体育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相比,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力仍然不强,尤其是服务的公平性、效益范围和均等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18]。特别是在公民对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的实际供给能力、供给效果、供给产品等方面发展不平衡矛盾更加突出的现实情况下[19],面对保障体系构建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的服务内容,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竞争产品和差异化将更加明显,尤其在保障体系构建上要做到更加精细化,实施科学化新模式,创新保障体系构建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路径,不仅是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学术界亟待研究的新问题。据此从公共信息服务、公共安全服务、交通便捷公共服务、惠民便民公共服务和行政公共服务提出保障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见图3)。

图3 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4.4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策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这对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加新的目标要求。因此,提高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服务品质,增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的便捷、舒适和优质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消费满意度,是实现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最佳选择。其保障体系构建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保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提出以下保障体系构建的策略。

4.4.1 构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从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标准和信息服务渠道、信息服务途径和信息服务发布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实现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全覆盖,推动“新基建”及信息技术成果应用,促进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壮大“互联网+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

4.4.2 构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

(1)通过制定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安全与应急法规制度、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安全标准化建设、规范安全服务流程、应急预案体系等,提升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安全风险防范措施。(2)通过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专业化和社会化、政府救助与企业救援相结合的紧急救援体系,逐步完善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接待单位的应急救援设施设备,规范救援服务、提升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安全风险应急能力。(3)通过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建立、安全救护资格认证、游客的安全教育和宣传等途径,提升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安全教育和宣传水平。(4)通过建立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各类保险的规范(如景区、车船等责任保险)制度,引导参与体育旅游者购买个人人身保险品等方式,增加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保险产品,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提供保险产品服务。

4.4.3 构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便捷保障体系

构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便捷保障体系是保障公民方便快捷出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1)通过完善假日区域休闲体育旅游的游船、快艇、飞机等交通设施以及景区内的直通车设施等路径,提升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的功能和作用。(2)以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游船、快艇、飞机等交通工具,着力打造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集散中心、集散分中心、集散点组成的集散中心体系,逐步完善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集散中心体系的集散换乘、信息资讯、票务预订、行程中讲解等多种功能,形成畅通的集散中心体系新格局。(3)通过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景区交通标志牌、岛与岛之间的航行线引导标记、重要交通节点、换乘点的交通导览图等途径,完善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优化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交通出行环境,提升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便捷化水平。

4.4.4 构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惠民便民保障体系

(1)利用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年卡、场馆通票、目的地优惠券、军人和老人免费政策、儿童半价优惠政策、惠民便民利民优惠日等措施,再增加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确保在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有序建设的基础上,实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交通优惠和便民质量工程,以高质量公共交通服务惠民便民保障体系构建提升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通过利用建设好休闲体育旅游观光步道、游览观光车系统、海岛健身器材、海岛绿地等路径,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参与者创造良好的游憩环境。(3)通过对休闲体育旅游金融服务、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厕所革命”促进厕所改造转型等服务系统的升级,确保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交通便捷。

5 结 语

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所具有的碧海、蓝天、绿岛、金沙、白浪、悬崖峭壁等资源组成了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的重要元素,为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是加快弥补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短板,推动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地方政府以及体育学术界从公共信息服务、公共安全服务、交通便捷公共服务、惠民便民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出完善的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从而实现保障体系构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我国无居民海岛休闲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健 王美娟 刘林星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滨州学院体育学院

作者简介:刘健(1978-),男,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王美娟(1963-),女,山东烟台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19CTYJ05);

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期刊

0 阅读:0

爱农者看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