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冢营村离开后,我们前往了滏阳营村西北方向,准备寻找下M26,27和28。
关于此三冢的推测,我猜想可能会是高湛的永平陵,以及一些与高湛有关,如妃嫔、早薨的子嗣这类的人物,当然还有可能会是功臣。
之所以认为M28是高湛的永平陵,其实在写落花青冢M105时已经叙述过。一来是感觉磁县滏阳营,大冢营以及湾漳这一片是北齐的核心地带,二来则是因为永平陵北当初应该有一冢是高湛之子高绰的葬地(相关阅读:)。
前一次来邺城,我们对滏阳营东侧所见的大冢印象深刻,感觉很可能是帝王级别的墓,但由于其北侧过于空旷,与M28正北恰好有M105有明显区别,所以最终,我们将滏阳营东侧的疑似M22或M23的大冢归为可能是高演的文靖陵,而将M28暂定为是高湛的。
M28位于滏阳营村西北的田地之中,其南朝还有M26与27两个冢茔。


2018年8月14日,因为前一夜雨水造成的地面积水与凹凸,滏阳营村一带的道路坑洼难行,前往之时好不容易开到接近M26附近的我们,不得不改为了徒步寻找。
而此刻,车子似乎出现了些故障,车头下方滑下的刮板,让我们有点不太确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不过走陵事大,已经到达了M26附近的我们放弃了研究车子的问题,准备先直奔田野之中,看完再解决。
8月的田野,青纱帐遮挡着视野所及,好在周边的电线杆成了指路之物,让我们寻访时不至于在道路消失的尽头迷失方向感。




沿着电线杆钻进玉米地中,穿梭出来竟然已行至田的断面处。
前方是“悬崖”,向冢的路也因青纱的密集阻碍重重。
最终,我们只好站在原地观看着不远处的M26。

这个冢残存的封土不算太小,从地图上看,M26距离M27的距离不足200米,让人觉得很像是父子关系的冢茔。
但当时我的推测是M28才是武成帝之冢,所以对M26的墓主人尚存疑为北齐的后妃、亲王、甚至是功臣。
为何说是功臣,主要是在M26西侧,隔着南水北调工程的不远处,北齐名臣司马子如父子的冢茔,M30、31也离此处不算太远,并且两冢位置与此相似。

难以行进的玉米地,来不及深究的M26墓主人…让这场探访终究多了些遗憾。
关于高湛的嫔妃与子嗣,除了高俨葬于邺西,高绰葬于永平陵北外,其多数并没有写清过葬地,依照武成皇后胡氏的性格,似乎很难让其他女性陪葬在丈夫身边,而高湛自四子齐安王高廓以下,很大一部分死于长安,只有小部分流于蜀地,后在隋朝时修其本宗祭祀,所以若是嫔妃和子嗣,人员也是屈指可数的。
翻找资料时,意外发现了唐代高玄景的墓志。这位唐代的和州刺史是高湛的曾孙,齐安王高廓的孙子,他在唐时葬在了相州邺县孝义乡乐陵里野马岗之南麓古华林村涧之西。
野马岗,指的应该是今日的磁县与安阳交界处附近,也是我路过后一直没来得及好好探访的地方。若是按着聚族理解,高玄景会将墓葬选在野马岗,难道是其祖、父也葬于那里?而更巧的是高湛的宠臣和士开也葬于野马岗之地。
但远离了北齐的核心区域,居于野马岗总让人觉得有些怀疑,并没有眼前的M26-M28让我觉得可能性大。
不过意外发现的墓志,却也让人欣喜不已,至少能知道高廓一脉并没有因为高家的“造反”事件被宇文邕杀害,而事实也是宇文邕并不是只留下了高仁英,高仁雅这类病秧子徙居蜀地,也留下了如高劢、高彦理、高廓这些并没有威胁到政权之人。
回望眼前的失考之冢,若它属于高湛的子孙,似乎也只能是琅琊王高俨以及他当初死去的那几个孩子了…
无法解开的疑问,伴着在玉米地中穿行的簌簌声,消失在历史时空中。

穿出青纱,回到来路的田间,踏着脚下起伏的田埂,躲着周遭拉人的草木,我们继续向北寻找M27与M28的痕迹。


不得不说,秋日的玉米地真心是给走陵增加了难度,我好像时不时就会在玉米地里失去方向感…
大家寻着空地上下着田野,不知走了多久,M26已经几乎被玉米地掩住了踪影,而随之走近的大冢,是因为附近的房屋才被大家意识到。
或许因为草木过于茂盛,或许因为我们本身所站的位置就比之前高出一些,竟让人有些错觉。
此时我已经混乱了我们所处位置究竟是M27还是M28,因为从这里观察,根本看不出还有其他冢茔的影子。向北而望,刚刚在M105上看到的一片树,也让人分不清其具体的模样。





停在原地,我被地上的小小瓜藤吸引,忍不住走神看起了田景。


满眼的绿色,望不到道路方向,无法下,大家打开卫星图,希望能从卫星上寻找到一些痕迹。可是卫星图上竟然也只能看出这里往北是一片绿地…零星的小点,则更像是现代之冢。
因为今日晚些便要回程,下午还安排了博物馆,时间在田野的寻找中分分秒秒流逝着,寻不见的冢茔终究让人有些失落。
回想刚刚从M105上所见的一片树林,到走到近前三冢中消失的那个,M28究竟是已经消失在田野里还是被夏秋的茂盛植被遮掩了踪影呢?今日怕是没法得到答案了。
不过我感觉自己的直觉应该是准的,从第一次来过邺城后到研究完地图,总感觉高湛应该就葬在M26-28这一片。

彼时虽然恍惚,但我想或许是离这位让人评价起来很矛盾的帝王最近的位置了。
写到这里,想来会有不少人骂高湛有多坏多无能,把北齐的好牌打到稀烂。
但是我却一直认为高湛并非是无能的君主,而是没有把能力用到帝王该用的地方。
早年的时候,他身边有河南王高孝瑜帮衬,但自身的王者之风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对抗杨愔等汉臣时的狠辣果决,以及高演去世前对他人望的担忧,都从侧面证明了高湛不是无能之辈。
龙浴于海,于他,或许是一切尽在掌握,方能畅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之中,换来帝王之日片刻的轻松…而他自登基之后,便实实在在走上了和士开当初对他描述出的理想之路…
“自古帝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国事分付大臣,何虑不办,无为自勤苦也。”
但不可否认,在高湛的帝王生涯里,齐国尚是文武人才俱全,虽然有过杀害宗室之事,但对外的战事却处于优势阶段,对内的国政亦没有什么大乱子影响到根本。这位享乐中的帝王,在大事上并非糊涂之人,所以才让北齐平稳地走过了一些岁月。
经历过北齐初年几次易主的事件,目睹过亲人间互相杀戮的高湛,或许心底里更加惧怕生死,也深深懂得成王败寇,先下手为强的道理,所以他在上位后几次举起屠刀,将那些对帝位有所威胁的人诛杀。
从威名过盛图谋造反的平秦王高归彦,到与自己情谊深厚的河南王孝瑜,从前太子乐陵王百年到傲骨嶙峋天之骄子河间王孝琬…
他的杀戮被人谩骂,却有着许多不得不行的理由。
就拿河南王来说。高孝瑜,是从小与他一起成长的侄子,和他年龄相仿,亲如兄弟。从孝瑜下棋这些事情不难看出孝瑜的权谋很好地继承其父高澄,而高湛的不少筹谋,经常是在和孝瑜的游猎中商讨后确定下来的。所以作为最了解彼此的人,孝瑜若想,确实是有能力取而代之的,况且若当初高澄未死,孝瑜也是有可能成为帝王之人。
正因为了解孝瑜的能力,所以在高湛心底或许有一个梦魇,最了解你的人,一旦想要伤害你,总会让你措手不及。信任需要日积月累,可怀疑一旦产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就会更为恐惧。恰恰,孝瑜的恃宠而骄,口无遮拦,与赵郡王,和士开,胡皇后交恶,让谗言一点一滴渗入了这位帝王的心中。直到太子的婚礼,孝瑜与御女尔朱氏私语,高湛再也容不下这位挚友。其实我想高湛并非是介怀孝瑜与御女有染之事,因为他的皇妃,有很多别人的女人,而胡太后与和士开的事情也不算是个秘密,他介意的或许是孝瑜和自己身边之人如此亲近的目的。想当初,苻天王能登基,也是因为在苻生欲行杀戮之时,有宫女提前告知了苻坚兄弟,所以这样的举动,他怎能不在意呢…
故事的结局,高湛用三十七杯酒将孝瑜灌醉,又令人在送他出宫的车上给他喂下了毒…
一段友情的崩溃,至今让人垂泪,可对高湛的行为确实在痛恨的同时有着心疼。
也许决定毒死孝瑜的那一刻,没有人比高湛更为痛苦。毕竟,那是曾经与他关系最好的人,是他登基时仍不忘在晋阳写信,劝他在邺城同饮汾清的人…但帝位面前没有朋友,没有亲情,他所能做的仅仅是为孝瑜留下些死后的殊荣,告慰亡灵…
高湛不是一位好的君王,却很真实,将人性的善与恶,苦与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荒唐事还有很多,但似乎每件都具有双面性。而他极度宠信的和士开,总能把话说到他的心坎里,同样给人有血有肉之感,让人又爱又恨。
古来世祖,一般是有大功于家国,可是高湛得来的世祖之称,却总让人觉得有些水分,虽然他守住了国土,结束了北齐长久以来兄终弟及,国赖长君的局面,但不论是其执政的情况,还是听取谗言所选的继承人,都将北齐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那些荒诞的故事,随着夏日的风,吹散在了千年后的邺城西北之地,也因为此次的寻冢不得,让从上次前来后积蓄了四个月期待的我满心怅然。
大家在眼前的冢茔转了许久,想要探路也没有成功。
考虑到时间问题,只得带着遗憾离开。




夏天的风拂过冢茔上的高粱穗,似乎用时间证明了尧舜桀纣尽归尘土的事实。人生得意须尽欢,是美好的追求,乐极生悲,则是难以改变的定律。
在高湛死后不到十年,北齐的命运也在极乐中走向了悲情…









离去之时,拍下了陵前飘摇着的狗尾巴草。无名的它,很适合埋葬在历史长河中的北齐。虽然不够显眼,却频繁出现在各种地方,令人回味。正如北齐对隋唐的影响,如其留下的壁画石窟,默默展现着平凡中的不平凡,用残存的点滴向世人诉说着北齐铸造过的辉煌过往…

回程之后反复翻看卫星,我们统一觉得最终到达的冢茔应该是M27,而在夏日的卫星图上寻不到的M28,在冬日里似乎还能看到些痕迹。原来距离尚远…


因为车子的故障,我们不敢再往野地跑,而想到我想去的好多个都是被移平的,最终也就放弃了。

车行之时,回望M105的方向,很希望在未来的某一日邺城西北的冢茔们可以拾回各自的身份…


最后,记录下滏阳营村的痕迹,还有路过的满是广告的滏阳桥~
每一次探索都有圆满和不圆满的地方,而对这样一个不受重视的朝代,我们的探寻之路还有很长很长。





时隔三年,突然思及了第二次在M27画上句号的北朝墓群巡礼之旅尚未记录完毕,所以补了本篇,算是将磁县去过、有想法、但没有写完的冢茔都记录了下来。
先前因为可能错过的M28而放弃记录这段行程,但因前段和朋友聊起,他认为永平陵可能是M27,不禁让我又拿出地图反复对照了几次。
结果发现,M27,M28,M105其实几乎是一条直线,反而M28残存的部分偏东一些,因为如此,那个所谓的永平陵北让我又一次开始了怀疑。
虽然至今仍不敢确定永平陵究竟是M27还是M28,但想到已经走到了离可能是永平陵的地方那么近的位置就觉得超级开心~
找时间,一定要在草木未高之时,再去一次邺城!继续探访我大齐之地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