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如何使用

有温度的海海 2024-02-20 06:47:17

阿司匹林最早的使用,是源自于东西方都用来作为镇痛剂而使用的柳树皮。现代医学的医圣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就使用柳树皮来减轻疼痛和发热。在中国唐朝的书中,也有使用柳树皮来治疗牙痛的记载。到了19世纪时,人们才从柳树皮中提取出了有效的成分,于1897年发明了阿司匹林。

但是,为何会对疼痛有效的原理,直到1971年才被阐明。发现这一理论的英国药理学家约翰·维恩,因此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阿司匹林除了具有众所周知的抗炎镇痛的作用外,还有抗血小板作用。大剂量使用有解热与镇痛作用,小剂量常被用来抗血小板治疗。

在预防脑梗塞复发的药物中,可促使血液流畅的药物,分为抗血小板剂与抗凝剂两种,抗血小板剂的代表就是阿司匹林。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阿司匹林过去是作为解热镇痛药物使用,但目前是作为脑梗塞复发预防的药物被广泛使用。

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并抑制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口服1天作用可达峰值,2天起药效稳定,有文献称服用4小时即出现抗血小板作用,10小时后达到最佳的效果。用于抗血栓时,血液浓度需要在1~2微克/毫升,因此,成人每天需服用一次为100毫克。还有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低于80毫克则等同于安慰剂。另外,临床上根据症状最多可短期使用300毫克。

正常血小板的寿命约为10天左右,阿司匹林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因此被阿司匹林作用过的血小板,在其寿命10天内的功能是处于抑制状态。也就是说,对血小板的作用只有在血小板消失时才会失去。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需要做创伤手术与治疗的人,应该是在停服阿司匹林的7~10天后进行。

阿司匹林有两面性,假如长期大剂量服用的话,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反而会增加,需要注意。实际上,其具有的抗血小板作用,这种效果只是适用于小剂量的使用。有研究报告阿司匹林预防脑梗塞的效果,可降低15%的风险,也有报告称其可降低22%的脑梗塞与短暂脑缺血发作事件的产生。

最近有大规模调查显示,既往没有脑梗塞和脑缺血发作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后,有增加脑出血和身体其它出血性疾病的可能,未能证明其有效性。也就是说,对于从未发生过脑梗塞的人来说,作为脑梗塞的一级预防使用无适应症。还有,血小板多只是在动脉中产生血栓,因此,阿司匹林对静脉内血液堵塞引起的血栓症没有效果,不推荐使用。

阿司匹林相对而言,是属于副作用较小的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粘膜损害,使用肠溶片制剂可以大大减少这种副作用。粘膜的伤害,除了胃和十二指肠以外,小肠和大肠也会出现。在服用者当中80~90%的人有轻度粘膜影响。

因此,当高龄和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时,务必遵守使用剂量,并建议可预防性地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可减轻对胃肠道的影响。另外,特别是有哮喘的人需要注意,因为阿司匹林有过敏性的风险,有过敏史的人应该慎重地选择使用。

0 阅读:3

有温度的海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