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为啥美国宁可战败,也不用原子弹?美专家:真不敢用

历史海大富 2025-04-02 04:55:00

日本当年偷袭珍珠港了被美国奖励了一枚“小男孩”和“胖子”,让至少20万日本人回炉重造。

抗美援朝时,美国却选择了以常规战争的模式与中国志愿军交战,哪怕是战败也不敢丢原子弹。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意图拥“核”

二战后不久,在各国休养生息之时,朝鲜半岛突燃战火。

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利益横插一杠“助南打北”。

北朝鲜军队承受不住南韩军队和美军的猛烈攻势被打的一退再退,毫无胜算可言。

北朝鲜只好向我国求援。

那时的中国刚从抗日战争中缓了口气,国内有部分人是反对出兵朝鲜的。

因为中国刚发展没两年,最需要的就是安稳的环境发展自身。

只是美国助“南”的目的不纯,美军打到了三八线附近,且有将战火烧到中国的意思。但凡美国有尊重我国的意思,打到三八线后自觉撤兵,也不会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对上。

中国有给予美军警告却被无视,美军竟然朝我国边境丢炮弹。

中国也没招谁惹谁,怎么能凭白受这样的无妄之灾。

毛主席在说完“打的一拳开,免的百拳来后”下令出兵援助北朝鲜。

在彭德怀的带领下,百万志愿军浩浩荡荡的朝鸭绿江进发。

美军也将为他们鲁莽进犯中国的行为付出代价。

我国志愿军在极恶劣的条件下,以卓越的战术和坚强的意志打的美军节节败退,朝鲜半岛局势反转,美军几乎被逼到绝境。

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被打的气昏了头,在东京司令部咆哮“把核武器扔到鸭绿江”。

1950年11月30日,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在记者会上说:“我们一直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

这句话犹如巨石落入平静的海面,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最忠心的盟友也因这句话而瑟瑟发抖。

作为唯一一个被原子弹拜访过的国家,日本东京银座街头“防核伞”热销,美国水兵在横须贺基地倒卖起了防辐射药片。

1950年11月,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收到一份绝密命令:18架B-29轰炸机装载核弹组件飞往关岛。美国的原子弹真的运到了日本冲绳!

在核辐射阴影的笼罩下,东亚人民开始集体焦虑,连香港报纸都开始教人们如何用棉被防核辐射。

长津湖一战,美军王牌部队被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重创,美国国旗变成了志愿军用餐的垫子,美军颜面尽失。

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在未征得杜鲁门和美国国会同意的情况下叫嚣:“打击中国在东北的军事目标,如有必要,会在中国投掷原子弹。”

中国“应核之策”

在决定要抗美援朝时,我国领导人就预判了核威胁。

我国当时是没什么先进科技可以拦截这些原子弹的,只能造一个原始的防核工事——挖坑道。

我们中国的“人民子弟兵”大多都是贫苦农民出身,军队又穷的不得了,买不起什么好武器,一枪一担都很珍惜,别人用剩下的也是宝贝,最擅长打“地道战”了。

志愿军们来到朝鲜战场上,再次发挥艰苦作战的作风,凭借身上的力气挖出了大批的坑道工事,志愿军首领秦基伟这样描述坑道:“坑道内设施齐全,顶部厚度30米之多”。

志愿军用铁锹和镐头狂挖了一个地下迷宫,企图用厚厚的土层抵挡核弹的侵袭。

虽然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却暗含了最朴素的生存智慧。

第三次战役时,20万民工在鸭绿江沿岸构筑了2500个防空洞。

彭德怀采用“兵力前轻后重”的部署,将主力部队化整为零散布在朝鲜北部山区。

这些应对之策让美军参谋部推演的核打击效果骤降70%

这种“土法防核”在今天我国已做到了极致,央视之前有报道,我国挖了一个地下核长城,覆盖全国多个省份,绵延数千米的庞大地下工事,内部道路错杂,能容纳导弹车,设备和人员高效移动,满足核武器的储存需求,即使是美国原子弹打到中国,我国人民也有活命的机会。

朝鲜老乡还教志愿军“反斜面战术”,美军打来我们就退,美军退我们就打,让美军成为“打地鼠的人”,志愿军和北朝鲜军人就扮演“地鼠”的角色。

志愿军一边积极做“防核”准备,一边打的美军退到三八线以南,美军也只是无能狂怒根本没敢用核武器。

美国不用“核”的原因

首先是多国的反对。当初杜鲁门说考虑要用原子弹后,相英国相艾德礼连夜飞往华盛顿,带着100名英国议员的联名致信前往白宫,反对美国使用原子弹,因为香港驻守着1.5万英军!

更重要的是英法担心美国用原子弹打了中国以后,苏联会用原子弹收拾他们。

英国在二战中遭受重创,国内经济崩坏,当时英国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

英国本土还驻扎着大量的美国B-29轰炸机部队,很有可能成为苏联的头号打击对象。

法国外长舒曼在北约会议上直言:“在亚洲使用原子弹,等于给苏联递上解放欧洲的宣言书。”

日本首相田茂表面支持美国,私下里通过“玉音放送”系统向民众暗示核风险。

南韩虽然想借美国之势快速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当美军参谋长询问其是否接受在半岛上使用核武器时,南韩将领都沉默了。

各国的这种态度也让华盛顿明白,使用原子弹是不太可行的。

国内民众反战情绪高涨。

朝鲜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迟迟未能结束,美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支持度下降。

杜鲁门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舆论压力支援南韩,本想着速战速决,没想到对上了中国志愿军,让这一想法变成了泡影。

杜鲁门的政治对手趁机发难,指责其滥用武力,穷兵黩武,其总统的位置摇摇欲坠。

五角大楼的将军们还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核武器在朝鲜这种多山地区,杀伤半径最多只有1.5公里。

而且要摧毁志愿军后勤线需要60枚原子弹,相当于美国当时核武库五分之一的核弹存量。这些数据仿佛都在嘲笑美军的原子弹作战计划,竟然要用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核弹去炸志愿军的散兵坑!

而且如果坑道保护作用非常好,即使原子弹掉在离志愿军不远的地方,杀伤力也会非常微弱,何况中朝军队已经在150英长的战线上挖好了密密麻麻的坑道,估计原子弹发挥的作用不会很大。

国内民众反战情绪高涨。

朝鲜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迟迟未能结束,美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支持度下降。

杜鲁门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舆论压力支援南韩,本想着速战速决,没想到对上了中国志愿军,让这一想法变成了泡影。

杜鲁门的政治对手趁机发难,指责其滥用武力,穷兵黩武,其总统的位置摇摇欲坠。

而且美国高层有就是否用原子弹打中国志愿军这一问题认真讨论过,他们认为如果真的使用,会改变这场战争的性质,美国在道德层面站不住脚会被舆论强烈谴责,甚至是让美国陷入法律困境。

其实美国要是实在要用原子弹被全球辱骂了,美国也不会真的承受不住,看看现在助以色列打巴勒斯坦就知道了,美国真没那么在乎舆论谴责。

美国真正惧怕的,其实是与它实力相当的苏联。

美国的侦察机一直在苏联边境游弋,生怕看见疑似蘑菇云的东西。

1950年,在克里姆林工的秘密档案显示,苏联已经拥有5颗原子弹,莫斯科郊外的核工厂还在三班倒的生产原子弹。

美国更不敢轻举妄动了,苏联至今还未亮出底牌,其实力深不可测。

1950年10月2日,中苏明确规定了核保护条款,虽然没有明确承诺会核反击,但西伯利亚部署的Tu-4轰炸机群一直处于战备状态。

朝鲜战争中,苏联虽然未派兵出战,但它就相当于美国原子弹的存在,同样威慑着美国。

倘若美国用原子弹打了中国,在“武德”上站不住脚,苏联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帮忙”,没有人可以置喙。

苏联不太可能直接把原子弹丢到美国,但是可以扔一颗给日本啊,炸完日本炸欧洲。

这也就是为什么英法反应会这么激烈,他们只是加入了美国阵营啊,又不是帮美国卖命,要是因此被核武器命中,他们可太冤枉了。

再说美国出面攻打北朝鲜,本来就有大国欺负弱国的“以大欺小”的行为,很可耻!

美国还要拿出原子弹来炸人家,全世界的人都会朝他吐唾沫星子的。

最让美国没想到的是,中国竟然这么硬气。

我国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当时也已经在研制属于我们的核武器了,毛主席说:“他投他的原子弹,我投我的手榴弹。”

如果美国真的敢朝我们扔原子弹,中国必定“以牙还牙”。

苏联虽然没有正面回应朝鲜的求救,但是私底下给朝鲜送去了诸如“喀秋莎”火箭炮之类的武器。

志愿军在1951年大规模使用波波沙冲锋枪和喀秋莎火箭炮,战斗火力密度首次压倒美军。

在后来的战役中也证实了坑道体系的作用,上甘岭战役中,190万炮弹倾斜至地面,地下长城受了点皮外伤。

在这种情况下核武器成了最没用的武器。

最后美国战争决策者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核武器的使用门槛远超预期,不仅要经过总统授权,国会批准,盟国同意,民众支持,还要考虑使用成本。

在朝鲜战争中使用原子弹的可行性几乎为零。

0 阅读:0
历史海大富

历史海大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