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会说汉语吗?

雅言翻译 2021-11-12 14:25:35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至少15亿,占据世界总人口的20%。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之一,更是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汉语,也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即使是从小说到大的中国人,也不一定能将汉语完全熟练掌握。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其他三类古老文字分别是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创造)、圣字书(古埃及人创造)、玛雅文字(美洲玛雅人创造)。但是这三类文字已经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汉字独存。

也就是说,世界上最古老的,并且还在使用的文字,只有汉字(语)。几千年的文化都凝聚在汉语文字之中,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越是深奥的语言文字越是不好理解也越难学习。

汉语是分析语,一般有2到13种声调。汉语的文字系统是一种意音文字,兼具表意和表音功能。汉语包含口语和书面语两部分,古代书面汉语被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被称为白话文,以现代标准汉语为规范。

汉语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语音采集地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以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现代标准汉语中,除轻声外共有四个声调。

汉语的方言即各个地方的汉语。汉语族一般划分为13个语种,各语种可分成多个语片。汉语族十三个语种分别是:官话、晋语、粤语、湘语、吴语、徽语、赣语、客家语、闽北语、闽南语、闽东语、闽中语、莆田话等。

而说到白话文,则离不开陈独秀、胡适等人发起白话文运动,他们号召摒弃文言,用白话创作小说和诗歌。这一运动结束了几千年来以与口语脱节为特征的文言文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

在上古时期就已有汉语文化,上古汉语指上古时期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的汉语,是现存汉语的祖先。周朝分封八百诸侯的时候,曾提到过“五方之民,言语不通”,这句话来自于《礼记·王制》。

说到《礼记·王制》,这也是有关于翻译最早有据可考的时候,《礼记·王制》中曾记载:“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来,佛经译者在译字前面加“翻”,也就成为了我们现在也一直所说的“翻译”。

后来,先秦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称为“雅言”的共同语。“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

到了秦朝建立后,进一步规范文字,以小篆作为正式官方文字。

到了中古汉语使用于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前期(公元7世纪到10世纪),可以分为《切韵》(公元601年)涉及到的早期以及《广韵》(公元10世纪)所反映的晚期。高本汉把这个阶段称为“古代汉语”。

语言学家已能较自信地重构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这种证据来自几个方面:多样的现代方言、韵书以及对外语的翻译。正如印欧语系的语言可以由现代印欧语言重构一样,中古汉语也可以由方言重建。

另外,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总结汉语的语音体系,这些资料仍然是现代语言学家工作的基础。最后,汉语的语音可以从对外国语言的翻译中了解到。

而到了近代汉语,则是使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汉语,以早期白话文献为代表。现代汉语则完全规划了汉语,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有人穷极一生去探索,也没有摸索出个所以然,也有人为汉语文化贡献一生。不过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们确实需要明白一些汉语的基础知识,在做翻译的时候,更是需要将汉语先打好基础,不要以为我们从小说的就是汉语,写的是汉字,就以为汉语其实早已根深蒂固,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除去汉语(字)以外,还有繁体字,还有粤语和那么多的方言,所以归根结底的说,学好汉语,了解汉语,才是根本。中华文字之美、中华文字之妙,又怎么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儿呢~

0 阅读:17

雅言翻译

简介:遍布全球的母语翻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