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在学龄前,也就是大约在6岁以前,都会经历两个非常重要的转折:一个是3岁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另一个是6岁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在从家庭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两个转折期,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孩子能力和要求也有了质的变化。很多孩子会因为各种准备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开局不利”,自然影响到了孩子后续的发展。
因此,如何帮助孩子在入园和入学前做好这些准备,以便顺利适应和度过转折期,是父母要思考的一个教育重点,孩子在转折期的准备越充分,孩子的未来发展就越能得到最优化。
想让孩子能顺利适应和度过幼儿园和小学的生活,一般要具备以下这三种能力。
第一,孩子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第二,孩子要有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孩子要有人际交往能力。
入园和入学前这两个转折期对孩子的挑战都很大,为下一个阶段提前做好准备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目标和任务。
01 刚入园的孩子要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学龄前孩子刚刚接触幼儿园生活,对他们来说,第一次离开父母,参与集体环境的生活,必然要面临着很多未知领域的挑战。通常来说,刚入园的孩子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1.面临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挑战
孩子上幼儿园后,从家庭生活进入到集体生活,除原先的亲子关系之外,多了两道关系,分别是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或者换句话说,幼儿园里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在孩子入园以后成为了主流。
很显然,亲子关系的构成要远比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要简单得多,孩子如果不具备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那在园里面就很难处理好与小朋友的人际交往等。
2.面临自我管理的挑战
幼儿园主要是以集体活动为主,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在幼儿园里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幼儿园,孩子需要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控制自己的行为等等,这些能力被称之为“自我管理能力。为使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父母最好在孩子入园之前就培养好孩子的基本自我管理能力。
3.面临层次更高的学习方式的挑战
幼儿园虽以游戏教学为主,但和一般的家庭活动相比,孩子上幼儿园,就意味着要面临层次更高的学习方式的挑战。
一般来说,在幼儿园里是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和学习任务,主要是以探究学习方式为主。要求孩子学会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如此,还要孩子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02 孩子在入园前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庭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和集体环境,父母如果能够提前为孩子做好准备,孩子入园的过程就会变得更加顺利。
1.如何帮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首先要明确的是,分离焦虑是孩子在刚入园时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有的孩子很快就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分离焦虑在他们身上不怎么明显;而有的孩子却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才能克服分离焦虑。
为什么不同孩子之间的分离焦虑的程度有着这么大的区别呢?这主要是和亲子依恋的类型有关。
一般而言,与父母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能很快克服分离焦虑;而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因为没有跟父母建立起强烈的依恋关系,哭闹的时间也很短;分离焦虑最严重的是反抗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因为在这两个依恋类型中,父母不能给孩子明确的安全信号,造成孩子安全感缺失,当孩子进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后,更是感到无所适从,常常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才能克服分离焦虑。
那么,父母如何帮助入园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呢?
第一,和孩子建立再见的仪式,淡化孩子的分离焦虑;
第二,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心理暗示,提醒孩子你总是会回来的;
第三,在日常中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提前学会适应分离。
2.提高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第一,给孩子创设丰富的生活环境。平时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扩大孩子的生活范围。还可带孩子出去做短途旅行等等,这也会大大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丰富的环境在打开孩子眼界的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适应新环境能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二,让孩子适应和不同的人相处。分离焦虑特别严重的孩子一般都很黏妈妈,父母尤其是妈妈要尝试着让孩子和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单独相处的机会,让孩子慢慢体会和适应与妈妈暂时的分离,让孩子学着慢慢接受“妈妈和我分开,也会有别的人来照顾我,妈妈还是会回到我身边的”的现实。
此外,每次妈妈和孩子分开,不论时间长短,都要提前告诉孩子,和孩子说再见,做好和孩子的沟通,千万不要悄无声息地溜走。
第三,给孩子创造见陌生人的机会。怕生的孩子,往往是因为见过的生人太少,而难以适应陌生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有机会多接触陌生人。例如,请朋友到家里来做客,或者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再或者约上几家人,一起结伴出去玩儿等等,让孩子学会适应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提前为以后入园适应新老师、新同学打下一定的心理基础。
3.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鼓励孩子对外界信号做出积极的回应。
第二,教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4.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有更多的自主性,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因此,孩子在入园前要养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学会吃饭、喝水、穿脱衣服、穿鞋、洗漱、上厕所及整理个人物品等。
03 刚入学的孩子要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学龄前孩子要面临的另一个重要转折是进入小学。对很多孩子来讲,成为小学生之后,主要面临两大方面的挑战:小学的学习环境和社交环境与幼儿园具有很大的不同。
1.面临学习环境不同的挑战
小学的学习环境与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园是以游戏教学活动为主,小学是正式学科学习,完成学业已然成为小学生们的主要任务。
小学要求孩子上课认真听讲,放学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远远高于曾经在幼儿园期间的孩子。
2.面临社交环境不同的挑战
小学的社交环境与幼儿园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幼儿园里,孩子从早到晚的吃喝拉撒睡都会得到老师的全方位照顾和管理。但上了小学,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小学老师并没有像幼儿园老师那样细无巨细地关注孩子,不会出现在幼儿园里孩子上个厕所老师也跟着的场景,这也意味着孩子在小学里主要靠自己应对环境的变化。
此外,小学生中的社交环境也远比幼儿园小朋友更为复杂得多,对孩子社交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4 孩子在入学前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刚入学的孩子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准备,即学习方面的适应和社会方面的适应。
1.为入学做好学习方面适应的准备
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在入学前的知识准备,很早就让孩子学拼音、识字、做数学题等,但是超前超纲的学习,必然会影响到孩子正式入学后的学习兴趣。合理的学习方面适应的准备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基础,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孩子,通常是以主动式学习为主,完全不用父母过多的操心。
●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刚上小学的这段时间里,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这些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专心听讲、认真阅读、不懂就问、经常提问题、学习不拖欠、做完作业后及时检查订正等。
●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孩子在小学阶段中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主要包括制定学习计划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2.为入学做好社会方面适应的准备
●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在小学,孩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不遵守规则。学校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通常都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则,而刚入学的孩子的规则意识往往不强,自控力较差。
所以,父母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规则和纪律意识,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 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老师布置的学习和作业是自己要认真完成的任务。为了让孩子养成这方面的任务意识,父母最好提前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比如让孩子从收拾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开始。当孩子每次能完成任务之后,父母要做出即时的反馈,对孩子进行肯定,这会强化孩子的任务意识,有助于帮助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阶段。
●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在社交能力方面,主要是引导孩子要主动“出击”,去跟别的同学进行正常的交往。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于社交的孩子,父母更要多加关注、多加鼓励,为孩子创设社交环境,让孩子循序渐进地提升社交能力。
为孩子做好“学习方面的适应和社会方面的适应”这两种准备,对孩子喜欢上学非常有帮助,能让孩子在小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结语总而言之,在孩子入园和入学前,父母越是在观念上重视,各项准备工作越是充分,孩子在各方面适应新环境(幼儿园和小学)的能力也就会越好,当然,今后他们的成长之路也会走得更加顺利和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