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8日16时42分,开国上将王平在北京逝世。当时港澳台媒体和海外华文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纷纷使用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将军”这样的字眼。的确,从大别山区的贫苦农家放牛娃,到抗美援朝的人民军队总政委,王平的军旅人生可谓十分传奇。今天帝哥就来说说王平的一些故事。
王平
王平原名王惟允,1907年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席卷湖北时,王平毅然投入到家乡的农民运动中,并很快成为了乡里农会的负责人。大革命失败后,王平在1929年参加了红军,他被分到红五军第五纵队当战士。
王平在入伍后,遇到了一件令自己颇为苦恼的事,他的连长是广东人,每次在进行点名时,都把他的名字“王惟允”念成“王翁翁”,常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让王平很是尴尬。王平在和连长商量后,决定给自己改个好听点的名字,他联想到自己苦难的童年以及对光明社会的渴望,最终决定改名为“王明”。
此后王平由于作战勇敢,历任宣传队副队长、连指导员、团党总支书记等职。红军开始长征时,王平已经是红三军团第11团政委了。
遵义会议后,全党都在批判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王平在党的教育下,深刻地认识到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危害,但每次部队召开批判会时,因为当时王平与王明同名,这令他感到异常尴尬,他决定再改一个名字。
王明
1936年12月下旬,王平从红军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红27军任政委。毛泽东向王平交待完任务后,王平对他说:“主席,我要改名字。”
毛泽东听后笑着说:“叫‘王明’这个名字很好嘛,国际代表啊!”
王平窘迫地说:“正因为这样,别人老拿我开玩笑,所以我要求改名!”
毛泽东说:“那好嘛!”随后他拿起笔,在一张宣纸上写道:“命令贺晋年任27军军长,王平任27军政委。”从此以后,“王明”便正式改名为“王平”了。
毛泽东
王平非常珍视毛泽东写给他的这张委任状,他一直将其贴身带在身边。但在抗战时期,这张委任状在一次部队行军时不幸丢失了,后来每当王平回忆此事时,总是悔恨交集,犹如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一般。
王平出任红27军政委后不久,抗战便全面爆发,国共再度合作,中央命令红27军前往甘肃省正宁县接手防务。但从红27军驻地陕西富县到正宁,要在国民党统治区走3天,而且沿途只能买粮吃,当时红27军经费紧缺,一共只有100元,又无粮食可带。王平只好和军长贺晋年联名向中央发电报,请求拨款,中央却回电说:财政困难,没有钱。
王平在情急之下,只好给毛泽东打电话,请求军委给27军拨款,最少也得给1000元。毛泽东却在电话里说:“我1块钱也没有啊,你就动脑筋想办法嘛!一个人想不出来就两个人想,两个人想不出来就三个人想。还想不出来就睡觉,睡起来以后再想。”
王平虽然苦思冥想,但仍没有想到好办法,两天以后,部队的粮食吃完了,供给处处长向王平报告需要买粮,王平只好同意说:“那你们带上钱去买吧!”
王平
当时红军要买粮,只能到部队驻地附近的村联保主任那里去买,这个联保主任是个大财主,他家里有个土围子,里面有很多粮食,他还专门定了个规矩:要买粮先交钱,还不能进土围子,只能在吊桥上交接,谁要硬闯就开枪。红27军的人在找这个联保主任买粮时,因为不知道他的“规矩”,他竟然向红军战士鸣枪警告。
王平得知此事以后大喜,他想这下总算抓住了这个联保主任的把柄,他和贺晋年马上去找富县的县长,并质问县长:“红军买粮为抗日,这个联保主任竟开枪打我们,这是汉奸行为,你这个县长管不管?”
县长见红军的军长和政委亲自登门问罪,十分害怕,连忙说:“这是他的不对,请二位放心,我一定好好教训教训他!”
没过多久,县长就把联保主任叫了过来,贺晋年假装怒气冲冲地上前,训斥联保主任破坏抗日,还要打他的耳光。县长连忙出来打圆场:“军长息怒,有话好说!”
贺晋年
此时王平唱起了“红脸”,他说:“这事本应严办,我想这位联保主任大概也不想当汉奸吧?所以可以考虑从宽处理。你是认打,还是认罚?”
联保主任连忙说:“认罚,认罚!”
最终在县长的担保下,联保主任给红27军上交了5000块大洋和500担粮食。
毛泽东在得知王平“打土豪”的事后,马上给他打电话说:“你这个办法确实很好,不过这钱你们不能全拿走,你原来不是说只要1000元嘛,剩下的4000元给中央送来吧! 说实在的,我这里也没有钱用啊!至于粮食,你们能带多少就带多少,剩下的也全给中央,我派人来接收,好不好?”
王平听后马上急了,他说:“主席,1000元我们不够用啊!”
王平
在王平的一番“讨价还价”下,最终毛泽东同意红27军留下2000元。不久以后,王平把筹到的3000元和一部分粮食交给了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