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永远拿不到手的职业证书。你还想当皇帝吗?告诉你真香

陈海青沧桑史 2024-12-12 15:36:34

皇帝永远拿不到手的职业证书。你还想当皇帝吗?告诉你真香

世人常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似乎当皇帝是件容易的事。可谁知道,这九五至尊的位置,不仅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坐上去,坐上去后还有数不清的"必修课"等着你。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要经过严格的培养,学习诗书礼乐、兵法谋略、天文地理,甚至连养生之道都要精通。而这些知识,却并不能让皇帝们拿到一纸"职业资格证"。更有趣的是,即便是那些被后人称颂的"明君圣主",在他们的一生中也从未停止过学习。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课程体系让这些天子们如此"望而生畏"?为什么连手握天下的帝王,也要终身学习而不得"毕业"?

一、帝王之路:从襁褓开始的严苛教育

世人皆知太子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却鲜有人知,这个看似尊贵的身份,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要面对最为严苛的教育。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虽然不通文墨,但对太子教育却格外重视。当时的太子刘盈年仅七岁,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诵读《诗经》《尚书》。陆贾作为太子的启蒙老师,不仅要教授经典,还要手把手教太子写字。据传有一次,刘盈因为困倦打了个哈欠,陆贾立即停下讲课,语重心长地说:"太子啊,您将来要治理天下,若连这点苦都吃不了,如何能担当大任?"这番话让年幼的刘盈羞愧难当,从此再也不敢在课堂上懈怠。

到了唐朝,太子教育更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唐太宗李世民为太子李承乾设立了"三师六傅"制度。"三师"分别是太师、太傅、太保,"六傅"则是少师、少傅、少保和三个分别负责礼乐、书法、骑射的专业老师。

有趣的是,唐朝的太子还要接受"朝训暮省"。每天清晨,太子要到皇帝那里接受教导,晚上还要去皇太后那里听取教诲。若有所怠慢,不仅要受到责罚,还会被记录在案。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宋朝。

宋朝更是在太子教育上独具匠心。太子六岁开始读书,要先在"资善堂"学习。资善堂的名字来源于《礼记》中的"善为国资",意思是要把太子培养成国之栋梁。在这里,除了经典教育,太子还要学习历代帝王的成功与失败案例。

宋仁宗即位时年仅13岁,他的老师范仲淹特意编写了一本《帝范》,书中列举了历代明君的善政,以及昏君的恶政。每天早朝前,范仲淹都要带着小皇帝研读一篇,并要求他写下心得。这些心得不仅要呈送给太后过目,还要在朝堂上与大臣们讨论。

明朝开创了一项特别的制度——"读朱子书"。朱熹的著作成为太子必读之物,因为朱熹的理学思想被认为最适合培养帝王之德。张居正教导年幼的万历皇帝时,专门编写了《圣学心法》,将朱子的思想编成浅显易懂的童蒙读物。

清朝的满族皇子们则要面对"双语教育"的挑战。除了要学习汉文化的典籍,还必须精通满语。康熙皇帝在五岁时就开始学习满、汉两种文字,每天要背诵《千字文》和满文《清文指要》。这种双语教育不仅为清朝统治打下了文化基础,也让满族皇帝们在处理朝政时能够游刃有余。

东宫,这个太子居住和学习的地方,简直就是一个"微型朝廷"。在这里,太子不仅要学习治国之道,还要学会如何与大臣相处。一些著名的谏议大臣会被特意安排到东宫,就是为了让太子从小就习惯接受批评和建议。

二、无处不在的"监督官"

说起皇帝的日常学习,最有趣的莫过于"经筵制度"了。这哪里是在上课,简直就是在开一场小型朝会!每逢经筵之日,文华殿内群臣林立,光是伺候皇帝读书的官员就有十几位之多。

宋仁宗朝就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有一次在经筵上,讲官范仲淹正在讲解《尚书》,忽然看到年轻的皇帝打了个哈欠。范仲淹立即停下讲解,转而讲述商汤王勤政的故事。他说:"商汤王在洗澡时,看到铭文上写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立即起身向群臣请教。陛下您看,连洗澡时都不忘政事,这才是真正的明君啊!"这一番话让仁宗顿时精神一振。

清朝康熙帝虽然勤奋好学,但也难免有疲惫的时候。一次经筵上,康熙正在打盹,展书官李光地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将书页故意翻错了几页。康熙立即惊醒,出声纠正:"这一段刚才已经读过了。"这一细节被大臣们看在眼里,更加佩服康熙的用功。

日讲官的职责就更重了。他们不仅要准备讲义,还要随时准备回答皇帝的提问。明朝嘉靖皇帝特别喜欢刁难日讲官。有一次,他突然问道:"《春秋》中记载的日食究竟有多少次?"日讲官当场就能答出"共有三十六次",并能一一说出具体年份。

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的地位更是特殊。他们不仅是皇帝的老师,更是朝廷的重臣。唐朝魏征担任太子太师时,曾多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批评太子的过失。有一次,太子在春华殿内喝醉了酒,魏征立即上书弹劾,说"太子正值学习之年,怎可沉湎于酒"。这份奏折被玄宗看到后,不仅没有怪罪魏征,反而褒奖了他的直言不讳。

宋朝更是创立了"谏官入直"制度。每天晚上都有谏议大夫在皇帝休息的宫殿外值班,一旦发现皇帝有任何不当之处,可以立即进谏。欧阳修就曾在深夜闯入仁宗的寝宫,只为劝谏一件紧急政事。

清朝乾隆帝虽然自诩博学,但在经筵上也常常被大臣们"抓住把柄"。一次讨论《周易》时,乾隆对一个字的读音产生了疑问。翰林院庶吉士纪昀立即举出了《说文解字》的出处,证明皇帝的读音有误。乾隆不仅没有动怒,反而赞赏纪昀的学问精深。

而最特别的要数专门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官。他们就像是皇帝的"贴身记者",每天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这些记录不仅是为了给后人留下史料,更是对皇帝行为的一种监督。明太祖朱元璋曾说:"起居注官记录朕的言行,就是要让朕时刻谨言慎行。"

这些"监督官"们不仅监督皇帝的学习,更监督着皇帝的一举一动。他们或直言不讳,或含蓄委婉,用自己的方式提醒着皇帝:即便是天子,也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提升自己。有趣的是,这些看似严苛的监督,反而成就了许多明君圣主。

三、帝王的秘密课程表

世人只道帝王起居有"金匮石室"专门记载,却不知这背后还藏着一份"天子专属课程表"。这份课程表的内容之广、要求之严,怕是连当代的博士生都望尘莫及。

传统经典教育自不必说,《四书五经》那是基本功。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虽然不通文墨,但他给儿子刘盈定下的课程却一点也不含糊。每天清晨,太子必须先背诵《论语》,接着研读《诗经》《尚书》,午后还要练习书法。一次,刘盈抱怨说字太难写,陆贾立即拿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故事,讲述他每天坚持练字的典故。

军事谋略更是重中之重。唐太宗李世民就曾为太子李承乾安排了一位特殊的老师——尉迟恭。这位马上将军不仅教授太子骑射技巧,还要带他实地考察地形,讲解行军布阵之道。据说有一次,尉迟恭带着太子在太极宫的后花园里,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了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整个战局,从地形、兵力到进攻路线,事无巨细地分析了一遍。

宋朝的养生课程别具一格。宋太祖赵匡胤特意为皇室定制了一套养生法则,包括饮食起居、运动调养等方面。每天清晨,皇帝要在武英殿习练"太极养生功",这是一套专门为帝王设计的养生功法。午后还要学习辨识药材,了解各种方子的功效。

说起宫廷礼仪,那可真是门大学问。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就曾因为一个跪拜的姿势不够标准,被礼仪老师纠正了整整一个时辰。这位老师说:"陛下一举一动,都是天下臣民效仿的对象,半点马虎不得。"

外交谈判技巧也是必修课。元朝忽必烈就专门学习过各国的语言和礼节。他的老师刘秉忠不仅教他汉语,还要教他如何与各国使节打交道。有一次,忽必烈在接见南宋使节时,就用上了刚学会的宋朝礼仪,让使节们惊讶不已。

最神秘的要数皇室秘传医术。据说唐朝太医院里保存着一本《御医秘要》,专门记载着历代帝王总结的养生之道和治病良方。每位新帝即位,都要抽时间学习这些医术。武则天就曾凭借这些医术,在一次瘟疫中救治了不少病人。

课程之外,皇帝们还要接受临场考验。宋仁宗年轻时,大臣范仲淹经常在朝会上突然提出各种难题,要求皇帝当场解答。有一次,范仲淹问:"如果遇到灾年,百姓流离失所,陛下该如何处置?"仁宗不仅要说出解决方案,还要引经据典,证明自己的方案是合理的。

这些课程看似繁杂,实则样样关乎治国安邦。太祖皇帝朱元璋曾说过一句话:"为君之道,如履薄冰。不学则不知,不知则不明,不明则易失。"正因如此,历代明君都把学习当作终身必修课,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四、历代明君的学习轶事

提起勤学的皇帝,汉文帝刘恒可谓首屈一指。身为皇帝,他却常常以学生的姿态向大臣请教。一次,大臣贾谊在殿前讲解《诗经》,刘恒不仅认真听讲,还拿起笔来记录要点。贾谊见状说:"陛下有青兰之誉,何必亲自记录?"刘恒放下笔答道:"为君者若不勤学,何以服众?"这番对话后来被史官收入《汉书》,成为千古美谈。

唐太宗的读书故事更是让人称奇。在他的书房里,摆放着一个特制的铜人。这铜人手持青铜剑,肩上挂着一盏长明灯。每当夜深人静,太宗就在这铜人旁读书。他规定自己,只要铜剑未倒,长明灯未灭,就不能停止学习。一次,魏征半夜进宫请示政务,看到太宗还在灯下研读典籍,不禁感叹:"明君勤学,天下幸甚!"

说起宋仁宗,更是学习的标杆。即位时年仅13岁的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读书。范仲淹为他制定了一套特别的学习方法:早上研读经典,午后处理政务,晚上总结一天所学。有趣的是,仁宗还有个特别的习惯,每读完一本书,就要在宫中召开一次"读书会",邀请大臣们一同讨论。一次讨论《周礼》时,仁宗提出的见解连一向严厉的范仲淹也连连称赞。

康熙帝的博学精神更是令人称绝。他不仅精通中国传统文化,还对西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位期间,他专门邀请了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为师,学习天文历算。有一次,康熙在紫禁城的乾清宫摆放了一架望远镜,亲自观测天象。南怀仁见状说:"陛下钻研之深,超过了许多欧洲天文学家。"

康熙的好学还体现在对医学的研究上。他命人在御花园里种植各种药材,亲自观察药性。宫中的太医们都说,康熙对本草知识的了解,不亚于一位资深医者。更厉害的是,他还编纂了《本草纲目》的满文译本,亲自校对每一个药名的翻译。

这些皇帝们的学习,往往伴随着有趣的轶事。唐太宗年轻时不爱读书,一次在翻阅史书时突然对魏征说:"以前觉得书上的道理太过深奥,现在才明白,这些都是治国的真谛啊!"从此以后,他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读书,连打猎时也要带上几卷典籍。

宋仁宗更有个独特的"学习打卡"方式。他在御书房的墙上挂了一幅《帝王图》,上面画着历代贤君的肖像。每当完成一天的学习,他就会对着这些肖像行礼,仿佛在向古代圣君汇报学习成果。大臣们看到这一幕,都说:"陛下有如此好学之心,天下必然太平。"

康熙晚年时说过一段话:"朕少年登基,深知学问之重要。每日研读典籍,虽然累极,却从未间断。现在年过六旬,仍要每日学习,就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明君。"这番话被记入了《康熙实录》,成为后世帝王的座右铭。

五、为何终身学习却永远无法毕业

世人常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放在皇帝身上更是贴切。一本《资治通鉴》就有294卷之多,光是读完就需要几年时间。更别说还有浩如烟海的典籍等着皇帝去研习。

唐玄宗在位期间就曾感叹:"朕每日读书八个时辰,却总觉得学问无边无际。"这位天子说得一点不假。就拿《四书五经》来说,从诗书礼乐到天文地理,每一部都是大部头。更有趣的是,不同朝代的学者对这些典籍的解读还各不相同。宋朝大儒朱熹的注解和汉代郑玄的见解就常常相左,这就要求皇帝不仅要读懂原文,还得理解各家观点。

时代的变迁更是不断给皇帝们出新的考题。元朝忽必烈就遇到了这样的挑战。传统的《周礼》讲的都是汉地的官制,可是蒙古帝国统治的疆域何其广大,光是官员的称谓就有好几种。忽必烈不得不一边学习汉地的制度,一边研究西域的治理之道。

宋仁宗在位时,一次在经筵上问大臣:"为何朕读了这么多书,却总觉得还有更多不懂的东西?"大臣答道:"这就如同登山,爬得越高,看到的风景就越广阔。陛下学问日深,自然会发现更多值得探索的领域。"

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清朝康熙帝就说过这样一段话:"朕每日批阅奏章,处理政务,还要研读典籍,实在是分身乏术。可是一想到天下百姓都指望着朕,就不敢有丝毫懈怠。"

有趣的是,皇帝的学习内容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年轻时要学习治国之道,到了中年要研究养生之术,晚年还要思考如何教导太子。明成祖朱棣在六十岁时还在跟太医学习医术,说是要为太子留下一份养生的心得。

就连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在临终前还在翻阅典籍。魏征问他为何病中还要读书,太宗说:"治国之道无穷无尽,即便是临终之际,也要多学一些,好给太子留下经验。"

最让人称奇的是,有些皇帝为了激励自己学习,还想出了各种办法。宋神宗就在御书房里挂了一幅"天下图",每当看到图上广袤的疆土,就提醒自己要不断充实学问。明太祖朱元璋则规定,每当自己读书时,殿外的护卫要放轻脚步,就连更换茶水的宫女也要屏住呼吸。

皇帝的学习之路,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每一代帝王都在这条路上前行,却永远看不到终点。正如唐太宗所说:"为君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便已为天子,也要像寒门学子一样勤奋。"

清圣祖康熙晚年时曾对群臣说:"朕在位六十一年,每日研读不辍,直到现在还在学习新知。这不是因为朕喜欢读书,而是因为天下之大,变化无常,若不持续学习,如何能应对天下之事?"

0 阅读:8

陈海青沧桑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