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实为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去的一国很熟悉

陈海青沧桑史 2024-12-12 15:36:45

东汉末年实为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去的一国很熟悉

世人皆知,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蜀吴各据一方,在这个英雄辈出的乱世之中,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三国之外,还有一个同样不可忽视的势力存在,那就是由公孙氏在辽东建立的燕国。

这个被历史长河冲淡的政权,不仅与董卓、曹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在三国争霸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是,为何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笔下的群雄割据,却独独将这个政权抹去?就连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也对这片土地只字未提?

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个被遗忘的政权,又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浮沉?

一、公孙度的崛起

世人都说公孙度是个谋略过人的枭雄,可谁能想到,这位日后雄踞辽东的一方诸侯,最初不过是董卓手下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吏。

建宁二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公孙度因为精通文墨,被时任并州刺史的董卓看中,收为亲信。那时的董卓还未成为震慑朝野的权臣,但已经在并州一带颇有威名。

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孙度为董卓处理了一起棘手的边境纠纷。当时北方游牧部落频繁侵扰边境,董卓派他前去交涉。公孙度不仅化解了冲突,还说服游牧部落向朝廷进贡,一时间名声大噪。

董卓对这个年轻人越发器重,将他提拔为从事,专门负责处理与北方各部落的往来。公孙度借此机会,开始熟悉边境事务,与各部落首领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网。

中平六年,董卓入主洛阳后,深知辽东的战略重要性。这片土地不仅与高句丽接壤,还是控制海上贸易的关键之地。董卓思虑再三,最终将辽东太守的重任交给了公孙度。

初到辽东的公孙度可谓举步维艰。当地豪强势力盘根错节,各部落势力此消彼长。但公孙度凭借着在并州积累的经验,采取怀柔政策,先是安抚本地豪强,又与高句丽保持和平往来。

一年之内,公孙度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他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开辟了通往倭国的航线,为辽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同时,他还招募流民屯田,使这片荒芜的土地逐渐繁荣起来。

初平元年,董卓在洛阳被吕布所杀。各地诸侯纷纷自立,唯独公孙度依然以太守自居,继续打着朝廷的旗号治理辽东。这一举动让中原各路诸侯对他刮目相看。

建安三年,曹操派人赐予公孙度"辽东侯"的爵位,以示笼络。公孙度虽然接受封赏,但并未因此投靠曹操。他深知,在这个群雄割据的年代,保持中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就这样,公孙度在辽东经营了二十余载,将这片原本荒凉的边陲之地,打造成了一个军事、经济实力兼具的割据政权。他不称王、不称帝,却实实在在地掌控着这片广袤的土地。

二、燕国的特殊地位

说到辽东这片土地,在三国时期可谓是独具特色。这里不仅拥有渤海之滨的天然港口,更是连接中原与高句丽的重要通道。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让燕国在三国争霸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地位。

建安八年,一支来自倭国的商队带着珍贵的海产与丝绸,穿越海峡来到辽东。这支商队的到来,让公孙度看到了辽东发展海上贸易的巨大潜力。从此,辽东成为了连接中原与东瀛的重要贸易枢纽。

公孙度深谙经商之道,他在辽东沿海设立了多个商港,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徐市港。这个港口不仅有专门的仓库用于存储货物,还配备了熟悉海路的向导。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大批商船往来于此。

然而,辽东的地理位置也带来了不少困扰。北方的鲜卑部落时常南下劫掠,西面的高句丽虎视眈眈,东边的倭国海盗也屡屡骚扰。建安十二年的一个冬日,一支鲜卑骑兵突然袭击了辽东的边境村落。

面对这样的局面,公孙度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策略。对付鲜卑人,他不是一味地用武力,而是通过互市来安抚。每年定期在特定地点举行集市,让游牧民族用皮毛、牛羊换取生活物资。这一举措大大减少了边境冲突。

对高句丽,公孙度则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方式。他不仅与高句丽保持往来,还通过联姻来稳固关系。建安十五年,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高句丽的一位贵族,这段姻缘让辽东的东部边境多年平安。

最让人称奇的是公孙度对待倭国的态度。他在打击海盗的同时,也欢迎正当的商贸往来。甚至在徐市港专门设立了倭馆,供来往的倭国商人居住。这种做法不仅为辽东带来了可观的商业收入,更让这片土地成为了东亚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建安十八年,中原大旱,粮价飞涨。而辽东因为早年推行的屯田政策,不仅粮食充足,还向曹魏和孙吴出售余粮。这一年,光是销往江南的粮食就达到了十万石之多。

正是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灵活的政策,让燕国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中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它既不像魏蜀吴那样卷入正面冲突,却又在经济和外交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四方博弈中的燕国

正当魏蜀吴三国争霸正酣之际,辽东燕国却在这场大博弈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建安二十年,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在徐市港上演:同一天内,曹操、孙权和刘备的使者竟然不约而同地出现在这里。

这绝非偶然。在赤壁之战后,曹操虽然退守中原,却始终没有放弃对江南的觊觎。为了防止燕国倒向孙刘联盟,曹操特地派遣心腹张辽带着丰厚的礼物造访辽东,并赠予公孙度"镇东将军"的虚衔。

孙权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派出部下朱然北上。朱然带来了一个大胆的提议:如果燕国愿意出兵牵制曹操的后方,孙权愿意与燕国共享海上贸易的利益。这个提议颇具诱惑力,因为当时东吴控制着长江出海口,这关系到燕国海上贸易的命脉。

不甘落后的刘备也派出使者,提出愿意以高价收购燕国的战马和粮草。众所周知,蜀汉地处西南,一直缺乏良马。如果能获得燕国的战马支持,对北伐曹魏将大有助益。

面对三方的拉拢,公孙度采取了一个极为巧妙的策略:他表面上接受曹操的封赏,实际上却暗中与孙权达成了海上贸易的协议,同时还答应向刘备出售战马,但数量有限。

建安二十二年,事情出现了转机。曹操派司马懿率军征讨乌丸,这支大军必须经过辽东。公孙度不得不暂停与孙刘的合作,全力配合曹军的补给工作。这一举动让曹操误以为已经完全掌控了燕国。

谁知就在第二年,辽东突发瘟疫,公孙度借机推脱无法继续支援曹军。与此同时,他又重启了与孙权的海上贸易,并开始向蜀汉输送战马。这一连串的操作,显示出燕国在四方博弈中的高超手腕。

建安二十五年,更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鲜卑单于轲比能派使者到辽东,提出结盟抗曹的建议。这位草原霸主看中的正是燕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如果能够得到燕国的支持,鲜卑可以直接威胁曹魏的后方。

面对这个提议,公孙度的回应耐人寻味。他既没有明确拒绝,也没有立即答应,而是以"需要时日考虑"为由,将这张牌握在手中。这个决定为燕国在之后的政治博弈中赢得了更大的回旋空间。

四、被遗忘的原因

说起燕国为何被历史遗忘,还要从一个特殊的时刻说起。建安二十六年,一位来自洛阳的文人抵达徐市港,此人正是后来著名的史官裴松之。当时年轻的裴松之正在各地搜集史料,却发现关于辽东的记载竟然少之又少。

这个现象并非偶然。在当时的史官眼中,辽东虽为一方诸侯,却始终游离在中原政权之外。建安十年,曹操在邺城设立了专门的史馆,记载天下大事。然而翻遍史馆的竹简,提到辽东的内容却寥寥无几。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一个细节。当时魏蜀吴三国都设有专门的史官,定期编撰国史。而在辽东,公孙度虽然也任命过一些文人记事,但他们的记载大多关注海上贸易和边境往来,对于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却鲜有着墨。

更有意思的是,在建安二十八年的一场朝会上,曹操的一位谋士曾经这样说:"今天下三分,我们要争的是江南和西蜀,至于辽东,不过是个互市之地罢了。"这句话生动地道出了中原政权对辽东的态度。

地理位置的偏远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从许昌到辽东,即便是快马加鞭也要走上一个月。消息传递如此困难,中原的文人自然难以了解辽东的实际情况。建安三十年,一位从辽东回到洛阳的商人说起当地的繁华景象,竟然没有人相信。

文化上的差异更是加深了这种遗忘。虽然公孙度本人精通文墨,但辽东地处边陲,当地多有胡人杂居,文化氛围与中原大不相同。正史中经常提到的文人雅士、清谈论道,在辽东却很少见到。建安二十五年,有一位中原文人到辽东做官,却因为"水土不服"很快就返回了中原。

军事实力的局限也是一个客观原因。燕国虽然也有水军和骑兵,但规模远不及魏蜀吴三国。史书记载,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大军过境时,燕国能够调动的兵力不过万人。这样的实力,在当时的大格局中确实难以引起重视。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当时江南一带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可一日在建业,不愿十年在辽东。"这句话反映出,即便是在经济繁荣时期,辽东在中原人眼中依然是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

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后来的史家在记载这段历史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在魏蜀吴三国身上,而将燕国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视野。

五、燕国的最终命运

建安三十年,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悄然到来。年迈的公孙度在一个寒冷的冬日离世,他的儿子公孙康继承了辽东太守的位置。这一变故,为燕国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公孙康与其父不同,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中断了与孙权的海上贸易协定。此举立即引起了东吴的不满。建安三十二年春,孙权派出使者前往辽东交涉,却被公孙康以"海路危险"为由拒之门外。

更让人意外的是,就在同年冬天,公孙康突然派人向曹丕献上了"燕王"印玺。这枚印玺是他父亲生前秘密打造的,却一直未敢使用。公孙康此举,显然是想通过献上印玺来表达对魏国的臣服。

黄初元年,曹丕登基称帝,建立魏国。为了笼络公孙康,曹丕不仅承认了他的辽东太守之位,还赐予他"乐浪郡公"的爵位。这一年的朝贡名册上,辽东进献的礼物比往年增加了一倍。

然而好景不长,黄初三年,公孙康突然病逝,其子公孙渊继位。与父祖不同,公孙渊年轻气盛,上任伊始就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在徐市港举行大典,自立为燕王。

消息传到洛阳,魏明帝曹睿震怒。然而此时魏国正忙于应付蜀汉的进攻,无暇东顾。公孙渊趁机扩充军备,在海岸线上修建了一系列堡垒。太和二年,他甚至斩杀了魏国派来的使者,公开与魏国对抗。

正始元年,时机终于成熟。魏国派出大将司马懿,率领精锐之师十万,分水陆两路进击辽东。公孙渊虽有准备,却未料到魏军来势如此凶猛。

战事发生在八月,正值辽东多雨之时。司马懿没有立即强攻,而是采取了围困战术。他命令水军封锁海港,切断了辽东与外界的联系。没有了海上贸易,辽东的经济顿时陷入困境。

正始二年春,大局已定。公孙渊在几次突围失败后,被迫躲入城中最后的堡垒。司马懿没有给他继续抵抗的机会,派出精锐攻入城中,活捉了公孙渊。

就这样,延续了半个世纪的辽东割据政权,在一场秋雨中走向终结。司马懿将公孙渊的人头悬挂在徐市港的城门上,昭示着燕国的彻底覆灭。至此,三国时代真正走向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0 阅读:9

陈海青沧桑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