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羽羽
编辑|t
引言
战场上最忌讳的,是“胜利眼看就要到手”的时候。1947年,粟裕围住了胡琏的整编第十一师,胜负几乎就是时间问题。可就在这时候,毛主席一个电报来了:“别打了,快撤。”粟裕愣住三分钟,然后照办。事后一看,好险。

粟裕和胡琏,一个是解放军里的“用兵鬼才”,一个是国民党那边的“战场硬骨头”。解放战争中,两人几乎成了一对“战场老冤家”。粟裕不止一次想吃掉胡琏,胡琏也不是不怕,只是总能在最危险的时候,像泥鳅一样滑走。
早在宿北战役时,粟裕围歼戴之奇,胡琏本可援助,却按兵不动,看着老伙计被吞了个干净。南麻战役时,粟裕集中兵力想再下一城,胡琏却仗着千座堡垒和天公作美,打到绝境还来一场“焚香祭天”,硬是挺过七天大雨。
曹县遭遇战中,粟裕再次设伏,几近得手,胡琏又靠顽强抵抗和援军及时脱险,三次险局,三次脱身。粟裕说他“悍将谋才”,毛主席则评价他“狡如狐,猛如虎”。能让这两位都咬牙的对手,胡琏的确不好缠。所以,当1947年华东野战军再次围住胡琏,胜负未分时,谁也不敢轻言稳操胜券。
要说两人交手最危险的一次,还得是1947年夏天,华东战场热得像蒸笼一样,国共两军在胶东、鲁中一线拼命拉锯。粟裕带着华东野战军准备搞个大新闻:拿下胡琏。

这个胡琏可不是一般的敌人,蒋介石嘴里“最能打的悍将”,号称“国军五虎上将”之一。他手里的整编第十一师,更是蒋军中的王牌部队,攻坚能力强,防守更是厉害。
粟裕盯上他不是偶然。这支部队进驻南麻,一副打算扎根的架势,粟裕判断这是“突入我方心脏的钉子”,拔掉它,就能打破敌军节节推进的局面。
于是,从7月中旬开始,粟裕把手下的几个精锐纵队都调了过来。第二、六、九纵负责正面进攻,第七纵和特纵负责断敌援路。一共七万多人,对上胡琏那两万,兵力三倍,按说妥妥的“以多吃少”。
7月17日,战斗打响。胡琏很快发现自己进退两难,被四面围住。可这位“国军铁头娃”也不是吓大的,他用最短时间修起了上千个“子母堡”阵地,一条火力通道能守五个小时不塌。
我军攻进去后发现:胡琏每一个小堡子都能打,每个小堡子后面还有一个暗堡,进一寸要人命。尤其三纵猛攻两天,仅推进几百米,付出极大代价。
可即使这样,粟裕仍旧觉得“势在我”。他判断,只要突破堡垒群,胡琏就是瓮中之鳖,最多三天。
可战场上最怕的,就是“只看眼前”。
粟裕看得见胡琏,看不见的,是四路敌援,正从四面八方往南麻冲。
接下来,粟裕就收到了那封“打断思路”的电报。

电报是毛主席发来的。语气不重,但内容惊人。
大意是:“南麻这一战不能恋战。胡琏非孤军,援兵已近。粟裕同志应迅速撤围。”
这个指令让粟裕愣了神。自己一手布下天罗地网,就等胡琏落网,怎么关键时候让退?
粟裕沉默三分钟,拿起电报,给副参谋长说:“全线撤围。”
撤,谈何容易。敌援已到25公里处,第25师、64师、九师三面压来,我军要是撤慢了,就等于把屁股交出去打。

可粟裕果断。他下令,三纵撤出主攻,二纵顶上掩护,后方各纵各自分路迂回,保证撤得快。
雨还在下,炮弹潮湿、炸药失灵,步兵打不动堡垒。这时候撤,其实是最理智的决定。
果不其然,仅两天后,蒋军援兵压至南麻外围。我军若未撤,全军至少被围困于盆地中,生还概率堪忧。
粟裕战后给中央写报告时,特意写了一句:“主席洞察形势,甚为高明。”
打仗,不只靠热血,靠冷静;不只看眼前,而是谋全局。
可是,南麻不成,转战临朐,总该抓住敌人一次吧?

撤出南麻后,粟裕没闲着。
此时李弥的整编第八师刚刚进驻临朐,据报尚未巩固防线。粟裕眼睛一亮,这是“新到之敌,立足未稳”,正是突袭良机。
7月25日夜,粟裕指挥各纵再度奔袭。这一次,希望打一次真正的歼灭战,把第八师吃掉。
但敌人也学精了。李弥一进城,立刻修堡垒、布地雷,还把工事修到城墙根下。仅用了两天,临朐就变成了一座“钢铁小镇”。
我军两次突袭均未成功,尤其是二纵七连冲入城区之后被围全歼,震动前线。
雨还在下,道路泥泞。后勤再次告急,弹药不能送达,火炮无法推进。主攻部队战至力竭,粟裕再次咬牙做决定:“撤!”
两个字,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南麻撤一次,已经让部队疲惫不堪。临朐再撤,整个战役已连战三地,无功而返,伤亡不小。

粟裕战后复盘时,留下了几句沉重的话:“连战不利,皆因急躁,轻敌,低估天候。”
可这几场仗,也不是全输。
它们教会了粟裕一个道理:战争打得不是一两次胜利,而是看谁能赢得最后一个“完整建制”的胜利。
他开始学会等,开始放弃“赢一场”的执念,转而布“赢战争”的大局。
这之后,他再指挥的战役,比如鲁西南、豫东、淮海,一个比一个沉稳,一个比一个致命。
南麻和临朐这两仗,很多人记得的是“没打下来”。可历史更该记住的是——粟裕敢打,也能撤;毛主席懂战争,更懂何时不打。这才是中国军队真正的强大之处:知道什么时候出刀,也知道何时收鞘。
参考资料:
粟裕与胡琏的战场争锋 2016年01月28日.人民网
粟裕与胡琏的战场争锋.读报参考.2016
解放战争时期南麻、临朐战役经验教训探析.南都学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