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预防骨质疏松,补充钙和维D就够了?还有3种营养莫忽视

不一样视角 2025-03-28 04:10:5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2017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2. 《更年期妇女骨骼健康管理专家共识》——《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1年,第14卷,第1期

四十岁往上一站,骨头就开始耍脾气,走路咯吱响,稍微摔一下就怕骨折。更年期的女性,骨质疏松就像影子一样紧紧跟着,想甩都甩不掉。

很多人一听说骨头变脆了,二话不说就冲去买钙片,捎带上维生素D,觉得这俩是“万能修复剂”。但问题来了, 光补钙和维D,真的能让骨头硬邦邦?

别天真了! 现实是,补钙和维D固然重要,但远远不够。

骨骼健康是个系统工程,光靠这俩,顶多算打个地基,真正的“钢筋水泥”还得靠其他关键营养。还有3种营养,往往被忽视,却是骨骼健康的关键角色。

如果你只盯着钙和维D,其他营养缺了,骨头还是会偷偷溜走,等你发现时,可能已经摔一跤就骨折了。

光补钙不补镁,钙可能白吃了

有一个冷知识:骨骼里不仅有钙,还有镁。镁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骨骼中约50%—60%的镁都储存在骨头里。

如果缺镁,钙可能会沉积在血管、关节,而不是骨头,甚至会导致骨密度下降,让骨头更加脆弱。

现实案例:一位50岁的女性,每天按时补钙,连维生素D都不落下,但骨密度检查发现——骨质疏松仍在加重。

医生一查,发现她的镁严重不足,导致钙在血液中“游荡”,进不了骨头。

镁的好处:

· 帮助钙沉积到骨骼,避免钙沉积在血管导致动脉硬化;

· 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让补充的维D真正发挥作用;

· 调节甲状旁腺激素,减少骨质流失。

如何补充?

· 食补:深绿色蔬菜(菠菜、芥蓝)、坚果(杏仁、腰果)、全谷物(燕麦、糙米)、豆类(黑豆、鹰嘴豆)。

· 补剂:如果食物摄入不足,可以选择柠檬酸镁或氯化镁,吸收率更高。

没有维生素K2,钙可能“走错路”

大多数人以为补钙就万事大吉,殊不知,补进去的钙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可能跑到血管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时,维生素K2就是那个“导航员”, 它能把钙送到骨骼,避免钙沉积在血管,减少骨折风险。

日本老人骨折率低,秘密就在纳豆。

纳豆富含维生素K2,日本研究发现,常吃纳豆的老年人,骨折风险比不吃的人低了30%以上。

怎么补?

· 食补:纳豆、鸡蛋黄、奶酪、发酵食品(如泡菜、酸菜)。

· 补剂:MK-7型维生素K2,更易吸收,搭配钙一起吃效果更佳。

蛋白质少了,骨头也会塌

很多人以为“骨头=钙”,其实骨骼的基本结构是胶原蛋白,钙只是填充物。

没有足够的蛋白质,骨头就像没有钢筋的水泥墙,表面看着结实,实则一碰就碎。

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不足的老年人,骨折风险更高。

尤其是更年期女性,雌激素下降,骨质流失加快,如果再缺蛋白,骨密度下降速度会更快。

如何补充?

· 优质蛋白:鱼肉、鸡肉、牛肉、鸡蛋、乳制品。

· 植物蛋白:黄豆、豆腐、扁豆、藜麦。

· 骨汤≠补骨:很多人迷信猪骨汤,但骨汤的钙含量极低,想补钙还是要靠奶制品和绿叶菜。

中医怎么看骨质疏松?

中医讲“肾主骨”,骨头的健康和肾气息息相关。

更年期女性,肾气渐衰,骨髓亏虚,骨骼失去滋养,就容易骨质疏松。

如何调养?

· 温补肾阳:杜仲、续断、鹿角胶,适合阳虚怕冷的女性。

· 滋补肾阴:熟地黄、枸杞、山药,适合阴虚火旺的人。

· 健脾助运:白术、茯苓,帮助营养吸收,让补充的钙真正被身体利用。

中医药膳推荐:

· 杜仲猪骨汤:杜仲15克,猪骨500克,炖汤喝,补肾强骨。

· 黑芝麻核桃糊:黑芝麻、核桃打成糊,每天一勺,补充骨骼所需的营养。

结尾:想要骨头硬朗,别只盯着钙

骨质疏松,是个缓慢的过程,别等摔一跤才想起来补救。钙和维D重要,但镁、维生素K2、蛋白质同样不可或缺。

补钙不补镁,钙可能白吃了;没有K2,钙可能跑错路;蛋白质不足,骨头缺乏支撑。

养骨这事,别想着一劳永逸,日常饮食、运动、阳光照射、合理作息,样样都不能少。 记住,骨头就像存款,年轻时多存点,年纪大了才有得花。

如果现在不重视,等哪天骨折了,才真的后悔莫及。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51
不一样视角

不一样视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