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2-23 02:47:34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其名称和行政区划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次变迁,各个县区也都有着独特的古称和历史背景。

以下是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其下辖县区古称的详细历史介绍。

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古称变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其名称源于境内的红河,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正式设立则是在近现代。然而,在此之前,这一地区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在元朝以前,红河州辖区曾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到了元朝,设立了临安路,管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明朝时期,临安路改为临安府,成为云南省下辖的一个重要府级行政区。清朝时期,临安府的行政区划基本保持稳定,但内部的具体设置有所调整。

近代以来,随着行政区划的变革,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逐渐成形。1954年,红河哈尼族自治区成立,这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前身之一。1957年,红河哈尼族自治区与蒙自专区合并,正式成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设在蒙自。此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行政区划又经历了多次调整,但州名一直沿用至今。

二、下辖县区古称历史信息

1. 蒙自市(古称变迁)

蒙自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称“目则”,由彝语演化而来,意为“与天一样高的大山”。蒙自之名始见于元,明清时期为临安府治所。近代以来,蒙自逐渐成为滇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7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后,蒙自作为州府所在地,地位更加重要。2010年,蒙自县撤县设市,成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

2. 个旧市(古称变迁)

个旧是中国著名的锡都,因锡矿开采而兴盛。古称“果觉”,是彝语地名,意为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个旧地区在古时是荒僻的不毛之地,村民因山高缺水、气温低寒而全靠种荞为生。后来,随着锡矿的开采,个旧逐渐发展成为滇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1951年,个旧县被撤销,设立个旧市(县级)。此后,个旧市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但市名一直沿用至今。

3. 开远市(古称变迁)

开远旧称“阿迷”,这一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阿迷”系由西汉时境内民族部落“阿宁蛮”的酋长之名演化而来;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阿迷”是由彝语演化而来的。由于“阿迷”之“迷”字有迷惑不解、是非不清、善恶不辨之意,自古代以来一直主张改名。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建立,改革封建制度,要求废除含有封建意义的地名。1932年,阿迷县更名为开远县,取意“四面伸开,联结广远”。此后,开远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1981年被撤销县制,设立开远市(县级)。

4. 弥勒市(古称变迁)

弥勒市因唐宋时期云南东爨三十七部之弥勒部居住于此而得名。弥勒部是彝族先民的一个部落,以部落首领的名字命名部落名,又从部落名演变为县名。历史上,弥勒地区曾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1958年,弥勒县成立(此前为弥勒专区或弥勒区)。2013年,弥勒县被撤销,设立弥勒市(县级)。

5. 建水县(古称变迁)

建水县古称步头、巴甸或百红河,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建水县有着1200余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建水县曾是临安府治所所在地,是滇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清时期,建水县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建水县仍保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成为游客们探寻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6. 石屏县(古称变迁)

石屏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北部。石屏之名最早见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称石坪邑。后来,随着行政区划的变革和历史的演进,石屏县逐渐发展成为滇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县份。历史上,石屏县曾隶属于临安府等行政区划。如今,石屏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著称于世。

7. 绿春县(古称变迁)

绿春县建立较晚,诞生于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解放初期,今绿春县所属地区属金平、元阳、红河、墨江四县管辖。1955年成立六村办事处(后改为大兴办事处)。1958年建县时,“六村”、“大兴”均为土司、伪政权时代的称谓,各族群众均不赞成。因此,根据当地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的自然特征及各族人民希望生活像百花盛开的春天那样生机勃勃的美好心愿,定县名为绿春。

8. 泸西县(古称变迁)

泸西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泸西之名始于1917年,在此之前的元、明、清及民国初年称广西。后因与广西省同名而改名为泸西,取县城西边有古泸川之意而得名。历史上,泸西县曾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如今,泸西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9. 元阳县(古称变迁)

元阳县因地处红河上游元江之南而得名。元阳是解放后才建县的县份之一。起初叫新民县,后因避免与辽宁省新民县重名而更名为元阳县。元阳县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的哀牢山脉南段,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多样。这里的气候条件独特,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哈尼梯田景观。哈尼梯田是元阳县最具特色的地理标识和文化标识之一,也是红河州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10. 红河县(古称变迁)

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上游南岸。1950年刚解放时,由石屏县、建水县、元阳县划出的一部分辖区建立新的县份——红河县。因地处红河南岸而得名。红河县境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多样。这里居住着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他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11.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古称变迁)

金平县地处红河州南部边缘地区,与越南接壤。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国21年(1932年)6月,勐拉土司刀治国迫于局势压力主动放弃土司职位接受改土归流后,云南省政府将原来的金河设治局和平河设治局合并设县,分别取两个局的第一个字合成金平县名。当然,“金平”的来历也与境内产金有联系。金平境内分布有金矿资源,自明崇祯九年(1636年)以来一直有人开采黄金至今。如今,金平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投资兴业。

12. 河口瑶族自治县(古称变迁)

河口县位于红河州东南部地区与越南接壤处。因县城地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而得名河口(意即两河交汇之口)。历史上这里曾是滇越铁路的重要站点之一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之一。如今随着中越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推进河口县已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之一。

13. 屏边苗族自治县(古称变迁)

屏边县地处河口与蒙自之间的重要战略位置处于滇东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之上。屏边之名寓意着边防屏障之意(意即拱卫着边防安全)。历史上这里曾是滇东南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之一也是中越边境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今屏边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投资兴业。同时作为云南省的边境县之一屏边县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边境贸易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其下辖县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古称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也见证了这一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地区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投资兴业。

0 阅读:0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