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2-23 02:47:28

海口市,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名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海口曾隶属于琼山县,其名称也经历了多次变迁,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海口市(古称海口浦、海口港、海口所、琼州口、海口镇)

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的省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宋代,海口被称为“海口浦”,是当时的一个重要港口。据史料记载,南宋时设海口浦,范围包括今天的海甸与海口市区。到了元代,海口浦成为海南渡海和物资进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名称也演变为“海口港”。

明代时期,海口港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海南岛的重要军事和经济中心。1395年,海口筑城,按兵制改建为所,称为“海口所”或“海口区”。这一时期,海口的防御设施得到加强,为后来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代时期,海口的名称再次发生变化,被称为“琼州口”。1875年,清政府在海口设置海关,并在白沙门建港,进一步提升了海口的贸易地位。民国初期,从1912年起,海口所改称海口镇。这一时期的海口,逐渐成为海南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926年,海口从琼山县中独立出来,开始了其作为市的崭新篇章。1950年4月23日,海口迎来了解放,同年6月正式设立为市。这一时期的海口,经历了从镇到市的转变,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进入21世纪,海口继续保持着其作为海南省省会的地位,成为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海口市下辖秀英、龙华、琼山、美兰四个区,每个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秀英区(古称小英、秀英乡、秀英街道、秀英居委会)

秀英区是海口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的一个小村庄——小英。据史料记载,小英村在清代时期是一个宁静的乡村,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而闻名。

到了民国时期,小英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小镇,并更名为秀英乡。1950年6月,秀英乡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秀英地区正式进入行政管理的轨道。1953年,秀英乡改为秀英街道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管理和服务。

1956年,秀英街道领导小组更名为秀英居委会,成为海口市的一个基层自治组织。这一时期,秀英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后来的区划调整奠定了基础。

1960年1月,秀英街道办事处应运而生,成为海口市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划。1980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政府,并于1982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这一时期的秀英区,已经成为海口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秀英区不仅历史底蕴深厚,更是海口市旅游资源的宝库。这里汇聚了万年火山、千年驿道、百年雕楼与古老民居的精华。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道教南宗五祖、被誉为“海南文化史上第一人”的南宋白玉蟾的故乡。此外,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假日海滩等三家4A级景点也坐落于此,其中占地广阔的火山公园更是海南省唯一的世界级公园,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龙华区(古称无特定古称,但一直是海口的重要区域)

龙华区作为海口市的中心繁华地带,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接美兰区、琼山区,西邻秀英区,北濒琼州海峡,南接定安县。虽然龙华区没有特定的古称,但它在海口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早在宋代时期,龙华区所在区域就已经是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口城市的不断发展,龙华区逐渐成为海口市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这一时期的龙华区,拥有繁华的商业街区、热闹的市井生活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进入现代时期,龙华区继续保持其作为海口市核心区域的地位。这里汇聚了众多政府机关、商业楼宇、文化场馆和旅游景点,成为海口市最具活力和魅力的区域之一。同时,龙华区也是现代都市生活的缩影,现代化的建筑与古老的骑楼相互映衬,展现出海口独特的城市风貌。

琼山区(古称琼山)

琼山区是海口市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其名称“琼山”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据《方舆纪要》记载:“府南十里有琼山,土石多白,似玉而润。”而《琼山县志》则进一步阐释:“因境内白石都(今甲子镇新民地区)有一座山叫琼山,泥土石头洁白润泽如玉,便以山名为县名。”

唐贞观元年(627年),新县制度得以建立。当时的文武官员们回想起前年郊游白石山的奇妙经历,纷纷提议以城南白石山的白石洁润如玉的寓意来命名新县。这一提议迅速得到批准,新设的县便被命名为琼山县。从此,“琼山”这个名字便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成为其独特的文化符号。

琼山县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这里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如一代文宗丘濬、“海青天”海瑞、户部左给事中许子伟以及冯白驹将军等。他们的传奇故事和卓越贡献,为琼山县增添了无尽的光彩和魅力。

此外,琼山区还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闻名遐迩的琼台书院、五公祠等古迹见证了琼山县的沧桑变迁和文化底蕴。鼓楼、丘濬故居、海瑞故居等景点则让游客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琼山县的历史韵味和文化氛围。这些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的存在,不仅丰富了琼山区的文化内涵,也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美兰区(古称振东区)

美兰区是海口市的一个新兴区域,其前身振东区位于海口旧城的核心地带,占据了旧城三分之二的区域。这里孕育了海口最早的街道、村庄、商埠和商业区,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变迁。

2002年10月16日,根据国务院和海南省政府的批复,海口市进行了行政区划的调整。振东区被撤销,并在2003年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美兰区。这一时期的美兰区,继承了振东区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同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美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它依傍江海,海岸线绵延100多公里,土地肥沃,红土地广袤。区内设有美兰机场和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等重要设施。同时,南渡江、美舍河、海甸溪等河流穿越城区,流向大海。这些自然资源的存在,为美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事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美兰区还是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驻地,是海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汇聚了众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场馆,成为海口市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之一。同时,美兰区也是海口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公共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出行和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海口市及其下辖的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这些区域在海口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共同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变迁。如今的海口市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拥有着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0 阅读:0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