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现在还处于债务违约的旋涡中,之前的宝龙地产前不久二次美债违约了,当然之前很多人都认为债务违约就等同于房企暴雷了,但是咱们住建部领导定调了,这种用语是不准确的,哪里暴雷了,人家项目都还在运转,不要乱说。
就在12月13号,在经济年会上,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说到,对于违法违规导致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企业,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出清,这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把部分房企债务违约称为爆雷或者资金链断链,其实用于是不准确的。他还表示,集团公司和项目公司都是独立法人,集团公司出现债务违约,并不意味着项目公司停止运转,比如某大型房企在去年上半年发生了债务违约,但是今年1到11月份,仍然实现了近800亿的销售收入,并且完成了债务重组。
董部长这个定调还是比较具有争议的,首先房企债务违约了,那会分好几种情况,有的就是恶意违约了,没想着继续在这行干下去,只是从公司圈钱到自己口袋,给自己和家里人准备稳妥的信托和其他后事的钱了,然后就躺平等着破产和收购;还有就是不是恶意违约,而是确实没钱还了,楼也建不起来了,烂尾在先,违约在后;还有一种则是短期没钱,但是整体资产还是超过负债的,因为现金流问题违约,楼的话还是在建的,也真心实意想去交付。
所以这几种情况其实都算是违约了,而按照董部长的说法,没有完全破产之前应该都不能交爆雷了,这种说法恐怕普通购房者心里是过不去那一关的,因为购房者不可能对每家房企违约的本质原因做很清楚的了解,所以大家在过去只要听到哪家房企债务违约了,会下意识的将这家房企和高风险、烂尾、破产等名词联想到一起,那就要暴雷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了,因为暴雷还不代表破产,真的破产的时候已经不是暴雷了,而是完犊子了。
而从董部长说这话的背后,还是希望大家对这些违约房企要有信心,但是你光叫老百姓有信心买没啥用的,像之前11月的时候,央妈和银保监会就鼓励对国有、民营房企要一视同仁放开贷款,后面还说对正常经营的房企不惜贷、抽贷和断贷,市场还传出了有50家国有和民营房企会被列入50家融资白名单中,但是咱们看了一圈,基本上违约过的房企,像银行、金融机构也是不愿意再继续借钱融资给他们的,所以才出现了像宝龙地产前段时间的二次美债违约,其实宝龙已经算是不错的民营房企了,上半年整体归母净利润还是正的,但是就这种民营房企,依然得不到啥大的融资和输血,才会再次倒在1500多万美元的利息债上,那董部长应该首先让银行和金融机构多给这些违约房企去输血,才能对大家有个基本的信服吧。
其实咱们再说保交楼,这三个字已经提了很多次了,但是很多违约房企目前来看还是很难做的,因为现在最要紧的是要卖掉手上的存量房和解决债务问题,烂尾的楼能拖就先拖了,毕竟烂尾楼是已经拿到钱了,最急的是业主而已。而房企在卖房越来越难的情况下,也在不断的处置自身的资产,根据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的数据,11月的并购交易为24笔,总交易对价200.5亿元,像11月29号,滨江集团就用1.26亿出售了1568个车位;还有金地也计划将深圳的环湾城的项目部分股权出售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还有华侨城也在11月陆续挂牌了3项资产以回笼资金,从房企行业收并购来看,现在已经从企业规模扩张转向了资产出让、资金回笼和业务剥离等需求在驱动,所以无论是国央企还是民企,安全性依然是经营发展的首要考量。
很明显,房企现在要自救只能靠自己回血,变卖资产是一个好的方式,另外就是积极卖房回流资金,只是现在有些地方是矛盾的,如果你过去烂尾的项目没解决,现在建的房子又有什么理由让购房者去买单呢,谁愿意做下一个烂尾楼业主吗,反正没看到哪个烂尾楼业主能得到很好的下场的,房企烂尾了,再不济可以申请破产,但是个人好像没啥破产一说,没钱供房贷了就成为老赖。
还记得11月6日的时候,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员为849.6万人次,而到了12月10号变成了854.8万人次,占到我国15-59岁人口的1%了,这一比例已经超过宁夏、青海等省级行政区了,那这些人应该也可以说是摩擦性失信了,不能上飞机、高铁、不能贷款,对他们来说也是没啥影响了,都当老赖了,肯定破罐子破摔了,能有老罗那种魄力的直播还债的还是极少数的,所以其实房企违约和个人债务违约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没有能力或者不想去承担相应债务了。
所以如果真的要鼓励大家还去买已经违约房企的房子也不是不行,那首先得银行先行示范,多多贷款给这些房企,谁一旦违约就主动补上窟窿,如果银行有这种魄力相信房企会更加拼命的保交楼了;其次是,董部长应该鼓励体制内的人身先示范,主动再去买恒大、碧桂园、融创等房企的房子,为更多普通购房者做出示范,都是为大局服务的,相信大家都看在眼里;最后才是普通购房者,大家其实可以去买的,等这些违约房企建好了现房,价格降到合适的话,有能力的就买一套支持一下还是没啥大问题,只是,限价这个门槛都还没给到位,现在想让大家继续入场,恐怕还是挺难的,王婆卖瓜可以自卖自夸,但是买不买,还是看消费者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