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父亲病逝,3千遗产都给女儿,蒋英送钱时,钱学森却说不行

观今品古 2024-11-16 11:59:23

前言

1969年,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因病去世,钱父去世之后,其所在单位文史馆,特意给他补发了三千余元的工资。

在钱父重病之时,钱学森与妻子都忙于工作,难以分身,是钱均夫的义女钱月华陪他走过这最后的时光。

弥留之际,钱父紧紧拉着儿媳蒋英的手,嘱咐要好好感谢月华,蒋英便遵照公公生前的遗愿,准备将这3000元钱全部交给月华。

不料,钱学森却拦了下来,当即表示:“不行!这钱不能给她!”

钱学森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三千元钱最终又会被如何处理呢?

“父亲是第一位老师”

当提及钱学森这,人们的脑海中往往会首先浮现出“中国航天之父”的称号,而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家庭照耀着他的成长之路。

对于钱学森而言,父亲钱均夫,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也是他人生道路中的第一位老师。

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中国西医学教育之父”厉绥之,三人都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是同校同班同寝的莫逆之交。

只不过后来钱均夫志在教育,厉绥之、鲁迅则志在学医,三人虽不在同一学府,但情谊依旧。

实际上,当钱均夫等人抵达日本后,众人在学业的问题上,产生了不小的“分歧”。

有人说,若要救人,须得先学医学;有人说,若要救国,须得学军械制造;有人说,若要实现国家的振兴,须得学习工业......

早在赴日留学前,钱均夫早已定下以“教育”来救国的信念,因此,当众人纷纷改专业时,钱均夫始终坚持学习教育。

回国后,钱均夫全身心地投身于教育之中,创办“劝学堂”,开设“历史讲座”, 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教育救国的理想。

钱学森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国情怀、正直之意的家庭中长大的,提及家庭对他的影响,就不得不提到他的母亲章兰娟。

章兰娟的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令人惊叹,钱学森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和天赋,这或许正是父母优秀基因的遗传。

钱均夫将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及经验,应用到了儿子钱学森的身上,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从最后的结果不难看出,这套实践相当成功。

天赋与努力缺一不可,在学习上,钱均夫肯下功夫,他善于思考,却不会闷头直冲钻牛角尖,他不会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读书。

此外,钱均夫的至交好友“军神”蒋百里,也就是钱学森的岳父,也对钱学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钱学森走上航空之路,离不开父亲的启蒙;而他最终选定专业、从事研究,则得益于蒋百里的指导和帮助。

当时,钱均夫认为,国家的航天工业落后,不能让国家处于“落后就要挨打”的境地,便想让儿子继续研究飞行制造技术;

但钱学森与父亲的想法不同,他认为应先要掌握其理论,有了理论才有了实践,不然技术与西方相差太多,要如何超越西方呢?

蒋百里得知后,特地回去找到了钱均夫劝说:“你的想法已经过时了,现在的航空研究都是工程跟着理论走,工程、理论一元化……”

最终,钱均夫被说服,同意了儿子的选择。

“不行!这钱不能给她!”

1934年,钱家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钱学森考上了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公费生,学校安排他去航空实习;

另一件,则是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因病逝世了,钱学森得知后,心急如焚,立刻请假回家。

此时,对于钱均夫来说,事业正是蒸蒸日上之际,可这丧妻之痛,使钱均夫整日里郁郁寡欢,久久未能走出悲伤的情绪。

于是,钱均夫决定从学校辞职,从杭州搬到了上海,在那段日子里,钱均夫常常研读佛经,潜心佛学。

在之后的短短十年间,钱学森在航空领域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自从章兰娟去世后,钱均夫的胃病日益加重,这也成为了他晚年的一大困扰。

新中国成立后,钱均夫心中期盼着远在他乡的儿子钱学森能够早日归来。

这不仅是因为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亟需各类杰出人才的关键时期,更因为自己的身体日渐衰弱,胃病的反复发作,让他更加思念儿子。

可偏偏事与愿违,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钱学森在内的中国学子被美国禁止他们归国“贡献”,钱学森还遭到了软禁。

直到1955年,钱学森才得以回国,回国后的他,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便将父亲接到了北京生活。

钱学森一门心思扑到工作上,家里的一切琐事基本都是由妻子蒋英来打理,钱均夫本就胃病严重,还总是反复,因此时常需要住院治疗。

要是按照现在来说的话,老人生病住院,没人照顾的话,请个护工来照顾就好了。

可在那个年代,没有护工的概念,蒋英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还要兼顾病重的公公,忙得不可开交。

夫妻两人都难以分身,为了缓解压力,只好请来了钱均夫的义女钱月华帮忙照顾。

在钱父重病之时,是钱月华忙前忙后地陪伴、照料,她只是默默地付出,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不是亲生,更似亲生,在钱均夫最后的日子里,是钱月华陪他走过这最后的时光。

这些钱均夫都看在眼里,弥留之际,钱父紧紧拉着儿媳蒋英的手,嘱咐道:“我走后,你们要月华好好感谢月华......”

蒋英含泪点头,钱父去世之后,蒋英便准备遵照公公生前的遗愿,将这3000元钱全部交给月华,却不料,这一举动却遭到了钱学森的反对:

“不行!这钱不能给她!”

蒋英微微蹙眉,眼中满是不解,钱学森见状,叹了口气,说道:

“父亲已经多年未上班,这钱是组织上对父亲的关怀,我们不能私自占有,依我看,这钱应该退回给组织。”

之后,钱学森便给文史馆写信,说什么也要将这钱给退回去,坚决不收。不料却遭到了文史馆的拒绝,最终,钱学森将这3000元钱作为党费全部上交。

在他看来,这些钱不应该在自己手里,不如用这些钱去多做些贡献。钱月华对此倒是并不在意,她去医院照顾,完全是出于钱父对她的养育之恩。

自己虽只是钱父的义女,但早已将钱父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至于钱不钱的,她并不在乎。

蒋英明白丈夫的用意,但心里总觉得对不住妹妹,想着得找个机会弥补。

于是,在钱月华女儿结婚时,她悄悄取了三千元钱,作为弥补送给月华,对其表达了歉意:

“月华,你哥哥的为人你也知道,一门心思扑工作,满脑子都是国家,从不计较自己。

在爸爸去世那件事上,是哥哥嫂子对不住你,这三千元钱你拿着,给女儿置办点东西。”

这钱,钱月华怎么都不肯收,最后还是在蒋英的极力劝说下,钱月华这才收下,这事,钱学森并不知道。

晚年,钱学森在提及此事时,言语间流露出对父亲和妹妹的深深愧疚,蒋英安慰道:

“你呀就放心吧,月华女儿结婚时,我取了三千给她,向她赔了不是,已经代你弥补了。”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理解与默契无需多言,钱学森连连点头:“你办得很好。”

夫妻两人携手共度了几十年的风雨春秋,相互扶持,彼此间的默契早已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说起来,蒋英还差点成为了钱学森的“亲妹妹”呢。

从青梅竹马到喜结良缘

蒋英是蒋百里的三女儿,家里一共姐妹五人,好不热闹,相比起来,钱家只有一个独子便显得颇为“冷清”。

两家交往频繁,蒋百里夫妇时不时地就会带着孩子们来钱家玩,钱母一直以来都希望有个女儿,于是便想着让夫妻俩将蒋英过继过来。

两家是世交,交情也不错,蒋百里夫妇便同意了,为此,还专门置办了酒席,举行过继仪式,从此,蒋英便改名为“钱学英”,成为了钱学森的妹妹。

结果没多久,蒋百里夫妇便懊悔自己怎么能把孩子过继出去,同样的,蒋英也觉得还是自己家更热闹一些,吵着闹着要回家:

“他有很多玩意儿,但他不跟我玩,我不喜欢这个哥哥,我要回家。”

就这样,蒋英便又回去了,钱均夫夫妇表示,回去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等将来俩孩子长大后,蒋英得当他家的儿媳。

蒋百里夫妇闻言,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之后两人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去了德国,就中断了联系。

钱学森回国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钱父便请蒋英帮忙给儿子介绍个女朋友,蒋英一口答应。

转头便组建了一个“相亲局”,邀请了两位女性朋友,岂料,不论对方说什么,钱学森就一句话:“很抱歉,我还有事,没有时间。”

蒋英觉得奇怪,这是什么意思?不给面子?而且她还发现,对方的眼神时不时地就会往她身上瞟。

某日,钱学森以“探望蒋母”为由,造访蒋家,却赖着不走,两人陷入了长时间的静默。

蒋英提议听音乐,钱学森却摇头拒绝,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就在这时,钱学森突然开口,一句“你跟我去美国好不好?”打破了沉默。

这实则是他含蓄的求婚之意,又过了几天,钱学森再次询问:“何时启程去美国?”

回忆起这段往事,蒋英笑道,自己早已感受到钱学森的情愫,两人既是青梅竹马,又似久别重逢的一见钟情。

在“你跟我去美国”与“何时去美国”的反复问答中,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从重逢到步入婚姻的殿堂,仅仅用了六个星期的时间。

结语

在父亲去世后,钱学森明白那三千元钱是组织对父亲的关怀,因此坚决反对将其私自占有,而是选择退回给组织。

他深知个人的得失与组织的关怀相比微不足道,因此更愿意将这笔钱用于更有意义的地方。

当文史馆拒绝退回这笔钱时,他并没有选择据为己有,而是将其全部上交作为党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种坚守原则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他对金钱的态度上,更贯穿于他的一生。

参考资料

钱学森秘书涂元季忆蒋英:钱学森的贤内助 . 人民日报

钱学森的第一位老师——钱学森之父钱均夫的人生传奇. 党史纵横

“燕双飞”:钱学森与蒋英的爱情故事. 同舟共进

0 阅读:0

观今品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